【新考向情景题】人教八上数学单元测试卷(一) 三角形(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共3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考向情景题】人教八上数学单元测试卷(一) 三角形(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共39张)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新考向情景题】
人教八上数学单元测试(一) 三角形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C )
A. 1 ,2 ,4 B. 4 ,5 ,9 C. 4 ,6 ,8 D. 5 ,5 ,11
2.如图,∠1的度数为( D )
A. 40o B. 50o C. 60o D. 70o
第2题图
3.如图,△ABC中边BC上的高是( A )
A. AE B. BD C. BE D. CF
第3题图
4.如图,小明用铅笔可以支起一张质地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则他支起 的这个点应是三角形的( D )
A. 三边高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最长边的中点 D. 三边中线的交点
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D )
A. ∠A=90 ∠B B. ∠A ∠B=∠C
C. ∠A=∠B=1/2∠C D. ∠A=∠B=3∠C
6.“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是《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的推论,在 探究证明这个定理时,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四种辅助线,其 中不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的是( B )
A.过点C作EF//ABB.作CD丄AB于点D.
C.过AB上一点D作DE//BC, DF//AC D.延长AC至点 F,过点C作CE//AB
7.如图,在5 × 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点O,A,B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中找点C,使△ABC的面积为3 ,则这样的点C共有( B )
第7题图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如图,O是△ABC内一点,∠A = 80。 ,∠1 = 15。 ,∠2 = 40。 ,则∠BOC =( C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第8题图
9.如图,起重机在工作时,起吊物体前机械臂AB与操作台BC的夹角 ∠ABC = 120。,支撑臂BD为∠ABC的平分线.物体被吊起后,机械臂AB的位置不变,支撑臂绕点B 旋转一定的角度并缩短,此时∠CBD=2∠ABD,∠BDC增大了10。,则∠DCB的变化情况为( D )
A. 增大10。 B. 减小10。 C. 增大30。 D. 减小30。
10.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 D,CF平分∠A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交BD的 延长线于点M,下列结论:
①∠BMC = ∠MBC + ∠F;②∠ABD + ∠BAD = ∠DCM + ∠DMC;
③2∠BMC = ∠BAC;④3(∠BDC + ∠F) = 4∠BA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C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所示,在发射运载火箭时,运载火箭的发射架被焊接成了许多三角形,这样做的原因是_三角形具有稳定性_.
第11题图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 cm,另一边长为7 cm,则它的周长为 19 cm或20 cm。
13.如图,这是叠放在一起的两张长方形卡片,图中有<1,<2,<3,则其 中一定相等的是<2与<3.
第13题图
14.如图,在△ABC中,已知D,E,F分别是BC,AD,B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为8 cm2 ,则△BCF的面积为_2_cm2.
第14题图
15.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 A|处,连接BA|,CA|,BA|平分∠ABC,CA|平分∠ACB.
(1)若∠BA| C = 120。 ,则∠A的度数为 60_。_.
第15题图
(2)若∠BA| C的度数为α , ∠1 + ∠2的度数为β , 则α 与β 的数量关系是_4α_—_β_=_360_。_.
三、解答题(共9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6.(6分)如图,在△ABC中,D,E为边BC上两 点,且满足AB = BE,AC = CD,连接AD,AE.
(1)写出以AC为边的三角形.
解:以AC为边的三角形有△ACE, △ACD, △ACB.
(2)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解: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BE, △ACD.
17.(6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 边BC上的中线和高,AE = 3 cm,
S△ABC = 12 cm2 ,求BC和DC的长.
解:由题意,得S△,
即BC × 3 = 12. ∴BC = 8 cm.
∵AD是边BC上的中线,
18.(6分)如图,经测量,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 的 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 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2。 方向,求∠C的度数.
解:∵BD//AE,
∴∠DBA = ∠BAE = 57。 .
∴∠ABC = ∠DBC — ∠DBA = 82。— 57。= 25。 .
在△ABC中,∠BAC = ∠BAE + ∠CAE = 57。+ 15。=
72。 ,
∴∠C = 180。— ∠ABC — ∠BAC = 180。— 25。— 72。= 83。 .
19.(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 = 62。 ,∠B = 74。 ,CD是∠ACB的平分线,点E在AC上,且 DE//BC,求∠CDE的度数.
