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独立作业(总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如图所示,小明将五颜六色的彩虹糖沿圆盘内壁依次排放,从盘子中央注入适量清水,很 快看到每个彩虹糖的“颜色 ”向周围晕开,形成不同颜色的彩条逐渐向盘中心流动.“彩虹 糖是静止的,水也是平静的,为什么会形成向中心流动的彩条? ”引号中的内容,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寻求证据 C. 实验解释 D. 交流评估第 1 题 第 3 题 第 5 题 第 8 题2.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 不于君指上听? ”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A. 琴弦 B. 匣子 C. 指头 D. 耳朵3.北京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 当鸽子携带 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传播速度4.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人类,也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 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5.如图所示,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 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 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酒中明月的倒影是光的折射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7.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 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8. 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 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池水映明月 B. 形影紧相依 C. 日照虹霓似 D. 镜子正衣冠9.南通濠河水位缓慢上涨时,河面上方的“和平桥 ”在水中所成的像( )A. 实像,像的大小不变 B. 实像,像的大小变大C. 虚像,像的大小不变 D. 虚像,像的大小变大10. 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 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A. 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 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C. 在水面下0.9m深处 D. 与蜻蜓相距1.2m11. 如图乙所示的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 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 ”,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A. B. C. D.12. 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 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 轿车上、中兴 B. 轿车上、兴中C. 公交车上、中兴 D. 公交车上、兴中(第12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5 分.13. 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中安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某时刻监测仪上显示的数字如图 所示,为54.4 ;该噪声 (填“会 ”或“不会 ”)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当附 近有拖拉机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值将 (填“增大 ”或“减小 ”).第 13 题 第 14 题 第 15 题14. 口琴是一种乐器,口琴上面一般有两行并列的小孔,里面装有多组铜制的簧片,用口对 着小孔吹或吸便可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的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 较长、较厚.(1)发声时,较厚、较长的铜片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得 (填“快 ”或 “慢 ”),图中A区是 (填“高 ”“ 中 ”或“低 ”)音区.(2)在同一小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口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 ”“响 度 ”或“音色 ”).(3)在教室内演奏口琴时,教室外的人也能听出是用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 的 辨别的.15. 如图所示,这是一种马达,它的原理和声纳相同,它能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振动的形 式转换为移动的形式,比传统电动机体积更小,并具有低速、高精度等优点,不少数码 照相机的光学镜头都采用了这项 技术,该仪器是利用 (填“超声波 ”“次声波 ”或 “可听声 ”,下同)的相关原理工作的.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一种叫作“水母耳 ”的海 上报警器,用来接收 ,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频率 (填“高于 ”或“低于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16. 如图所示,某人驾车低速倒车入库,汽车尾部安装的雷达会发出 (选填“超声波 ” 或“次声波 ”)信号.已知从发出到接收返回信号的时间间隔约为0.01S,汽车尾部到障碍 物的距离为1.6m,则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m/S.第 16 题 第 17 题 第 18 题17. 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 ”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 状 ”,“人工虹 ”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蓝三种色光按 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小孩按图中的方法 喷水时可以看到彩虹.18. 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斜插入一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适当调整平面镜的 位置和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 说明了太阳光不是 ,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如果适当增 加水槽和墙壁的距离,光带将 (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用手指轻轻 搅动水槽中的水,你又会看到光带 .19. 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 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 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 (填“能 ”或“不能 ”)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 地 (填“增大 ”或“减小 ”)超细百叶窗的间距.20. 如图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当眼睛、三个小孔与烛焰在 ,人通过三个小 孔看见 (选填“正立 ”或“倒立 ”)的烛焰,此装置 (选填“能 ”或“不能 ”) 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第 20 题第 21 题第 22 题21.如图所示,一名游客站在玻璃墙前,她从玻璃墙中看到自己的 (填“实 ”或“虚 ”)像, 如果这名游客离玻璃墙 1.5m,则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 当她靠近玻璃墙 时,她在玻璃墙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22.如图所示,高明身高 1.5m,站在平面镜前 5m 处,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像 高 m.若将镜子竖在一面墙的前面 2m 处,这时他 (填“能 ”或“不能 ”)在镜中看 到自己的像,像到墙的距离是 m.若他以 2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相对于平面镜 的移动速度为 m/s,像的大小 (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 当高明右手拿 着公文包时,对像来说,公文包在 (填“左 ”或“右 ”)手上.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 分.23.如图所示,画出烛焰AB通过小孔在白纸上所成的像A ′B ′.24.