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2025-202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10月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选择题
2
3
4
5
6
8
9
10
11
12
C
A
D
C
D
B
A
D
A
D
C
二、简答题
1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注重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是: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聚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⑤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每点2分,共8分)
14.中国航天人要坚持自主创新,不断超越的理由是: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
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
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航天领域是高科技竞争的前沿,只有不断
超越,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提升国家地位。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沉
的民族禀赋。中国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超越,正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体
现,也是实现航天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④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航天技术涉及国家
安全,必须靠自主研发,不能依赖他国,否则就会被“卡脖子”。
⑤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航
天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超越,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科
技强创新强国、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举措。
(每点2分,共8分)
15.(1)①首先通过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保障公共安全,为人民提供良好
的生活秩序。材料一中,某市制定《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针对电动自行车
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明确佩戴头盔等规定,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用法
律手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交通安全问题,维护公民基本权利,让出行更安
全、生活更有保障。
②其次,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公民行为,警示全体社会成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
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强化规则意识。材料二中,交警依法查处未成年人逆行、
未戴头盔等违法行为,进行警示教育并处罚,体现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通过
法律手段纠正不文明行为,增强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安全有序的交
通环境。
(每点2分,共4分)
(2)①作为中学生,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
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②中学生要做到厉行法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积极进行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
荣、违法可耻”的法治导向。
(每点2分,共6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9分)
16.①首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为小区治理提供方向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
保证。在基层治理中,党组织能够凝聚各方力量、统筹协调资源,确保小区治理
始终围绕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展开。材料中面对老旧小区垃圾桶摆放问
题,社区党委率先提议并组织居民代表商议,后续又借力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推进
智慧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在小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为老旧小区焕发
生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②其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我国是人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基层群众姓名
准考证号
山西省2025~202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10月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
涂黑。本大题含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宣传组制作了如下展板,下面▲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进中国式现代化
A.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B.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C.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D.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情景体现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亟待完善
B.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年均1300万人
C.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D.“十四五”期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
3.利用废旧轮胎养花,用废纸板制作中国古建,用外卖袋制作多功能收纳包、纸抽盒等。这
说明
A.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6页)
9.对漫画《网络问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网络问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方式
④公民通过网络表达合理诉求和见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行为与
厉行法治的要求相一致的有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听
取建议
—科学立法
②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5暑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活动,专项整治共
清理违规视频43万条,1.6万余个账号因多次违规受到阶梯式处罚等
—严格执法
③某派出所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一公正司法
④某市公安局全面推进非法占用海域、滩涂等问题的清理整顿工作
一全民守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
要求实行良法之治。下列对“良法”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只要能够解决当前社会突出问题的法律,就是良法
B.良法的生命力在于其严厉的惩罚措施和强大的威慑力
C.良法应体系完备、条文繁多,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良法应体现人民的意志,符合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要求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
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坚定不移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②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决策科学化
③全体社会成员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④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要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