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课件(共17张PPT) 2025-2026学年华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课件(共17张PPT) 2025-2026学年华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思考】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比较方法一:依据反应方向判断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即“以强制弱”。
应用:(1)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2)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和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
练习1 已知下列反应:
①Cl2 + 2NaBr =2NaCl+Br2
②2KI + Br2= 2KBr + I2
③Na2S + I2 = 2NaI + S↓
(1)Cl-、Br-、I-、S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Cl2 、Br2、I2、S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
Br- > Cl-
I- > Br-
S2- > I-
S2- > I->Br- > Cl-
氧化性
Cl2 > Br2
Br2 > I2
I2 > S
Cl2 > Br2>I2 > S
【思考】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比较方法二:根据金属活动顺序
单质还原性(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离子氧化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思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方法三:根据反应结果判断(产物的价态) 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同一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2Fe+3Cl2=2FeCl3, Fe+S=FeS,则氧化性:Cl2>S。
方法四:从反应所需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一般地,一组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5Cl2↑+8H2O,
从反应条件可以看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KMnO4>MnO2。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中,强者优先。
Zn、Fe 同时加入CuCl2 溶液中:
先发生Zn+CuCl2 = CuCl2 +Cu
再发生Fe+CuCl2 = FeCl2 +Cu
优先规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先与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反应;
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先与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反应。
应用:①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② 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练习2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
A Mg B Cu C Ag D H2
C
练习3 将氯水滴加到NaBr和KI的混合液中(已知:还原性I->Br-)
先发生的反应是: .
后发生的反应是: .
价态规律(只针对同一元素)
(1)高低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
即“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注意】根据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来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从整体出发,分析物质所含的每一种元素价态。
练习4 在Fe2+、Fe3+、Al3+、H+、S、C、S2-、Cl-等离子或原子中,
只有还原性是: ,
只有的氧化性是 ,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是 。
S2-、Cl-
Fe3+、Al3+、H+
Fe2+、S、C
价态规律(只针对同一元素)
(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如:

H2S中S元素为-2价,与产物中的单质S的0价近,所以H2S生成S。
-2 0 +4 +6
得失2e-
失2e-
价态规律(只针对同一元素)
(3)歧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某物质发生歧化反应时:
元素的中间价态→该元素的高价化合物 + 该元素的低价化合物
例如:
Cl2+2NaOH=NaCl+NaClO+ H2O
0
-1
+1
得 1e-
失 1e-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价态规律(只针对同一元素)
(4)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例如:Fe2+与Fe3+ 不反应
铁的+2价与+3价之间无化合价
H2SO4与SO2不反应
硫元素+4与+6之间也没有化合价
0 +2 +3
-2 0 +4 +6
不交叉规律
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相邻价态不反应,发生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但不相交(如图)。
不反应
H2S + H2 SO4 (浓)= S↓ + SO2 + 2H2O
-2
+6
0
+4
失去2 -
得到2 -
练习5 已知氮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常见的有-3、0、+2、+3、+4、+5等。某同学写出一下三个化学反应(为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 → HNO2 + H2O
③N2O4 + H2O → HNO3 +HNO2
根据价态规律,判断上述反应是否有可能实现,说明判断的理由。
可能
不可能
可能
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有关系式: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练习6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 和Pb2+ ,则Cr3+ 与 Pb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2:3
练习7 已知Na2SO3溶液能与K2Cr2O7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Na2SO3被氧化为Na2SO4, Na2SO3 与K2Cr2O7 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则铬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