解:∵∠A = 62。 ,∠B = 74。 ,
∴∠ACB = 180。— 62。— 74。= 44。 . ∵CD平分∠ACB,
∴∠ACD = ∠DCB = 22。 .
∵DE//BC,
∴∠CDE = ∠DCB = 22。 .
20.(8分)如图,∠A = 45。 ,∠B = 55。 ,∠D = 20。 ,求∠BCD的 度数.下面是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交流时得到的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作射线AC.
方法二:延长BC交AD于点E.
方法三:连接BD.
请选择上述一种方法,求∠BCD的度数.
解:答案不唯一,以方法二为例:
延长BC交AD于点E.
∴∠CED = ∠A + ∠B,
∠BCD = ∠CED + ∠D. ∴∠BCD = ∠A + ∠B + ∠D
= 45。+ 55。+ 20。
= 120。 .
21.(8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
(1)若a,b,c满足(a — b)2 + |b — c| = 0,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a — b)2 + |b — c| = 0, ∴a — b = 0,b — c = 0.
∴a = b = c.
∴△ABC为等边三角形.
(2)化简:|b — c — a| + |a — b + c| — |a — b — c|.
解:∵a,b,c是△ABC的三边长,
∴b — c — a < 0,a — b + c > 0,a — b — c < 0.
∴原式=— b + c + a + a — b + c + a — b — c = 3a — 3b + c.
22.(10分)如图,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
AD是高,∠C = 40。 ,∠B = 70。 ,DF 丄 AE,垂足 为F.
(1)求∠CAE的度数.
解:∵∠C = 40。 ,∠B = 70。 ,
∴∠BAC = 180。— (∠C + ∠B) = 70。 . ∵AE是∠BAC的平分线,
(2)求∠ADF的度数.
解:∵AD是△ABC的高,
∴∠CAD = 90。— ∠C = 50。 .
∴∠DAE = ∠CAD — ∠CAE = 15。 . ∵DF 丄 AE,
∴∠ADF = 90。— ∠DAE = 75。 .
23.(11分)新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存在两个内角
之差是第三个内角的两倍,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关于
第三个内角的“差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
∠A = 100。 ,∠B = 60。 ,∠C = 20。 ,满足∠A — ∠B = 2∠C,所以△ABC是关于∠C的“差倍角三角形∵.
(1)若在△DEF中,∠D = 110。 ,∠E = 40。 ,∠F = 30。 ,则△DEF是关于_∠E_的“差倍角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C = 30。 ,∠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 点D.若△ABD是关于∠ABD的“差倍角三角形∵ ,求∠BAC的度数.
解:∵∠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 ∠BAC,∠ ∠ABC.
∵∠C = 30。 ,
∵∠D + ∠BAD + ∠ABD = 180。 ,∴∠D = 180。— 75。= 105。 . ∵△ABD是关于∠ABD的“差倍角三角形∵,
∴∠D — ∠BAD = 2∠ABD.
∴∠D = 2∠ABD + ∠BAD.
∴105。= ∠ABD + 75。 .
∴∠ABD = 105。— 75。= 30。 .
∴∠BAD = 180。— ∠ABD — ∠D = 45。 . ∴∠BAC = 2∠BAD = 2 × 45。= 90。 .
24.(12分)已知∠MON = 40。 ,OE平分∠MON,A,B,C分别是射线 OM,OE,ON上的动点(点A,B,C不与点O重合),连接AC交射线 OE于点D.设∠OAC = x。 .
(1)如图1 ,若AB//ON,则:
①∠ABO的度数是 20。_.
②当∠BAD = ∠ABD时,x =_120 _;当∠BAD = ∠BDA时,x =_60 _.
(2)如图2 ,若BA 丄 OM,则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 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存在.
①当点D在线段OB上时,
若∠BAD = ∠ABD,则X = 20;
若∠BAD = ∠BDA,则X = 35;
若∠ADB = ∠ABD,则X = 50.
②当点D在射线BE上时,
∵∠ABE = 110。 ,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
∴只有当∠BAD = ∠BDA = 35。 时,满足△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X = 90 + 35 = 125.
