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 知识清单讲义(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 知识清单讲义(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 单元知识清单讲义
知识点一:认识 10~20 各数
1.数的意义
10~20 这些数是自然数的一部分,用于表示数量在 10 到 20 之间的物体个数。
2.数的组成
10~20 中的数,均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0 是 1 个十)。比如 11 由 1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15 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20 由 2 个十组成。
3.数的顺序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10 之后依次是 11、12、13、14、15、16、17、18、19、20。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1。
知识点二:10~20 数的读写
1.读数
读数从高位读起。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读作 “十几”(10 读作 “十”,20 读作 “二十”)。例如 13 读作 “十三”,18 读作 “十八”。
2.写数
写数也从高位写起。有 1 个十就在十位写 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若是 2 个十,就在十位写 2,个位写 0。比如写 “十五”,十位写 1,个位写 5,即 15;写 “二十”,十位写 2,个位写 0,即 20。
知识点三:10~20 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方法
比较 10~20 数的大小,先看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若十位数字相同(都是 1),再看个位数字,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知识点四:长度比较
1.不同单位长度比较方法
当比较的长度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2.相同单位长度比较
单位相同时,直接比较数值大小。
知识点五: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加法的意义与计算
不进位加法是指两个数相加时,个位上的数字相加不满十的加法运算。可以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直观操作来计算。
2.减法的意义与计算
不退位减法是指两个数相减时,个位上的数字够减的减法运算。也可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来计算。
3.分米与米的关系
在米尺上数一数,1 米里有 10 个 1 分米,所以1m = 10dm。
题型1:题型 1:10~20 数的组成(基础 + 重点)
【例1】填一填。
11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5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0 是由( )个十组成的。
【练1】填一填。
(1)13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8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 16。
题型2:10~20 数的读写(基础 + 常考)
【例2】数一数,填一填。

读作:( ) 读作:( )
写作:( ) 写作:( )
【练2】数一数,填一填。
读作:( ) 读作:( )
写作:( ) 写作:( )
题型3:长度的比较(重点 + 易错点)
【例3】在〇里填上 “>”“<” 或 “=”。
12〇15 18〇13 20〇19 16〇16
【练 3】在〇里填上 “>”“<” 或 “=”。
11〇14 19〇17 15〇18 13〇13
题型 4: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基础 + 重点)
【例4】计算下面各题。
13+2=( ) 15-2=( ) 14+3=( ) 18-3=( )。
【练 4】直接写出得数。
18-8= 8+10= 19-10= 11+5= 8+2+6=
10+2= 0+16= 11+6= 19-7= 13-2+5=
17-17= 15-3= 5+14= 9+10-4= 16-6-6=
题型 5:用 10~20 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常考)
【例5】车上原有 18 人,下车 4 人,上车 1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练 5】树上原有 14 只鸟,飞走 2 只,又飞来 3 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
1.看图写数。
2.看图写数、读数。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读作:( ) 读作:( ) 读作:( ) 读作:( )
3.与13相邻的数中,13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4.(1)18-4=( ),被减数是( ),减数是( ),差是( )。
(2)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 ).
5.照样子,填一填。
(1)
(2)
6.先圈出10个,再数一数,还剩几个。
(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和( )个一
7.比一比。
19( )18 10( )19 7( )10 6( )10
16( )18 5( )10 11( )11 12( )15
10( )1 14( )20 17( )19 13( )17
8.19的个位上的数是( ),十位上的数是( ),19再添上( )个一就是20。
9.找规律填数。
19 17
12 13
10.看图列算式。
(1)
(个)
(2)
(个)
(3)
(枝)
11.猜猜我是谁?(连线)
12.小红剪了一些窗花,送给妹妹3张后,还有15张窗花。小红原来有多少张窗花?
(张)
答:小红原来有( )张窗花。
13.一共有10个,还剩几个?
14.同学们在排队,小红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人)
15.
