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陵中学2026届高三语文月考参考答案1.B 2.D 3.C4.①第一段简要交代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演唱会、音乐节的相关情况和观众对演唱会、音乐节的消费热情。②第二、三、四段从“悦己”的消费心理和获得情绪价值的角度论述音乐类文化消费火的原因。③第五段从演唱会和音乐节的演出效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角度论述音乐类文化消费火的原因。④最后四段从音乐类文化产业模式转变的角度阐述音乐类文化消费火的原因。(每点1分,答出4点得满分)5.示例:①该模式将音乐与旅游结合,扩展出音乐消费的新场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音乐产品,推动了天津“旅游经济”和“音乐经济”的发展。②该模式得到天津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游客带去更好的体验。③该模式给新生代歌手提供了机会,也给天津带来大量青年游客。(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6.C 7.B 8.①增强历史真实感,说明大爷的死亡是日寇暴行的真实记录。②将大爷的牺牲从“为兄弟送汤意外去世”的个人悲剧,升华为日军侵华背景下的民族苦难,深化主题。③史志的客观冷峻与肖福清讲述的感人细节形成对比,使得表达更有张力。(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9.①骨头汤是西杨岗集市的特色食物,象征着平凡生活的烟火气,最初是大爷逃避劳动的“慰藉”。②大爷喝汤时不忘给二爷也拎上一瓦罐,临终仍执着于“给二兄弟送汤”,骨头汤成为兄弟情谊的载体。③大爷为护送骨头汤而被日军残忍杀害,骨头汤成为悲剧的见证。④小说结尾,父亲想象两位爷爷喝汤,骨头汤成为家族记忆的符号。(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B 11.C12.(1)(海瑞)穿粗布衣服,吃糙米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2)过了一会儿(世宗)又拿起奏章阅读,一天读好几次,被感动得叹息,(奏章)留在宫中几个月。(每句1分) 13.①生活简朴:穿布衣、吃糙米,让仆人种菜自给;②刚正不阿:不谄媚御史,坚持长揖之礼;③孝顺母亲:为母祝寿才买二斤肉。(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14.C 15.①“但恨征轮无四角”中,诗人“恨”车无角,希望它有角能停住。②这种违背常理的想象,表达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每点3分,答出2点得满分)16. 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胥怨者民也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7.A 18.B 19.①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无锡特产水蜜桃与南京特产盐水鸭分别指代两个城市,使口号具有强烈的地域标识性,鲜活生动。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输了水蜜桃加盐”和“赢了盐水鸭加糖”进行对比,用轻松的方式消解了输赢的功利性,表达出对待输与赢的不同情绪。③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富有节奏感与趣味性。(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 20.语句①修改为:这一场场被戏称为“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足球赛事。语句②修改为:不仅点燃了江苏球迷的足球热情(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 21.江苏城市联赛燃动地域文化盛宴(每点2分,答出1点得满分)22.略答案第1页,共2页金陵中学2026届高三语文月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材料一: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大型演出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总收入同比增长134.73%,观演人数同比增长63.35%,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对市场规模增长的贡献率最高。演唱会、音乐节的门票价格,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可谓高矣。可高票价挡不住观众的消费热情,很多演唱会、音乐节的门票开售即“秒光”。演唱会、音乐节的走红,折射出人们“悦己”的消费心理。对于有“悦己”心理的消费者而言,能让自己开心的消费品就是好的消费品,而消费品的实用功能、价格等都是次要的。有个例子比较有说服力。根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00后”已成为毛绒玩具最庞大的消费群体,在毛绒玩具消费群体中,“00后”占比达43%,“90后”占比达36%。“90后”和“00后”都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购买毛绒玩具,不是冲着它们的实用功能,只是为了开心。过去,人们参加演唱会、音乐节通常是为了获得艺术享受。现在,演唱会、音乐节的观众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如何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即获得情绪价值。情绪价值主要表现为对心理的正向影响,就是让人舒服、放松、高兴。演唱会、音乐节现场气氛热烈,身处其中的观众会获得一种在工作和生活中很难获得的松弛感。年轻人常说:“有钱难买我高兴。”这里的“高兴”就是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有钱难买我高兴”有两层意思:一是情绪价值很重要,二是情绪价值不容易获得。演唱会、音乐节这类活动有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的作用,很容易引起大家的追捧,所以才会出现“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的现象。从演唱会、音乐节自身来看,演出效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也是其能够走红的原因。近年来,各类演唱会、音乐节仍存在各种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演唱会、音乐节日趋成熟,这体现在营销造势、现场维护、演出水准等方面。比如有的演出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更炫,创意更潮,效果更佳。业界认为,中国的不少演唱会、音乐节已经实现国际化,与世界顶级演唱会、音乐节相比并不逊色。