综上所述,当X的值为20或35或50或125时,△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新考向情景题】
人教八上数学单元测试(一) 三角形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C )
A. 1 ,2 ,4 B. 4 ,5 ,9 C. 4 ,6 ,8 D. 5 ,5 ,11
2.如图,∠1的度数为( D )
A. 40o B. 50o C. 60o D. 70o
第2题图
3.如图,△ABC中边BC上的高是( A )
A. AE B. BD C. BE D. CF
第3题图
4.如图,小明用铅笔可以支起一张质地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则他支起 的这个点应是三角形的( D )
A. 三边高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最长边的中点 D. 三边中线的交点
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D )
A. ∠A=90 ∠B B. ∠A ∠B=∠C
C. ∠A=∠B=1/2∠C D. ∠A=∠B=3∠C
6.“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是《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的推论,在 探究证明这个定理时,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四种辅助线,其 中不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的是( B )
A.过点C作EF//ABB.作CD丄AB于点D.
C.过AB上一点D作DE//BC, DF//AC D.延长AC至点 F,过点C作CE//AB
7.如图,在5 × 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点O,A,B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中找点C,使△ABC的面积为3 ,则这样的点C共有( B )
第7题图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如图,O是△ABC内一点,∠A = 80。 ,∠1 = 15。 ,∠2 = 40。 ,则∠BOC =( C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第8题图
9.如图,起重机在工作时,起吊物体前机械臂AB与操作台BC的夹角 ∠ABC = 120。,支撑臂BD为∠ABC的平分线.物体被吊起后,机械臂AB的位置不变,支撑臂绕点B 旋转一定的角度并缩短,此时∠CBD=2∠ABD,∠BDC增大了10。,则∠DCB的变化情况为( D )
A. 增大10。 B. 减小10。 C. 增大30。 D. 减小30。
10.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 D,CF平分∠A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交BD的 延长线于点M,下列结论:
①∠BMC = ∠MBC + ∠F;②∠ABD + ∠BAD = ∠DCM + ∠DMC;
③2∠BMC = ∠BAC;④3(∠BDC + ∠F) = 4∠BA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C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所示,在发射运载火箭时,运载火箭的发射架被焊接成了许多三角形,这样做的原因是_三角形具有稳定性_.
第11题图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 cm,另一边长为7 cm,则它的周长为 19 cm或20 cm。
13.如图,这是叠放在一起的两张长方形卡片,图中有<1,<2,<3,则其 中一定相等的是<2与<3.
第13题图
14.如图,在△ABC中,已知D,E,F分别是BC,AD,B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为8 cm2 ,则△BCF的面积为_2_cm2.
第14题图
15.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 A|处,连接BA|,CA|,BA|平分∠ABC,CA|平分∠ACB.
(1)若∠BA| C = 120。 ,则∠A的度数为 60_。_.
第15题图
(2)若∠BA| C的度数为α , ∠1 + ∠2的度数为β , 则α 与β 的数量关系是_4α_—_β_=_360_。_.
三、解答题(共9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6.(6分)如图,在△ABC中,D,E为边BC上两 点,且满足AB = BE,AC = CD,连接AD,AE.
(1)写出以AC为边的三角形.
解:以AC为边的三角形有△ACE, △ACD, △ACB.
(2)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解: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BE, △ACD.
17.(6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 边BC上的中线和高,AE = 3 cm,
S△ABC = 12 cm2 ,求BC和DC的长.
解:由题意,得S△,
即BC × 3 = 12. ∴BC = 8 cm.
∵AD是边BC上的中线,
18.(6分)如图,经测量,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 的 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 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2。 方向,求∠C的度数.
解:∵BD//AE,
∴∠DBA = ∠BAE = 57。 .
∴∠ABC = ∠DBC — ∠DBA = 82。— 57。= 25。 .
在△ABC中,∠BAC = ∠BAE + ∠CAE = 57。+ 15。=
72。 ,
∴∠C = 180。— ∠ABC — ∠BAC = 180。— 25。— 72。= 83。 .
19.(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 = 62。 ,∠B = 74。 ,CD是∠ACB的平分线,点E在AC上,且 DE//BC,求∠CDE的度数.
解:∵∠A = 62。 ,∠B = 74。 ,
∴∠ACB = 180。— 62。— 74。= 44。 . ∵CD平分∠ACB,
∴∠ACD = ∠DCB = 22。 .
