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每到假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领略祖国的秀丽山水,体验民俗文化,投入运动健身,尝试新的消费体验…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A.个人是社会的一员B.劳动成就人们的美好梦想C.社会生活绚丽多彩D.人们的智力水平显著提高2.近年来,人们对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深恶痛绝。这是因为(A.社会生活是不变化发展的B.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C.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D.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3.回顾初中三年,小明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我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参加交通志愿者活动,我体会到了交警的辛苦付出。小明能从中学习()①行为规范②生活技能③扮演社会角色④文化课知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阅读下边两幅漫画,对漫画中“我”的身份理解正确的是(我是消费者我是邻居家大哥哥A.固定不变的B.随意确定的C.每个人都有两种身份D.因社会关系不同而不同5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曾在《开讲啦》节目中说:“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做出极致努力。”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社会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6.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下列句子反映的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①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②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③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④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刚出生时,我们就如同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逐步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抚育、教诲、帮助和关爱,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社会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A.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B.我们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8.2024年国庆假期期问,共青 长沙市委、长沙市青志联组织400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在景区、商圈等人流量密集地点开展“文明旅游绿色出行”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们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热情服务迎接八方游客到访星城。这表明(①青年志愿者们主动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②服务和奉献社会是每个社会公民的法定义务③这些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④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小魏利用网络创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说明网络推动()A.文化传播B.生产方式的变革C.谣言传播D.沉迷游戏10.2024年,各种短视频平台持续火爆。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也要警惕网络陷阱。下列情形中,属于网络陷阱的有()①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虚假的信息误导大众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④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下面四个情境中的人物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是(情境一小张看到“日本核污水排放,多地食盐紧缺”的信息,立即在朋友圈转发。情境二小宋是某主播的忠实“粉丝”,观看直播时经常给主播送礼物。情境三小王看到内容为“喜迎国庆,好礼赠送”的网页弹窗,便点开链接输入个人信息。情境四小韩看到网上关于山西老陈醋的不当评价后,便发表关于山西老陈醋的科普文章。A.小张B.小宋C.小王D.小韩1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生吃茄子能刮脂排油”“小葱拌豆腐不利于钙吸收”“喝葡萄酒可减肥”等所谓健康养生的伪科学“知识”疯传蔓延;各类言辞粗鄙、内容恶俗的不良信息屡有现身;虚假宣传、侵犯隐私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一再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A.利用网络发送的一切信息,国家均应严格审查B.制裁蓄意传播伪科学行为,科研部门义不容辞C.必须营造远离网络的氛围,回归传统生活方式D.公民必须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13.某校开展了“合理利用网络”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可以体现合理利用网络的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