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分,杜牧外出游玩时下起了小雨。杜牧想找个酒家,这时遇见一个放牛的牧童。杜牧:喂,小东西,附近那里有卖酒的!牧童:杏花村有酒家,离此有上千丈杜牧:为什么你不用“里”而“丈?牧童:本来应该用“里”的,但对不讲“ 礼 ” 的人就不用“理 ”了。那一天,杜牧品尝到了杏花春的美酒,也写出了一首好诗,更悟出了一个道理?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5.1 文明有礼1.政治认同:认同文明有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增强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2.道德修养:树立文明有礼的意识,培养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3.法治观念:理解文明行为与社会规则的关联,自觉维护公共秩序。4.健全人格: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谦和、友善的处世态度。5.责任意识:主动践行文明礼仪,成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守护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 理解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教学难点: 将“文明有礼”的观念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并懂得如何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礼仪规范。自主学习要求:阅读教材P34-38,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什么是文明有礼?01为什么要文明有礼?02如何文明有礼?0301“礼”途第一站初识礼孔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释义: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道法悟·礼仪之美【生活观察】【名言赏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释义: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出自《荀子》,这句话明确指出了礼对于个人生存、事业成功以及国家安宁的重要性。课堂归纳(笔记)1.文明有礼的含义?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02“礼”途第二站尊崇礼小明的一天:清晨闹钟一响,小明就起床,自己整理好床铺。见到爸爸妈妈,微笑着说:“爸爸妈妈早上好!上学路上小明遇到邻居王奶奶提着菜篮子,主动上前说:“王奶奶,我帮您提一段吧?” 过马路时,他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绿灯,走人行横道。在学校,他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先举手。不小心碰到同学的文具,立刻捡起来并说:“对不起。” 下课和同学友好游戏,不争抢不打闹。看到老师抱着作业本,会主动开门并说:“老师,需要我帮忙吗?”晚上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吃饭时不吧唧嘴,不随意翻拣菜肴。会和家人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晚上看电视不会把音量开得太大,以免影响家人休息。小强的一天:清晨,妈妈叫了好几遍才懒洋洋地起床,被子乱成一团。看到早餐不合胃口就发脾气:“怎么又是这个,我不吃!” 上学快迟到了,小强在小区里跑起来,差点撞到锻炼的老人,却头也不回。为了赶时间翻越栏杆横穿马路,对汽车的喇叭声充耳不闻。在学校,上课和同桌说小话,打断老师讲课。值日时敷衍了事,把垃圾扫到别人座位底下。给同学起难听的外号,取笑别人。晚上一回家就玩手机,吃饭时也机不离手,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对家人的问话爱答不理。晚上玩游戏大呼小叫,完全不顾及家人是否已经休息。在生活中,你会选择和上面例子中的谁做朋友?为什么?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2.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消防通道,堆放杂物高空抛物宠物随地大小便思考:(1)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小区带来什么影响?(2)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结论二: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拥挤的公交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你怎么踩我的脚?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没关系,难免的真对不起,踩了您的脚。。1.两名男子冲突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影响?2.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踩到别人,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同学们的办法,让冲突消失矛盾化解,其中的智慧体现在哪?我们可以看出“礼”对社会有何重要性?结论一: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在中国人眼里,他叫“丁锦昊”在外国人眼里,他叫“中国人”探究与分享《2018中国出境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六成国外受访者欢迎并认可中国游客来本国旅游,中国游客出境游文明素质和境外受欢迎程度较过去均有很大提升。游客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是爱国和爱自己的最好体现。中国外交形象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一张照片,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2.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①②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个人)(社会)(国家)03“礼”途第三站践行礼相关链接P37习近平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什么启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合作探究: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活动一:游戏“恶语换良言”1.对朋友说:“你太胖了,再吃就成猪了。”2.对同学说:“你成绩真差,太笨了。”3.对家长说:“别管我,烦死了。”4.对老师说:“喂,我这个题目不会,你讲一下。”活动二:评选班级“礼仪之星”1.穿戴整洁,衣着大方,正确佩戴红领巾。2.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知道谦让。3.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学习态度端正。4.课间活动遵守秩序,不在楼道、楼梯追逐打闹。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语言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考考你,礼貌称呼知多少?举例:探望别人要说 ;起身作别要说“告辞”抢答:中途先走,要说 ;请人别送,要说 ;请人帮助,要说 ;托人办事,要说 ;祝人健康,要说 ;向人祝贺,要说 ;初次见面,要说 ;请人指点,要说 ;麻烦别人,要说 ;求人谅解,要说“拜访”“失陪”“留步”“劳驾”“拜托”“保重”“恭喜”“久仰”“赐教”“打扰”“包涵”阅读感悟照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人们通过照镜子洗漱修剪,穿衣打扮,美容保洁,从而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周恩来读中学时,学校教学楼内有一面大立镜,立镜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将这一镜铭抄在本子上,时时对照,处处检点,一生都仪表端庄、气度非凡,成为世人的楷模。思考:你现在的着装打扮符合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吗?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畅所欲言:1.你是否从出生就知道这些事不文明行为?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明什么?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P37-38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文明有礼重要性做法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尚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含义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课堂总结1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说到礼。可见礼的重要性。礼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品质。这些良好品质包括( )①尊重 ②谦让 ③自强 ④与人为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B作业设计:2.小明非常讲礼貌,见了老师、同学总是先微笑、打招呼,平时乐于谦让、分享,待人宽容大度,同学有事他热心帮助,大家都非常喜欢和他交朋友。这说明( )①文明有礼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矛盾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③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文明有礼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D3.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4.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关于文明有礼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