∵DE//BC,
∴∠CDE = ∠DCB = 22。 .
20.(8分)如图,∠A = 45。 ,∠B = 55。 ,∠D = 20。 ,求∠BCD的 度数.下面是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交流时得到的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作射线AC.
方法二:延长BC交AD于点E.
方法三:连接BD.
请选择上述一种方法,求∠BCD的度数.
解:答案不唯一,以方法二为例:
延长BC交AD于点E.
∴∠CED = ∠A + ∠B,
∠BCD = ∠CED + ∠D. ∴∠BCD = ∠A + ∠B + ∠D
= 45。+ 55。+ 20。
= 120。 .
21.(8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
(1)若a,b,c满足(a — b)2 + |b — c| = 0,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a — b)2 + |b — c| = 0, ∴a — b = 0,b — c = 0.
∴a = b = c.
∴△ABC为等边三角形.
(2)化简:|b — c — a| + |a — b + c| — |a — b — c|.
解:∵a,b,c是△ABC的三边长,
∴b — c — a < 0,a — b + c > 0,a — b — c < 0.
∴原式=— b + c + a + a — b + c + a — b — c = 3a — 3b + c.
22.(10分)如图,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
AD是高,∠C = 40。 ,∠B = 70。 ,DF 丄 AE,垂足 为F.
(1)求∠CAE的度数.
解:∵∠C = 40。 ,∠B = 70。 ,
∴∠BAC = 180。— (∠C + ∠B) = 70。 . ∵AE是∠BAC的平分线,
(2)求∠ADF的度数.
解:∵AD是△ABC的高,
∴∠CAD = 90。— ∠C = 50。 .
∴∠DAE = ∠CAD — ∠CAE = 15。 . ∵DF 丄 AE,
∴∠ADF = 90。— ∠DAE = 75。 .
23.(11分)新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存在两个内角
之差是第三个内角的两倍,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关于
第三个内角的“差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
∠A = 100。 ,∠B = 60。 ,∠C = 20。 ,满足∠A — ∠B = 2∠C,所以△ABC是关于∠C的“差倍角三角形∵.
(1)若在△DEF中,∠D = 110。 ,∠E = 40。 ,∠F = 30。 ,则△DEF是关于_∠E_的“差倍角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C = 30。 ,∠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 点D.若△ABD是关于∠ABD的“差倍角三角形∵ ,求∠BAC的度数.
解:∵∠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 ∠BAC,∠ ∠ABC.
∵∠C = 30。 ,
∵∠D + ∠BAD + ∠ABD = 180。 ,∴∠D = 180。— 75。= 105。 . ∵△ABD是关于∠ABD的“差倍角三角形∵,
∴∠D — ∠BAD = 2∠ABD.
∴∠D = 2∠ABD + ∠BAD.
∴105。= ∠ABD + 75。 .
∴∠ABD = 105。— 75。= 30。 .
∴∠BAD = 180。— ∠ABD — ∠D = 45。 . ∴∠BAC = 2∠BAD = 2 × 45。= 90。 .
24.(12分)已知∠MON = 40。 ,OE平分∠MON,A,B,C分别是射线 OM,OE,ON上的动点(点A,B,C不与点O重合),连接AC交射线 OE于点D.设∠OAC = x。 .
(1)如图1 ,若AB//ON,则:
①∠ABO的度数是 20。_.
②当∠BAD = ∠ABD时,x =_120 _;当∠BAD = ∠BDA时,x =_60 _.
(2)如图2 ,若BA 丄 OM,则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 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存在.
①当点D在线段OB上时,
若∠BAD = ∠ABD,则X = 20;
若∠BAD = ∠BDA,则X = 35;
若∠ADB = ∠ABD,则X = 50.
②当点D在射线BE上时,
∵∠ABE = 110。 ,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
∴只有当∠BAD = ∠BDA = 35。 时,满足△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X = 90 + 35 = 125.
