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一八年级物理 (人教版)·1章~2章·注意事项:1.本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题号 一 二 总分 等级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支普通2B铅笔的长度约35cm B.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8km/h D.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3dm2.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运动会上运动员你追我赶 B.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高度发生变化C.树苗不断长高 D.天宫空间站在太空运动3.小华同学测量了物理课本的长度, 测量记录分别是24.82cm, 24.81cm, 24.83cm, 24.83cm。则课本的长度应记作 ()A.24.8225cm B.24.83cm C.24.81cm D.24.82cm4.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A.声如洪钟 B.南腔北调 C.悦耳动听 D.鸦雀无声5.以下活动中,不能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小纸片会在正播音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B.发声的音叉会激起水花C.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变高D.拨动橡皮筋,我们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橡皮筋变“胖”变“虚”6.噪声会损伤听力系统,同时会引发焦虑等身心健康问题,降低生活质量。下列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练琴时关闭门窗 B.学校门口禁止鸣笛C.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7.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现象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D.以上说法都对9.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长征二号火箭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二十号飞船是运动的C.分离前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参照物,神舟二十号飞船是运动的D.以月球为参照物,长征二号火箭是静止的10.有甲、乙、丙三列火车分别位于三条平行的平直轨道上,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C.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也向东行驶 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1.(2分)如图所示,为了让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12.(2分)《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了 能传播声音且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要 (选填“慢”或“快”)。13.(2分)秋季运动会上,百米赛跑过程中某一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如图所示,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14.(2分)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和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它们的音色 ,音调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15.(2分)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某同学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由所测数据作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v甲 (选填“>”“=”或“<”)vz,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16.(5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钟罩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听到铃声逐渐 ;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推理得出结论: 。(2)如图乙是该同学利用铅笔测量一根细铜丝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细铜丝 缠绕在铅笔杆上; ②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总长度l;③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d= (用l和n表示)。17.(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特征时,某物理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实验。(1)如图甲用音叉和乒乓球做实验。①轻敲音叉,用发声的音叉接触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②重敲音叉听到的声音更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③乒乓球的作用是将该实验中音叉的振动放大,用乒乓球的跳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2)如图乙用拨动钢尺做实验,探究音调和什么因素有关。①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振幅相同,多次使钢尺发声,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②实验发现:振幅相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 ,说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7分)某同学观看冬奥会滑雪比赛时,发现滑雪场有初、中、高级不同长度的滑雪道。对此他猜想:“同一斜面,物体从越高的地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的平均速度越大。”他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在测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所用时间的过程中,该同学发现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过短,计时非常不方便,他思考后将斜面与地面的夹角θ变 (选填“小”或“大”)一些,达到了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3)实验中测得BC段的路程为 BC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若小车尾部已经通过A点还没有开始计时,则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5)另一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测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 和路程 计算得到vBC。他的实验方案正确吗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9.(6分)区间测速,是用来检测机动车通过两个相邻测速监控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车辆用时5min离开该路段。(1)通过计算说明,在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是否超速 (2)若该区间车辆不超速,至少需要行驶几分钟 20.(6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周末某同学一家到野三坡玩,该同学爸爸驾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所用的反应时间为1s,这段时间汽车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行,汽车制动后还继续向前滑行了25m才停下,滑行时长4s。求:(1)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从发现险情到汽车停下的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到野三坡后,该同学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利用学过的声学知识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0.6s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是多少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