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挡风玻璃,AB为车内的物体,当夜晚汽车内的灯打开时,驾驶员看 到物体AB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 A ’B ’.请你在图中画出车内物体AB的位置.25. 图示的AB 、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完成光路 图,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第 23 题 第 24 题 第 25 题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5 分.26.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完成以下四个声现象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 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 作用是将实验现象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法;(2) 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 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由此可得结 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有关;(3) 如图丙所示,为证明桌子能够传声,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① 小明用手轻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耳朵靠近桌面但不接触桌面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 听到划桌子声;② 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不变,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 声.以上证明了桌子能够传声.其中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如图丁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发现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烛焰不断晃动,说明声波 能传递_________.2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1) 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范围为ab,位于光屏a点处的 色光颜色为 (选填“红 ”或“紫 ”)色.(2) 请你举一个与此实验现象原理相同的例子: .(3) 若三棱镜摔坏了后,截面变成“ ”, (选填“能 ”或 “不能 ”)完成以上实验.(4) 小雨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请你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 (选填 “A ”或“B ”).A.在三棱镜之前放一张红色透明塑料纸,让太阳光通过塑料纸,再照射到三棱镜上B. 将透明的三棱镜换成红色玻璃制成的三棱镜28.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针孔照相机:(1) 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圆筒上应使用______(选填“透明 ”、“不透明 ”或“半透明 ”)塑 料膜制成光屏.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填“膜 ”或“孔 ”)进 行观察.(2)如下图所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树荫下观察到在地上留下的斑驳 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的像,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形成的原 理_________(填“相同 ”或“不同 ”).(3)小明从实验室借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 ”字样光源,如图甲所示,将 “F ”字样光 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乙所示位置放好,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 ______(填序号),这个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像 ”或“虚像 ”).(4)保持“F ”字样光源的位置不变,将易拉罐靠近发光的“F ”,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 成的像的会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29.小明同学利用如图 1 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器材有:薄玻璃 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白纸、刻度尺等.(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 (选填字母序号).A. 3mm 厚的平面镜B. 3mm 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C. 5mm 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2)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 (选 填“单面镀膜”或“无膜透明”)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MN 代表平面镜的位置.(3) 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 B,按照图 1 中 (选填 “①”“②”“③”或“④”)的方式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 当蜡烛 A 靠近玻璃板时,它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5) 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会观察到蜡烛 A 的像 (选 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6) 实验中,有的同学发现无论怎样将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的白纸上移动,都无法与 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7) 用图 2 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 3 中的 (选填“a ”“b”或“c”)棋 子进行实验,实验中采用方格纸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和像的 (选填“大小”或“位置”)关系.30.小郁在实验室发现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实验中应选择较为粗糙的半圆形纸板, 目的是利用 反射能 ;(2) 如图甲所示,小丽将一束光贴着纸板入射到 O 点,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 线.她通过测量得到数据,发现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小丽又通过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 目的是 ;(3) 如图乙所示,小丽发现纸板上有一道折痕 PQ,她将纸板上方沿 PQ 向后翻折,发现 在 (选填“PQ 以上”或“PQ 以下”)的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表明 ;(4) 同组的小蕾想利用小丽所用器材中的平面镜和两支相同的中性笔探究“平面镜成像的 规律”,小丽认为应该选择玻璃板,这是因为玻璃板透光,便于 ;(5) 如图丙所示,小蕾将玻璃板垂直于平台放置,将中性笔 A 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 移动中性笔 B,直至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 ;(6) 小蕾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两个中性笔 A 的像,一个较清晰,另一个较模糊.如图丁所示,小蕾将中性笔 A 的笔尖紧贴于玻璃板前,发现较清晰的像和中性笔 A 的笔尖紧贴,说明这个较清晰的像是通过玻璃板 成像(选填“前表面”或者“背 面”).八年级物理独立作业10.101.A 2.A 3.A 4.D 5.C 6.B7.D 8.B 9.C 10.D 11.B 12.D13.dB、会、增大14.(1)慢、高(2)响应(3)音色15.超声波,次声波、低于16.超声波、32017.色散、绿、二18.单纯的(单色光)、牛顿、变大、消失19.直线传播、不能、减小20.同一直线、正立、能21.虚、1.5、不变22.5、1.5、多能、3m、2、不变、左23~25图略26.①振动、转换②高、频率③防止听到空气传声(排除可能通过空气听到声音)④能量27.①紫、②彩虹③能④A28.①半透明、膜②太阳、相同③②实④变大29.①较暗、B单面钻膜②③④不变⑤不动⑥玻璃板未竖直放⑦a、位置(未与桌面垂直)30.①漫、显示光路②等于、寻找普遍规律③PQ以上,在光的反射时、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④确定像的位置⑤相等⑥前表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