综上所述,当X的值为20或35或50或125时,△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人教版八上数学 新考向情境题 阶段性检测
人教八上数学单元测试(一) 三角形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C
A. 1,2,4 B. 4,5,9 C. 4,6,8 D. 5,5,11
第2题图
2.如图, 的度数为( )
D
A. B. C. D.
第3题图
3.如图,中边 上的高是( )
A
A. B. C. D.
4.如图,小明用铅笔可以支起一张质地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则他支起
的这个点应是三角形的( )
D
A. 三边高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最长边的中点 D. 三边中线的交点
5.满足下列条件的 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D
A. B.
C. D.
6.“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是《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的推论,在
探究证明这个定理时,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四种辅助线,其
中不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的是( )
B
A. 过点 作
B. 作
于点 .
C. 过 上一点

D. 延长 至点
,过点 作
第7题图
7.如图,在 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为1,点,, 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建立
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
中找点,使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点 共有
( )
B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第8题图
8.如图,是内一点, ,
, ,则 ( )
C
A. B.
C. D. 无法确定
9.如图,起重机在工作时,起吊物
体前机械臂与操作台 的夹角
,支撑臂 为
D
A. 增大 B. 减小 C. 增大 D. 减小
的平分线.物体被吊起后,机械臂的位置不变,支撑臂绕点
旋转一定的角度并缩短,此时,增大了 ,
则 的变化情况为 ( )
10.如图,在中,平分,交 于点
,平分,交的延长线于点,交 的
延长线于点 ,下列结论:
C
A. 1 B. 2 C. 3 D. 4
; ;
; .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所示,在发射运载火箭时,运载火箭的发射架被焊接成了许多
三角形,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第11题图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 ,则它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

13.如图,这是叠放在一起的两张长方形卡片,图中有,, ,则其
中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

第13题图
14.如图,在中,已知,,分别是,, 的中点,且
的面积为,则的面积为___ .
2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如图,将三角形纸片沿折叠,使点 落在点
处,连接,,平分,平分 .
(1)若 ,则 的度数为_____.
(2)若的度数为 ,的度数为 ,则 与 的数量
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9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6.(6分)如图,在中,,为边 上两
点,且满足,,连接, .
(1)写出以 为边的三角形.
解:以为边的三角形有,, .
(2)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解: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17.(6分)如图,在中,, 分别是
边上的中线和高, ,
,求和 的长.
解:由题意,得 ,
即 .
是边 上的中线,
.
18.(6分)如图,经测量,处在处的南偏西 的
方向,处在处的南偏东 方向,处在 处的北
偏东 方向,求 的度数.
解: ,
.
.
在中, ,
.
19.(8分)如图所示,在中, ,
,是的平分线,点在 上,且
,求 的度数.
解: , ,
.
平分 ,
.
,
.
20.(8分)如图, , , ,求 的
度数.下面是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交流时得到的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作射线 .
方法二:延长交于点 .
方法三:连接 .
请选择上述一种方法,求 的度数.
解:答案不唯一,以方法二为例:
延长交于点 .
, .
.
21.(8分)已知,,是 的三边长.
(1)若,,满足,试判断 的形状.
解: ,
, .
.
为等边三角形.
(2)化简: .
解:,,是 的三边长,
,, .
原式 .
22.(10分)如图,在中, 是角平分线,
是高, , , ,垂足
为 .
(1)求 的度数.
解: , ,
.
是 的平分线,
.
(2)求 的度数.
解:是 的高,
.
.

.
23.(11分)新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存在两个内角
之差是第三个内角的两倍,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关于
第三个内角的“差倍角三角形”.例如:在 中,
(1)若在中, , , ,则
是关于____的“差倍角三角形”.
, , ,满足 ,所以
是关于 的“差倍角三角形”.
(2)如图,在中, ,和 的平分线相交于
点.若是关于的“差倍角三角形”,求 的度数.
解: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
, .

.
, .
是关于 的“差倍角三角形”,
.
.
.
.
.
.
24.(12分)已知 ,平分,,, 分别是射线
,,上的动点(点,,不与点重合),连接 交射线
于点.设 .
(1)如图1,若 ,则:
① 的度数是_____.
②当时,_____;当时, ____.
120
60
(2)如图2,若,则是否存在的值,使得 中有两个
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存在.
①当点在线段 上时,
若,则 ;
若,则 ;
若,则 .
②当点在射线 上时,
,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
只有当 时,满足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
综上所述,当的值为20或35或50或125时,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