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选(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B D B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C C D D A B D二.综合题(19题24分,20题22分,21题18分,共64分)19.(每空2分)(1) 太阳 D 月球(2) 火星 木星(3) 同向 近圆 共面(4)A(5)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运行轨道、日地距离适中。20.(1)四川盆地(2分)(2)青藏高原(2分)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每条2分)(3)纬度、海拔、天气状况(每条2分)(4)风能,水能,化石能源,生物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1点1分)21.(每空2分)(1)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2) 光球层 太阳黑子(3) 太阳风 磁暴 极光 卫星导航/空间通信高一地理细目表一、考试时间:75分钟二、分值:100分三、考察范围:必修一第一章四、试卷结构:地球的宇宙环境3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6%,太阳活动24%,地球的圈层结构12%,地球的演化6%,整体难度系数约0.7,整体结构注重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目。重点考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地层推断环境特征、时代顺序地球的演化史能力侧重: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重要成煤时期,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2.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3.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农作物频频歉收下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 )A.代表地壳 B.代表地幔 C.平均厚度170KM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5.若界面代表古登堡面,则( )A.甲代表岩石圈 B.甲代表地幔 C.乙代表地壳 D.乙代表软流层6.若图中界面代表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则( )A.甲——光球层乙——色球层 B.甲——色球层乙——日冕层C.甲——光球层乙——日冕层 D.甲——日冕层乙——色球层“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探月车完成了多项月球探测,但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的迹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嫦娥三号”的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8.在“嫦娥三号”探月过程中,尚未发现生物。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有大量的气体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D.地球上四季分明2022年10月9日上午7时43分,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将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一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卫星设计寿命为4年,“夸父一号”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预期在2024年到2025年左右)的契机,观测、研究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一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相互作用及彼此关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夸父一号”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哪些圈层( )A.光球层色球层 B.光球层日冕层 C.色球层日冕层 D.色球层色球层10.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产生磁暴现象,导致全球变暖 B.干扰所有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C.冰岛可能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 D.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海平面上升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预计7个月后到达火星并开展环绕巡视和着陆探测,其既定目标是寻找当前和过去生命的证据,并评估火星的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目前人类在火星的探索中还没有找到生命存在的证据,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光照稳定 B.宇宙环境安全C.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D.表层充沛的液态水12.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后都是天体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后均不是天体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巡视时与火星构成天体系统D.“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巡视时与火星不会构成天体系统地球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四大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字母与圈层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P大气圈,Q岩石圈 B.P生物圈,Q大气圈C.M岩石圈,N生物圈 D.M生物圈,N水圈14.地球的四大圈层( )A.水圈中的海洋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B.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C.大气圈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024年9月,杭州西湖边上新增了一批太阳能座椅,这些座椅不光好看,而且还能免费给手机充电。下图为太阳能座椅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太阳能座椅利用的太阳辐射( )A.能量来自太阳耀斑的爆发 B.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C.是地球所有能源的能量来源 D.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16.仅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角度考虑,太阳能座椅使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是( )A.青海西宁(36°N) B.德国法兰克福(52°N)C.山西晋中(37°N) D.加拿大温哥华(49°N)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在2025年7月30日发生一场强烈地震,震级经修正后定为8.7级,这次事件迅速成为全球焦点,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还波及太平洋周边多个国家。震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约144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仅有17公里,这种浅源特性让能量释放得特别猛烈,导致地面剧烈晃动和海啸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18.地震发生后,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二、综合题(共3题,19题24分,20题22分,21题18分,共64分)19.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既属于地外行星,又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字母);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填天体名称)。(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填名称)。(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性,还具有 性和 性。(4)若地球在 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5)简述图中展示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6分)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属于贫乏区的地区是---------------(地形区)。(2分)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哪个地形区,并说明理由。(8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6分)(4)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与太阳辐射间接有关的能源,以及与太阳辐射无关的能源。(请各举出3例)(6分)2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每空2分)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平时用肉眼能够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______(填名称),出现在该层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C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分别会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现象。当这种扰动足够强烈时,还会对__________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地理答案.docx 高一地理细目表.docx 高一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