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自查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自查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 2026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自查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0 < < 2}, = { ∈ N | 1| ≤ 1},则 ∩ =( )
A. {1} B. {1,2} C. {0,1,2} D. { 2, 1,0,1,2}
2 3+ i.若复数1+2i的实部与虚部的和为 3,则 =( )
A. 3 B. 4 C. 5 D. 6
3.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 2 + + < 0 的解集为 1 < < 2 ,则关于 的不等式 2 + + 1 > 0 的解集
为( )
A. ∞, 12 ∪ (1, + ∞) B.
1
2 , 1
C. 1, 12 D. ( ∞, 1) ∪
1
2 , + ∞
4.已知等比数列 675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1 6 = 3 ,则log3 1 + log3 2 + + log3 6 =( )
A. 2014 B. 2024 C. 2025 D. 2026
5.已知正实数 , 满足 + = 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
1 1
的最小值是 4 B.
2 + 2的最大值是2
C. + 1的最大值是 2 D. 的最大值是2

6.设函数 ( ) = e + ,若方程 ( ) = 2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则 =( )
A. 1 ln2 B. 2 ln2 C. 1 + ln2 D. 2 2ln2
7.已知函数 ( )的定义域为 ,其导函数为 ′( ),对任意 ∈ , ′( ) > ( )恒成立,且 (1) = 1,则不
等式 ( ) > 的解集为( )
A. (1, + ∞) B. [1, + ∞) C. ( ∞,0) D. ( ∞,0]
8.定义:在数列的每相邻两项之间插入此两项的积,形成新数列,这样的操作叫作该数列的一次“美好成
长”.将数列 1,4 进行“美好成长”,第一次得到数列 1,4,4;第二次得到数列 1,4,4,16,4; ,设第 次“美
好成长”后得到的数列为 1, 1, 2, , , 4,记 = log4 1 1 2 4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 = 5 B. = 2 1

C. +1 = 2 + 1 D.
3 +1
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2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页,共 9页
9.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35 > 0, 36 <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数列 是递增数列 B. 18 > 0
C.当 取得最大值时, = 18 D. 18 > 19
10.为了关注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一次高三年级的学生身高的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 100 名学生,
将他们的身高划分成了 、 、 、 、 五个层次,根据抽样结果得到如下统计图表,则从图表中不能得出
的信息是( )
A.样本中 层次身高的女生多于男生
B.样本中 层次身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17%
C. 27以频率估计概率,从该地区高三学生中任取 4 人,恰有 2 人身高属于 层次的概率是128
D.已知样本中学生的身高情况为:男生样本平均数 175,方差为 120,女生样本平均数 165,方差为 120,
则总体样本方差为 125
11.已知函数 ( ) = e 1 ln ( ∈ ),则( )
A.若 = 1,则 ( ) ≥ 1
B. ( )可以有 2 个极值点
C.若 ≤ 0,则 ( )是增函数
D.若 ( ) = ( 1) 有两个零点 1, 2,则 > e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1 + 2 )(2 1 )
5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13 1+ln .已知函数 ( ) = ,其单调增区间为 ;
14.现有 ( > 2, ∈ N )个相同的袋子,里面均装有 个除颜色外其他无区别的小球,第 ( = 1,2,3, …, )个
袋中有 个红球, 个白球.现将这些袋子混合后,任选其中一个袋子,并且从中连续取出三个球(每个取
7
后不放回),若第三次取出的球为白球的概率是16,则 = .
第 2页,共 9页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DeepSeek 是由中国杭州的 DeepSeek 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其技术在多领域有着普惠应用.为提高
DeepSeek 的应用能力,某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参加DeepSeek 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公司举行了一次 DeepSeek
专业知识比赛,比赛分为预赛与决赛,预赛通过后才能参加决赛预赛从 8 道题中随机抽取 4 道作答,答对
3 道及以上则进入决赛,否则被淘汰.
(1)若这 8 道题中甲能答对其中 5 道,计算甲进入决赛的概率;
(2)已知甲进入了决赛,决赛需要回答 3 道题目,若全部答对则获得一等奖,奖励 300 元;若答对 2 道题目
则获得二等奖,奖励 150 元;若答对 1 道题目则获得三等奖,奖励 50 元;若全部答错则没有奖励.若甲
2
答对每道题目的概率均为3,且每次答题相互独立,设甲获得奖金为 ,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6.(本小题 15 分)
设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 1 = 1 = 1,且 2 2 = 3 3 = 1.
(1)求 与 的通项公式;
, = 2 1, ∈
(2)设 = 1 ,求 的前 2 项和 2 .
log2 log
, = 2 , ∈
2 +2
17.(本小题 15 分)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鼓舞了人们体育强国的热情,掀起了青少年锻炼身体的热潮.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
“体能达标”的情况,从高二年级 12 个班学生中每班随机选出 5 名学生参加“体能达标”测试,并且规定
“体能达标”测试成绩小于 60 分的为“不合格”,否则为合格.若高二年级“不合格”的人数不超过总人
数的 5%,则该年级体能达标为“合格”,否则该年级体能达标为“不合格”,需要加强锻炼.
(1)已知某班级的 5 名学生中,甲、乙 2 位同学体能预测不合格,从这 5 名学生中抽取 2 名,记 为抽取的
2 名学生中体能合格的人数,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
(2)为了加强锻炼,甲、乙两位同学计划每天开展跳绳比赛以提高体能,并约定每轮比赛均采用五局三胜制
( 2一方获胜三局则本轮比赛结束).假设甲同学每局比赛获胜的概率均为3,求甲在一轮比赛中至少比了四局并
获胜的条件下,前 2 局比赛均获胜的概率;
(3)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能训练后,该校再次进行了体能检测,高二年级学生体能检测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 2 .已知 = 74, = 7,请估计该校高二年级学生该次体能检测是否合格 附: ( < < + ) =
0.6826, ( 2 < < + 2 ) = 0.9544, ( 3 < < + 3 ) = 0.9974.
18.(本小题 17 分)
第 3页,共 9页
已知数列 满足 1 = 5, +1 2 = 3 ( ∈ ),记 = 3 .
(1)求证: 是等比数列;
(2) 2 +1 设 =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不等式( 1) < + 2 1对一切 ∈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