(人)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 单元知识清单讲义
知识点一:认识 10~20 各数
1.数的意义
10~20 这些数是自然数的一部分,用于表示数量在 10 到 20 之间的物体个数。
2.数的组成
10~20 中的数,均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0 是 1 个十)。比如 11 由 1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15 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20 由 2 个十组成。
3.数的顺序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10 之后依次是 11、12、13、14、15、16、17、18、19、20。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1。
知识点二:10~20 数的读写
1.读数
读数从高位读起。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读作 “十几”(10 读作 “十”,20 读作 “二十”)。例如 13 读作 “十三”,18 读作 “十八”。
2.写数
写数也从高位写起。有 1 个十就在十位写 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若是 2 个十,就在十位写 2,个位写 0。比如写 “十五”,十位写 1,个位写 5,即 15;写 “二十”,十位写 2,个位写 0,即 20。
知识点三:10~20 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方法
比较 10~20 数的大小,先看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若十位数字相同(都是 1),再看个位数字,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知识点四:长度比较
1.不同单位长度比较方法
当比较的长度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2.相同单位长度比较
单位相同时,直接比较数值大小。
知识点五: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加法的意义与计算
不进位加法是指两个数相加时,个位上的数字相加不满十的加法运算。可以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直观操作来计算。
2.减法的意义与计算
不退位减法是指两个数相减时,个位上的数字够减的减法运算。也可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来计算。
3.分米与米的关系
在米尺上数一数,1 米里有 10 个 1 分米,所以1m = 10dm。
题型1:题型 1:10~20 数的组成(基础 + 重点)
【例1】填一填。
11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5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0 是由( )个十组成的。
【答案】1、1;1、5;2
【分析】10~20 之间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0 是 1 个十,11 到 19 是 1 个十和几个一,20 是 2 个十,据此分析。
【详解】11 中,十位是 1,个位是 1,所以是由 1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
15 中,十位是 1,个位是 5,所以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20 中,十位是 2,个位是 0,所以是由 2 个十组成。
【练1】填一填。
(1)13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8 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 16。
【答案】 (1)1、3;(2)1、8;(3)1、6
【分析】依据 10~20 数的组成规律,即十位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数字表示几个一,来分析解答。
【详解】(1)13 的十位是 1,个位是 3,所以由 1 个十和 3 个一组成;
(2)18 的十位是 1,个位是 8,所以由 1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
(3)16 的十位是 1,个位是 6,所以由 1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
题型2:10~20 数的读写(基础 + 常考)
【例2】数一数,填一填。

读作:( ) 读作:( )
写作:( ) 写作:( )
【答案】 十 十四 10 14
【分析】一串珠子表示1个十,读作:十;写作:10。
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4根小棒表示4个一,合起来是14,读作:十四;写作:14。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练2】数一数,填一填。
读作:( ) 读作:( )
写作:( ) 写作:( )
【答案】 二十 十六 20 16
【分析】计数器十位上有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没有珠子,表示0,合起来是20,读作:二十;写作:20。
计数器十位上有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6颗珠子,表示6个一,合起来是16,读作:十六;写作:16。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题型3:长度的比较(重点 + 易错点)
【例3】在〇里填上 “>”“<” 或 “=”。
12〇15 18〇13 20〇19 16〇16
【答案】<;>;>;=
【分析】比较 10~20 数的大小,先看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的数大;若十位数字相同,再看个位数字,个位数字大的数大。
【详解】12 和 15,十位都是 1,个位 2 < 5,所以 12 < 15;
18 和 13,十位都是 1,个位 8 > 3,所以 18 > 13;
20 和 19,十位 2 > 1,所以 20 > 19;
16 和 16,十位、个位都相同,所以 16 = 16。
【练 3】在〇里填上 “>”“<” 或 “=”。
11〇14 19〇17 15〇18 13〇13
【答案】<;>;<;=
【分析】遵循 10~20 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即先看十位,再看个位(十位相同时)。
【详解】11 和 14,十位都是 1,个位 1 < 4,所以 11 < 14;
19 和 17,十位都是 1,个位 9 > 7,所以 19 > 17;
15 和 18,十位都是 1,个位 5 < 8,所以 15 < 18;
13 和 13,十位、个位均相同,所以 13 = 13。
题型 4: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基础 + 重点)
【例4】计算下面各题。
13+2=( ) 15-2=( ) 14+3=( ) 18-3=( )。
【答案】15;13;17;15
【分析】不进位加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加上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减一位数,再加上整十数。
【详解】13+2:把13拆成10和3,3+2=5,10+5=15;
15-2:把15拆成10和5,5-2=3,10+3=13;
14+3:把14拆成10和4,4+3=7,10+7=1718-3:把18拆成10和8,8-3=5,10+5=15.
【练 4】直接写出得数。
18-8= 8+10= 19-10= 11+5= 8+2+6=
10+2= 0+16= 11+6= 19-7= 13-2+5=
17-17= 15-3= 5+14= 9+10-4= 16-6-6=
【答案】10;18;9;16;16
12;16;17;12;16
0;12;19;15;4
【详解】略
题型 5:用 10~20 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常考)
【例5】车上原有 18 人,下车 4 人,上车 1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答案】15 人
【分析】用车上原有人数,先减下车人数再加上车人数,或先加上车人数再减下车人数,即可得现在人数。
【详解】方法一:原有 18 人,下车 4人后,车上剩18-4= 14人,又上车 1人,现在有14+1=15人,列式18-4+1=15(人);
方法二:原有 18 人,上车1人后,车上有18 +1= 19人,又下车4人,现在有19-4=15人,列式18+1-4=15(人)
【练 5】树上原有 14 只鸟,飞走 2 只,又飞来 3 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
【答案】15 只
【分析】用树上原有鸟的数量,先减飞走的只数再加飞来的只数,就能得到现在鸟的数量。
【详解】原有 14 只鸟,飞走2只后,树上剩14-2-12只,又飞来3只,现在有12+3=15只,列式14-2+3=15(只)
1.看图写数。
【答案】18;15;13;
20;15;20
【分析】20以内数的写法: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末尾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图1:有1个十和8个一,写作18;
图2:有1个十和5个一,写作15;
图3:有1个十和3个一,写作13;
图4:有2个十,写作20;
图5:有1个十和5个一,写作15;
图6:有2个十,写作20。
【详解】由分析填写如下:
2.看图写数、读数。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读作:( ) 读作:( ) 读作:( ) 读作:( )
【答案】 6 13 18 16 六 十三 十八 十六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
写作:6
读作:六
写作:13
读作:十三
写作:18
读作:十八
写作:16
读作:十六
3.与13相邻的数中,13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答案】 12 14
【分析】一个数前面第一个数比它小1,后面第一个数比它大1,据此解答。
【详解】与13相邻的数中,13前面的数是12,后面的数是14。
4.(1)18-4=( ),被减数是( ),减数是( ),差是( )。
【答案】 14 18 4 14
【分析】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因此18-4=14中,被减数是18,减数是4,差是14。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18-4=14,被减数是18,减数是4,差是14。
(2)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 ).
