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奇台四中2025学年秋季学期 八年级历史 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卷面分值:75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时间是( )A.1840年 B.1856年 C. 1894年 D.1900年诗句“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体现了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使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3.“西方列强一巴掌把清王朝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这“一巴掌”使(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华民族开始觉醒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4.“如果说《南京条约》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则震撼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C.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5.法国作家雨果曾愤怒谴责:“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抢掠,一个纵火焚烧……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文中“两个强盗”的侵略行为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6.1858年清政府接受黑龙江地方签的《瑷珲条约》,这一条款直接导致中国丧失( ) A. 新疆伊犁地区B. 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 香港岛D.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7.近代,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在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威海卫战役8.史学家认为:洪仁玕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这一观点中“这个方向”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拜上帝会” D.永安封王建制9.下面是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自拟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B.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应对C. 救亡图存与危机加剧 D. 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历程10.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B.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 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D.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1.清代杨昌浚在一首诗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的“大将”指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诗人之所以热情赞美左宗棠是因为他( )A.镇压叛乱 B.兴办洋务 C.收复新疆 D.督师抗法12.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南疆大部分地区和北疆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南部;1883年,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 B.边疆危机 C.瓜分狂潮 D.变法图强13.2024年5月18日,“纪念甲午海战130周年暨山东省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举办,定远舰、来远舰等甲午沉舰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据此,该成果展的举办地是( )威海 B. 旅顺 C. 青岛 D. 大连14.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 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了解 B. 人民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C. 中国和日本国力相差悬殊 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5.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两次战争分别是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6题10分,17题21分,18题14分,共45分)16.归纳整理,回答问题。(共10分)①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②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夏、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③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④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⑤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⑥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上面6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到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6分)请写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的名称,并指出列强的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变为了“资本输出”的原因。(4分)17.“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21分)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材料二 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梁启超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掀起这场运动的名称以及领导阶级,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口号分别是什么?请各举一例。(4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的作用。(4分)(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还有谁?(写出一人)他与梁启超的共同救国主张是什么?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两个事件在“救国道路”上的不同之处。(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时间 事件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 鸦片战争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约签订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 《北京条约》签订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并列举两位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通顺,80—120字左右)(10分)奇台四中2025学年秋季学期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答案卷(卷面分值:75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6题10分,17题21分,18题14分,共45分)(6分)(1)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4分)(2)17.(6分)(1)(4分)(2)(4分)(3)(7分)(4)18.(4分)(1)(10分)(2)装1111111111111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八年级历史试卷.docx 2025奇台八年级历史 答案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