值范围.
19.(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 = 2 2ln 4 , ∈ R.
(1)当 = 0 时,求 ( )图象在 = 1 处的切线方程;
(2)若不等式 ( ) ≥ 3 + 1 2 172 4 2ln 对 ∈ (0, +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 (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8
13.(0,1)
14.8
15.【详解】(1)记 为甲在预赛答对的题数,则 的取值为 1,2,3,4,
3 1
( = 3) = C5C3 = 3 ( = 4) = C
4
5 = 1,
C4 7 C4

8 8 14
记甲进入决赛为事件 ,
3 1 1
则甲进入决赛的概率为 ( ) = ( = 3) + ( = 4) = 7+ 14 = 2.
(2)由题可知 的取值为 0,50,150,300,
3 2
所以 ( = 0) = C33 ×
1
3 =
1 1
27, ( = 50) = C3 ×
2 1
3 × 3 =
2
9,
2 3
( = 150) = C2 2 1 4 3 2 83 × 3 × 3 = 9, ( = 300) = C3 × 3 = 27,
所以 的分布列如下:
0 50 150 300
1 2 4 8
27 9 9 27
( ) = 0 × 1 + 50 × 227 9 + 150 ×
4
9+ 300 ×
8
27 =
500
3 (元),
第 5页,共 9页
500
即甲获得奖金的数学期望为 3 元.
16.【详解】(1) 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 是等比数列,设公比为 ,则 ≠ 0,
因为 1 = 1 = 1, 2 2 = 3 3 = 1,
2 2 = 1 + = 1
所以 3 3 = 1 + 2 2 = 1
,解得 = = 2 或 = = 0(舍去)
所以 = 1 + 2( 1) = 2 1, 1 = 2 ;
2 1, = 2 1, ∈
(2) = 1 ,
( 1)( + 1) , = 2 , ∈
2 = 1 + 2 + + 2 = 1 + 3 + + 2 1 + 2 + 4 + + 2
1 1 1
= (1 + 5 + + 4 3) + 1 × 3 + 3 × 5 + + (2 1)(2 + 1)
(1+ 4 3) 1 1 1 1 1 1
= 2 + 2 1 3+ 3 5 + + 2 1 2 + 1
= 2 2 + 1 1 2 2 1 2 +1 = 2 + 2 +1.
17.【详解】(1)由题意 的可能取值为 0,1,2,
2 1 1 2
所以 ( = 0) = C2 = 1 , ( = 1) = C3C2 32 10 2 = 5 , ( = 2) =
C3 = 3,
C5 C5 C
2
5 10
所以 的分布列为
0
1 2
1 3 3
10 5 10
(2)令事件 表示“甲在一轮比赛中至少比了四局并获胜”,事件 1表示“甲以 3: 1 获胜”,事件 2表示“甲
以 3: 2 获胜”,事件 表示“甲前 2 局比赛均获胜”,
1 2 3 8 2 3
所以 1 21 = C3 × 3 × 3 = 27 , 2 = C4 ×
1
3 ×
2 16
3 = 81,
所以 ( ) = 1 + 2 =
8
27+
16 40
81 = 81,
第 6页,共 9页
2 2 2 2 ( ) = 3 ×
1 × 2 2 1 2 323 3 + 3 × 3 × 3 = 243,
32
所以 = ( ) 243 4 ( ) = 40 = 15;
81
(3)由已知有 = 74, = 7,所以 (60 < < 88) = ( 2 < < + 2 ) = 0.9545,
1 1
所以 ( < 60) = ( > 88) = 2 1 (60 < < 88) = 2 × (1 0.9545) ≈ 0.02275 < 5%,
所以高二年级学生体能检测合格.
18.【详解】(1)由已知,∵ +1 2 = 3 ,
∴ +1 = 3 + 2 ,∴ +1 = 3 , +1 = +1 3 = 3 + 2 3 × 3 = 2 2 × 3 = 2( 3 ) =
2 ,
又∵ 1 = 5,∴ 1 = 1 31 = 5 3 = 2,
∴ 数列 中任意一项不为 0, +1 = 2,
∴数列 是首项为 2,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2)由第(1)问知, = 2 × 2 1 = 2 ,
2 +1 3 5 7 2 +1
则 = 2 ,所以 = 2 + 22 + 23 + . . . + 2 ①,
1
2
3 5 7 2 +1
= 22 + 23 + 24 + . . . + 2 +1 ②,
所以① ②可得:
1 1
1 = 3+ 2 + 2 + + 2 2 +1 = 3 + 2
1
2 1 2 +1
2 2 22 23 2 2 +1 2 1 1 2 +1

