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品秋景之壮,悟炼字之妙
(一)学科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读准“舸、遒、怅 ”等字词读音,掌握“层林尽染、百舸 争流 ”等短语,理清上阕写景脉络。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染、击、翔 ”等动词,培养抓关键词解读画面 的思维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上阕“壮秋 ”意象的生机之美,体会豪放词的画面气 势。
4. 文化传承与理解:初步感知毛泽东青年时期观察自然的视角,为理解革命情 怀铺垫。
重难点: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读准“舸、遒、怅 ”等字词读音,掌握“层林尽染、百舸 争流 ”等短语,理清上阕写景脉络。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染、击、翔 ”等动词,培养抓关键词解读画面 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橘子洲头秋景实拍图,配导语:“1925 年秋,26 岁的毛泽东站在这里,看到 的不是‘悲秋 ’,而是一片壮阔景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湘江秋景。”播 放带节奏标注的朗诵音频,学生圈画节奏停顿处。
2. 初读正音与梳理(10 分钟)
教师领读,纠正“舸( gě)、遒( qiú)、寥廓(liáo kuò) ”读音,强调“看/ 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的停顿。
- 学生自由读 2 遍后,完成“上阕内容梳理 ”填空:上阕先写____(远景:万山、 层林),再写____(近景:江、百舸),最后写____(空中、水中:鹰、鱼)。
3. 小组探究:炼字与画面(25 分钟) 发放任务单,小组合作完成
词句 关键词 画面联想 表达效果
层林尽染 染 像画家调红颜料,将枫林逐层染红,写出红得彻底、有层次
百舸争流 争 船只像竞赛一样,船头破浪前行,体现动态与活力
鹰击长空 击 雄鹰像箭一样,用力拍打翅膀冲向高空,突出矫健与力量
鱼翔浅底 翔 鱼儿像鸟飞翔般,在浅水里自在游动,表现轻快与自由
每组派代表分享 1 个词,教师补充:这些词让秋景从“静态画面 ”变成“动态视 频 ”,是“ 以动写静、以壮写秋 ”。
4. 总结与作业(5 分钟)
总结:上阕用4 组意象、4 个关键词,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壮秋图 ”。
作业:背诵上阕,默写 1 遍;用“像……一样 ”的句式,描述“百舸争流 ”的 画面(30 字)。
(三)板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上阕:绘壮秋图
脉络:远景(万山、层林)→ 近景(江、百舸)→ 空中/水中(鹰、鱼) 炼字:染(红得彻底)、争(动态活力)、击(矫健力量)、翔(轻快自由)
特点:以动写静、生机盎然
第二课时:探追问之深,明担当之责
(一)学科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峥嵘、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含义,把握 下阕“忆—问—悟 ”的情感脉络。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怅寥廓 ”“谁主沉浮 ”,培养结合背景解读深层 情感的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 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的手法,感受豪放词背后的 豪情。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青年毛泽东“ 以天下为己任 ”的担当,联系自身思考 青春价值。
重难点:
1.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峥嵘、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含义,把握 下阕“忆—问—悟 ”的情感脉络。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怅寥廓 ”“谁主沉浮 ”,培养结合背景解读深层 情感的思维。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5 分钟)
抽查 2 名学生背诵上阕,齐背 1 遍。提问:“上阕的秋景是‘悲秋 ’吗?(不是) 那这样的壮秋,引发了毛泽东怎样的思考? ”
研读下阕:情感与主旨(20 分钟)
自读下阕,结合注释完成 2 个问题:
1. “ 同学少年 ”有哪些特点?(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2.“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粪土 ”是什么意思?(意动用法,把……当作粪土, 体现蔑视权贵)
小组讨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中“怅 ”是“惆怅 ”吗?结合 1925 年背景(教师发放简表:毛泽东领导农民运动,探索救国道路),明确“怅 ” 是“深思 ”——面对壮阔秋景,思考“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 ”。
3.拓展迁移:青春与担当(15 分钟)
提问:“26 岁的毛泽东用‘谁主沉浮 ’追问时代责任,今天的你,16/17 岁,会 用什么问题追问自己的青春? ”
学生写“青春三问 ”(如“我的青春该如何努力? ”“我能为身边人做什么? ”), 小组内分享 1 个最有感触的问题。
4. 总结与作业(5 分钟)
总结:全词从“看秋景 ”到“ 问沉浮 ”,再到“忆少年 ”,最终指向“青年当担 责 ”的主旨。
作业:背诵全词,默写 1 遍;写一段 150 字短文《从“谁主沉浮 ”到我的青春 担当》。
(三)板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下阕:抒担当情
脉络:怅寥廓(深思)→ 问沉浮(追问)→ 忆少年(明志)
核心:谁主沉浮?——青年担责
同学少年特点: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蔑视权贵
主旨:以天下为己任,青春需担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