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课时3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华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课时3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华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提出问题
含有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
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
一、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活动 探究】
目的:选取含硫元素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0、+4、+6这三种价态硫
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用品
SO2水溶液,Na2SO3 溶液,浓硫酸,Na2S溶液,稀硫酸,
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KI 溶液,淀粉溶液,
品红溶液,铜片;酒精灯、玻璃管、橡胶塞、导气管、试管夹、
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等。
一、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预期转化 选取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及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SO2或SO32-→S (+4 → 0) 【价态归中】
SO2水溶液,
Na2S溶液
取适量SO2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S溶液,
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SO2被Na2S还原,
5SO2 (过量)+ 2S2-+2H2O = 3S↓+4HSO3-
Na2SO3 溶液,Na2S溶液,
稀硫酸
取适量Na2SO3 溶液,Na2S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硫酸,
现象: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Na2SO3 被Na2S还原,
SO32- + 2S2- + 6H+ = 3S↓+3H2O
一、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预期转化 选取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及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SO2或SO32- →H2SO4 (+4→+6)
SO2水溶液酸性KMnO4溶液
操作: 取适量SO2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现象: 溶液紫红色褪去
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SO2 ,
2MnO4- +5SO2+2H2O = 5SO42-+2Mn2+ +4H+
SO2水溶液,氯水
取适量于试管中,滴加氯水
现象: 氯水浅黄绿色褪去
氯水能氧化SO2 ,
Cl2 +SO2+2H2O = SO42-+2Cl- +4H+
Na2SO3 溶液酸性KMnO4溶液
取适量Na2SO3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现象: 溶液紫红色褪去
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SO32-,
5SO32-+2MnO4-+6H+ = 5SO42-+2Mn2+ +3H2O
Na2SO3 溶液,氯水
氯水能氧化SO32-,
Cl2 +SO32-+H2O = SO42-+2Cl- +2H+
操作: 取适量Na2SO3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水
现象: 氯水浅黄绿色褪去
一、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预期转化 选取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及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H2SO4 → SO2 (+6→+4)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氧化铜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2
2H2SO4 (浓)+Cu = CuSO4+SO2↑+ 2H2O
铜片
浓硫酸
品红溶液
NaOH溶液
操作: 取几片铜片于试管中, 加入浓硫酸, 加热, 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NaOH溶液中;
现象: 铜片逐渐溶解, 溶液变为蓝色,试管中有气泡冒出,品红溶液褪色。

二、硫酸
浓硫酸 稀硫酸
成分
物理 性质
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有少量H+
主要以H+、SO42-形式存在,没有H2SO4分子
无色无嗅透明
似水的液体
①纯净的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
②沸点高:纯硫酸难挥发,沸点338℃(高沸点酸)
③密度大:质量分数为98.3%的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④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
1.硫酸的物理性质
二、硫酸
(1)稀硫酸的性质
硫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②酸的通性
①电离方程式

2.硫酸的化学性质
和盐(如BaCO3)
Fe+2H+===Fe2++H2↑
CuO+2H+===Cu2++H2O
Mg(OH)2+2H+===Mg2++2H2O
与指示剂
遇到石蕊试剂显红色
和活泼金属(如Fe)
和金属氧化物(如CuO)
和碱[如Mg(OH)2]
BaCO3+2H+===Ba2++CO2↑+H2O
稀硫酸
二、硫酸
实验验证
描述现象
结论
实质
浓硫酸
CuSO4·5H2O CuSO4+5H2O
杯中液面上升
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吸收晶体水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①吸水性
(2)浓硫酸的性质
二、硫酸
①吸水性
(2)浓硫酸的性质
硫酸可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常用做干燥剂 。
〖思考〗浓硫酸能干燥哪些气体?
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Cl2、HCl等)
可干燥中性气体(如H2、O2、N2等);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Br、HI等)
浓硫酸
归纳小结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不可干燥的气体
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 状态 浓H2SO4 酸性 液体 H2、N2、O2、CO2、HCl、CH4、CO NH3
固体NaOH、生石灰, 碱石灰 碱性 固态 H2、O2、N2、CH4、CO、NH3 CO2、SO2、HCl
无水CaCl2 中性 固态 除NH3外的所有气体 NH3
不同类型干燥剂的对比:
二、硫酸
(2)浓硫酸的性质
②脱水性
二、硫酸
(2)浓硫酸的性质
②脱水性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实质
C12H22O11 12C + 11H2O(脱水性)
浓硫酸
C + 2H2SO4 (浓)
CO2↑+2SO2 ↑ +2H2O(强氧化性)
浓硫酸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按个数比2:1 脱去
蔗糖由白变黑;迅速膨胀,呈疏松多孔海绵状固体;温度升高,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吸水性 脱水性
原理 浓硫酸能够吸收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固体 中的结晶水 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脱
去,剩余黑色的炭
区别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应用 _________
气体、
液体中的水分子
氢、
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
物质中含有H2O
物质中不含有H2O,只含
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作干燥剂
吸水性与脱水性
有水为吸 无水则脱
归纳小结
二、硫酸
(2)浓硫酸的性质
③强氧化性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I、可以氧化大多数金属:(铂Pt、金Au除外)
实验现象:品红溶液褪色。
浸碱棉团目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二、硫酸
在常温下,浓硫酸跟某些金属(铁、铝)接触时,能够使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跟硫酸发生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但受热时,浓硫酸可以与Fe、Al反应。
如铁与浓硫酸加热反应:2Fe+6H2SO4===Fe2(SO4)3+3SO2↑+6H2O
Δ
二、硫酸
(2)浓硫酸的性质
③强氧化性
II、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可将C、P等非金属单质氧化)
C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
III、与某些还原性较强的化合物(H2S、HBr、HI等)反应
H2S + H2SO4(浓)== S + SO2↑ + 2H2O
Δ
硫酸
铅蓄电池
医药
化肥
农药
酸洗
试剂
干燥剂
炸药
化学工业之母
硫酸的用途
硫酸是化学实验室中的重要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二、硫酸
二、硫酸
硫酸的工业生产
2FeSO4 7H2O ==Fe2O3+SO2↑+SO3↑+11H2O

二、硫酸
硫酸的工业生产
SO3 + H2O = H2SO4
三、酸雨及其防治
1、酸雨概念
pH<5.6的雨水,主要是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溶于水后形成的。
2、酸雨类别
硫酸型酸雨
硝酸型酸雨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2SO2+O2 2SO3 SO3 + H2O = H2SO4
SO2+H2O H2SO3 2H2SO3 + O2 = 2H2SO4
三、酸雨及其防治
4、酸雨的危害
① 使湖泊的水变质→水生生物死亡
② 浸渍土壤→变得贫瘠
③ 腐蚀建筑→建筑变得面目全非
④ 渗入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
⑤ 酸雨侵蚀森迷→大面积死亡
三、酸雨及其防治
5、防治酸雨
① 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② 控制酸性物质的排放
③ 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反馈训练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苹果块变干瘪
B.②中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④中pH试纸变红
D
反馈训练
2. 关于浓 H2SO4 与 Cu 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浓H2SO4只表现出氧化性
B.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在反应中,浓H2SO4只表现出酸性
D.每1 mol铜参加反应就有1 mol H2SO4被还原,同时生成1 mol SO2
D
反馈训练
D
3、已知X为一种常见的酸,X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与X的浓溶液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浓溶液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浓溶液的吸水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由B转化为D的反应是工业制备X过程中的重要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