2

所以 = 5 (2 + 5)
1
2 .

由( 1) < + 2 1,得( 1) < 5 (2 + 5)
1 + 2 2 1,
1
化简得( 1) < 5 1 2 .
< 5 1 1

> 5 × 1

当 为奇数时,有 2 ,即 2 5,

5 × 1 1 5 5而 2 5 = 5 × 2 5 = max 2
,所以 > 2;
1 1
当 为偶数时,有 < 5 1 2 = 5 5 × 2 ,
2
而 5 5 × 12 = 5 5 ×
1
2 =
15 15
min 4
,所以 < 4.
第 7页,共 9页
5 15
综上, 的取值范围为 2 , 4 .
19.【详解】(1) = 0 时, ( ) = 2ln 4 ,∴ (1) = 4,
∴ ′( ) = 2 4,则
′(1) = 6,即切线的斜率为 = 6.
∴ ( )图象在 = 1 处的切线方程为 = 6 + 2.
(2) ( ) ≥ 3 + 12
2 174 2ln
1 1
,即 2 ≥ 2 + 2 4,
2 +1 1
∴ ≥ 2 4
2
2+1 1
由题意,得 ≥ 2 4 2 对 > 0 恒成立.
2+1 1
令 ( ) = 2 4 2 ( > 0),则 ≥ ( )max.
2 +1 2 2 2
2 2+12
1
′( ) = 4 (2 +1)( 1) 4 = 2 .
由 ′( ) > 0,得 0 < < 1,∴ ( )在(0,1)上单调递增;
由 ′( ) < 0,得 > 1,∴ ( )在(1, + ∞)上单调递减.
5
所以 ( )max = (1) = 4 2,
5
故 ≥ 4 2.
(3) ( ) = ln +2 2 ln + 2 ,令 = ln + 2 , ( ) = 2 , ∈ R,
因 = ln + 2 是单调函数,故 ( )有两个零点,等价于 ( )在 上有两个零点.
方法 1: ′( ) = 2
①当 ≤ 0 时, ′( ) < 0,则 ( )在 上递减, ( )最多有一个零点,故不满足题意;
②当 > 0 时,
令 ′( ) > 0 可得 > ln 2 2 ,即 ( )在 ln , + ∞ 上单调递增;
令 ′( ) < 0 2 2可得 < ln ,即 ( )在 ∞, ln 上单调递减.
且当 → ∞时, → 0,则 ( ) →+∞
当 →+∞时,与一次函数相比,指数函数 = 呈爆炸性增长,故 ( ) →+∞
2 2 2
要使 ( )在 R 上有两个零点,则 ln = 2 2ln < 0,解得 ∈ 0,
第 8页,共 9页
方法 2: ( )在 R 2 上有两个零点,等价于方程 ( ) = 0 有两个实根,即 = 有两个根
也等价于 = 与 ( ) = 2 图象有两个公共点
′( ) = 2(1 ) ,则可得 ( )在( ∞,1)递增,(1, + ∞)递减
且 (1) = 2 ,当 → ∞时, → 0,则 ( ) → ∞
当 →+∞时,与一次函数相比,指数函数 = 呈爆炸性增长,故 ( ) = 2 → 0
则 ( )的大致图象为
2 2
故当 ∈ 0, 时, = 与 ( ) = 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即 ( )有两个零点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