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物理命题人初二物理备课组(共60分)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区域里,正确粘贴条形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卷自行保管。2.客观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务必在规定区域里作答,答案写在规定区域外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5 mm B.2.5 cm C.6 mm D.6 cm2.小东和小龙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若说小东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指路牌B.路边的树C.路边的石雕D.小龙3A、B两车分别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22A.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C.B的速度是7.2km/hD.A的速度是2m/s4.海监执法船.上装备有一种叫作“水母耳”的风暴警报仪,用来接收次声波,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海上风暴,则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B.次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5.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臌错误的是()A.由s可v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花的时间成正比B.二的比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大小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6.小明的家和学校在山的两侧脚下,他在上学过程中,有2/5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若他上、下坡速度不变,且v上=3卫。则小明上学到校和放学到家的时间之比为(初二物理第1页(共4页)A.1:1B.7:9C.11:17D.9:11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音调低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D.在市区高架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音8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分别将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乙所示三种声音的波形。根据波形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有儿项是正确的()音叉钢琴长笛甲乙①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响度相同②三种不同乐器发出声波的响度、音调和音色都不相同三种波形的形状不同,即音调不同④三种声音的的音调、响度大致相同,音色不同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9.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料管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Ax/km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5mi血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32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计算题只写最后结果不给分)11.(2分)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图所示,由此得出钢管外径10 15 /min是cm。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10、678cm4112.(3分)图甲所示的波形图中,响度最大的是,音调最低的是;分别向图乙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其中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均选填“A”“B”或“C”)。初二物理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