【答案】17
【解析】略
5.照样子,填一填。
(1)
(2)
【答案】(1)10;9;10;4
(2)3;5;6;2;4;1;2;7
【分析】(1)根据题意,上面花朵里的数等于下面两个叶子里的数相加之和,上面花朵里的数减下面一个叶子里的数等于另一个叶子里的数;
(2)第一行的数加第二行的数等于10。第一行的数等于10减去第二行的数,第二行的数等于10减去第一行的数。据此填空。
【详解】(1)5+5=10
2+8=10
10-1=9
7+3=10
10-6=4
(2)9+1=10
10-7=3
10-5=5
10-4=6
10-8=2
10-6=4
10-9=1
10-8=2
10-3=7
6.先圈出10个,再数一数,还剩几个。
(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和( )个一
【答案】见详解
【分析】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据此数清楚各个物品的数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个十2个一 1个十和1个一
7.比一比。
19( )18 10( )19 7( )10 6( )10
16( )18 5( )10 11( )11 12( )15
10( )1 14( )20 17( )19 13( )17
【答案】 > < < <
< < = <
> < < <
【分析】略
8.19的个位上的数是( ),十位上的数是( ),19再添上( )个一就是20。
【答案】 9 1 1
【分析】一个两位数,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然后从19往下数1个数就是20,则再添上1个一就是20。
【详解】19的个位上的数是(9),十位上的数是(1),19再添上(1)个一就是20。
9.找规律填数。
19 17
12 13
【答案】20;18;16;
10;11;14;15;16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字,19和17,数字在变小,数一数即可知两个数字中间是18,,所以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数一数即可;根据给出的数字12和13,是按照从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数一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20 19 18 17 16
10 11 12 13 14 15 16
【点睛】考查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和顺序排列。
10.看图列算式。
(1)
(个)
【答案】5+10=15
【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左边有5个小正方体,右边有10个,问一共有多少个?用左边的数量加右边的数量即可。
【详解】5+10=15(个)
(2)
(个)
【答案】18-6=12
【分析】用总数减左边的6个即可求出右边的个数。
【详解】18-6=12(个)
(3)
(枝)
【答案】15-2-3=10
【分析】根据图片可知:一共有15只花,右边有3朵,中边有2朵,左边花束有几朵?用共有的数量减去中间的数量,再减去右边的数量即可。
【详解】(枝)
11.猜猜我是谁?(连线)
【答案】见详解
【分析】求比一个数大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列式解决;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列式解决;
几个一就是几,几个十就是几十,然后合起来组数即可;
相邻的两个数,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用数一数的方法即可知道17后面的第3个数是几;据此解决此题。
【详解】10+6=16
20-1=19
7个一是7,1个十是10,合起来是17;
1个十是10,5个一是5,合起来是15;
17+1=18,19-1=18,即,18是17和19的邻居;
17,18,19,20,即,17后面的第3个数是20。
即,
12.小红剪了一些窗花,送给妹妹3张后,还有15张窗花。小红原来有多少张窗花?
(张)
答:小红原来有( )张窗花。
【答案】15+3=18;
18;18张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还有窗花的数量加上送出去的数量,等于小红原来有多少张窗花,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5+3=18(张)
答:小红原来有18张窗花。
13.一共有10个,还剩几个?
【答案】10-3=7(个)
【解析】略
14.同学们在排队,小红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人)
【答案】9+1+7=17;17人
【分析】求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用加法计算,即小红前面的人数+小红+小红后面的人数=总人数。
【详解】9+1+7=17(人)
答:一共有17人在排队。
15.
(人)
【答案】12-2+3=13;13人
【分析】根据题意,走了的人数要减去,又来的人数要加上,即原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又来的人数=现在的人数。
【详解】12-2+3=13(人)
答:还剩13人在做游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