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视频赏析
2025年9月3日习近平夫妇在端门外广场迎接外方贵宾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普京、金正恩等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几年活动。
思考:结合视频,握手礼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式,请谈谈你对文明有礼的认识。
5.1 文明有礼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通过学习,懂得礼对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讲文明礼仪的中华传统美德;
2.通过探究活动,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通过学习,树立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34-38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文明有礼的含义?
2.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道法
悟·礼仪之美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入团宣誓
两队选手赛后碰手致意
工作人员微笑服务
小组合作讨论:在社会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活观察】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
道法
悟·礼仪之美
【生活观察】
【名言赏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释义: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
出自《荀子》,这句话明确指出了礼对于个人生存、事业成功以及国家安宁的重要性。
课堂归纳(笔记)
1.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①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成都世运会为什么如此重视文明礼仪?
2.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成都世运会的“小青椒”们,自有一套待人接物的讲究。给外国运动员递水时,总会微微欠身说声“请”,指尖从不越过瓶口;赛场外引导排队时,他们会把“您”字说得轻轻的;帮观众找座位时,总不忘加一句“这边请。”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举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觉得暖暖的,也记住了这座城市的善意。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文明有礼如何影响个人发展?
2.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
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025年6月30日13时许,在青岛市黄岛区世博东路,葛某泉(男,36 岁)驾驶大货车与驾驶小型汽车的王某(男,35 岁)发生行车纠纷。大货车因需进入项目拉运货物,在工作人员指挥下准备进入园区,王某认为大货车占据其车道,紧贴大货车并按喇叭。大货车司机向后倒车约 50 米让路后,小车仍继续逼近,最终大货车司机驾车顶推王某车辆,还将其车辆前挡风玻璃打碎。现场虽未造成人员受伤,但影响恶劣。经公安机关调查,依法对葛某泉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青岛行车纠纷事件
生活观察3
从这两个案例的对比中,你认为个人的文明有礼行为,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邻里 、 公共空间和谐,能起到什么作用?
文明有礼如厦门街头,司机礼让行人,学生鞠躬致谢,形成互敬氛围;缺乏礼让如青岛行车纠纷,因互不相让激化冲突,破坏公共秩序,引发对立,阻碍社会关系和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
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
中国外交形象
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一张照片,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知识点小结
2.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3)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P36
①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
②文明有礼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道法
2.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①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们的有效沟通,减小矛盾,维护良好秩序,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文明有礼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道法
【相关链接】
课堂归纳(笔记)
2.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习近平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祝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践行礼仪之行
践·礼仪之行
@所有人 明天全校进行仪容仪表检查。提醒孩子剪指甲,禁止佩戴首饰,男生检查头发的长度,女生的刘海不能过眉毛,两鬓不能有“鲶鱼须”。
周末,班主任通常都会在班级群里发以下这条消息
在我们的教学楼,有一面大镜子,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自我检查仪容仪表
要着装得体,注重仪表,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②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尊重对方,说话和气,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与人相处,要着装得体,注重仪表,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思考:学生们的行为对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有何启示?
互“礼”斑马线
③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知识点小结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P37-38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
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文明有礼
思维导图
践行
重要性
个人
社会
立身处世
和谐发展
良好国家形象
增强文明有礼意识
言谈文明 举止端庄
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国家
内涵
行为准则
基本素质
社会风尚
国家形象
课堂小结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们之所以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①良好的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的表现
②礼仪以风俗、习惯等形式固定下来
③讲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④讲礼仪有助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解析: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良好的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的表现,讲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有助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属于礼仪的含义,不是礼仪的重要性,故②不符合题意;
2.在社会交往中,介绍自己的身份是一种基本的礼仪,它不仅有助于增进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这时就需要我们明确自己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不同身份。以下情境中的自我介绍不合适的是( )
A.爸爸的男同事:叔叔您好,我是您同事××的儿子小浩
B.小区物业经理:您好,我是本小区×号楼×单元的业主宋丽
C.初次见面的亲戚:您好,我是×中学×年级×班的小琪同学
D.同学的妈妈:阿姨您好,我是您儿子的同班同学小磊
C




解析:C:面对初次见面的亲戚,应通过家庭关系(如“我是××的孙女”)而非学校班级介绍自己,故C不符合礼仪规范;
3.在图书馆阅览室,小宁自觉保持安静,文明阅读;外出旅游,小宁总是分类投放垃圾,耐心听导游讲解。以下古诗文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D




解析:ABC:意思与文明有礼的主旨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
4.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主席在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分别会见了墨西哥、德国、法国、玻利维亚等国领导人。在此期间,主席表现出了亲切与友好,展现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担当。上述材料说明( )
A.我国积极主导全球治理,展现大国担当
B.文明有礼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形象
C.国家主席行使了外事权,接待外国使者
D.作为礼仪之邦,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




解析:A:“主导”说法过于绝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故A说法错误; C:习近平主席在里约热内卢会见各国领导人,不是“接待外国使者”,故C说法错误;D:材料主要体现文明有礼,并未体现“悠久的历史文化”,故D不符合题意;
5.材料: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在斑马线上缓慢地走着,一辆机动车在斑马线前慢慢停下来,让老人通过。老人忽然转过身,脱下帽子,深深地向司机鞠躬。这一幕车辆礼让行人、行人向司机行礼的画面,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传递了崇尚“礼让”的正能量。
(1)感受到了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他们的行为是举止文明的表现。
(2)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1)从老人和司机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温暖的力量?
(2)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学以致用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创建 共同参与】
某市正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进一步助力创城,引导同学们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了体验式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传递文明】
在城区多个路口,同学们作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热情引导过往行人和司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1)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号召市民争做文明有礼的创城人。
①文明是城市最美底色,有礼为创城添彩加分。②让微笑成为城市表情,用文明点亮创城之路。
【感悟文明】
同学们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社区,开展文明创城应知应会知识宣传活动。
(2)如果你是志愿者,请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角度,书写宣传要点。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践行文明】
(3)市民是一座城市行走的名片,我们应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①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②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③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