中国音乐类文化消费持续火爆,与音乐类文化产业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线上音乐消费兴起,丰富了音乐消费的业态,为线下演唱会、音乐节带来巨大流量。数字技术兴起后,“数字音乐”很快占据音乐消费的半壁江山,而且将音乐欣赏带入社会全体共赏的新阶段。线上巨大的音乐消费量为歌手们培养了庞大的歌迷群体。歌迷们不满足于仅在线上听歌,而希望从线上来到线下,听喜欢的歌手现场唱歌,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演唱会、音乐节的走红。二是音乐社交化增强了音乐消费的黏性。演唱会、音乐节取得成功,是歌迷群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结果。文化艺术从来都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而音乐的社交属性在当下更加凸显。“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希望通过音乐共鸣达到情感共享的目的。在演唱会、音乐节上,歌手的话筒时而朝向自己,时而朝向观众,观众既倾听歌手歌唱,也参与歌唱,还能与歌手浅聊。歌手与观众共创共享,共同交流。演唱会、音乐节的这种社交功能对年轻人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三是音乐与旅游结合,拓展出音乐消费的新场景。近年来,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演唱会、音乐节创造了新的舞台。文旅走到哪里,哪里就有音乐,哪里就有“音乐经济”。尤其当演唱会、音乐节为地方带来巨大流量,成为地方的“旅游吸引物”时,演唱会、音乐节便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演唱会、音乐节近几年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在旅游场景中,歌声响起来,天籁与人籁交融,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音乐产品。旅游活动与音乐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摘编自孙若风《音乐类文化消费缘何那么火》)材料二:当下,演唱会经济呈现大繁荣之景象,但我们有必要保持冷静,做一些反思。第一,观众体验有待提高。首先是抢票难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牛”炒票,但并未杜绝,而部分演唱会存在门票销售不透明和人为控制门票供给的情况。其次是虚假宣传屡禁不止。比如2023年4月某地演唱会出现了观众集体喊“退票”的情况,原因是前期宣传言过其实,演出效果远不及预期。再者是假唱防不胜防。歌手的假唱有传统意义上的假唱,也有歌手自己不唱让观众跟唱的新“假唱”。演唱会应该尊重观众,不做虚假宣传,严防敷衍表演现象发生。第二,要关注演唱会的安全。一方面要关注设施的安全。演唱会发生事故大多是因为设施运行频繁,疏于维护,发生故障。比如2022年某演唱会现场发生事故,表演用的钢索因金属疲劳而断裂。另一方面要关注歌手的安全。当下,“80后”和“90后”是演唱会的主要观众,他们喜欢的歌手一大部分已经年过半百,高强度的表演会给这些歌手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挑战。过去,歌手连演两天已经算高强度表演;如今,常有歌手在一地一演就是五六天,而且他们还会冒险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第三,新生代的歌手可以更多一些。开演唱会的歌手多是音乐界的前辈,这是因为新生代歌手的号召力相对较弱。但我们要看到,有些新生代歌手对青年歌迷颇具吸引力。这些音乐界的前辈有必要给新生代音乐人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摘编自盘和林《演唱会经济大繁荣下的冷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4年上半年,我国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总收入远超2023年同期,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有效助推大型演出市场规模增长。B.“00后”比“90后”年轻,他们更在意毛绒玩具带来的情绪价值,因此,在毛绒玩具消费群体中,“00后”比“90后”更多。C.从总体上看,过去的观众和现在的观众参加音乐节的动机存在较大区别,现在的很多观众主要为了开心而去参加音乐节。D.在某些音乐节上,一会儿是歌手唱,一会儿是观众唱,一会儿是歌手和观众对话……这样的场景是音乐节社交功能的具体体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音乐节仍存在营销造势能力差等问题,但总体水平较以前有所提升,甚至出现了国际化的音乐节。B.数字技术兴起后,“数字音乐”快速发展,很多歌迷转到线上消费,参加演唱会、音乐节的歌迷主要是坚持线下听歌的歌迷。C.当下,演唱会主办方做虚假宣传、歌手假唱时有发生,这些都是不尊重观众的现象,广大观众找不出应对这些现象的办法。D.为保障演唱会安全、顺利进行,相关方应对现场设备加强检查、维护,歌手应合理安排演出场次,尽量不做高难度动作。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B.“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司马迁《报任安书》)C.一项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因参加演唱会能暂时忘掉烦恼而为演唱会买单。D.《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十大流行语”中,“情绪价值”赫然在列。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观点,给天津的“演唱会+旅游”模式写一段短评。2023年以来,多名歌手来到天津举办演唱会。天津并没有坐等“流量”到来,而是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通过产品及服务创新,将“流量”转化为“留量”,逐渐将天津打造成一座演唱会友好型城市。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某网络平台,创新推出“演出门票+酒店住宿”套餐产品,该产品不仅解决了游客的买票难题,还为游客提供了平价门票和平价酒店。为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交通部门在做好场馆周边交通管制的同时,还做了诸多工作,如推出市内各方向的定制公交,延长相关地铁线路营运时间。一些新生代歌手受邀到天津参加演唱会,还有新生代歌手在天津举办个人演唱会。不少青年游客就是追着歌手来到天津旅游的。天津为新生代歌手提供了磨砺、成长的良机,也为青年游客提供了了解天津的契机。(摘编自岳付玉、苑美丽《天津打造演唱会友好型城市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到西杨岗去喝骨头汤谈旭华父亲说:“你爷爷辈,有弟兄两个。你爷爷是老大,曾中过晚清举人,武昌起义后便在乡下教蒙童为业,人称大先生。你二爷呢,人称二杠子,三十多了还没娶媳妇,一直帮你大爷勤扒苦做养活一家人。我那时也就十二三岁吧,也没钱去念书,只得到西杨岗地主老财杨百川家去放牛混口饭吃。”其实,无论是我大爷还是二爷,我都没见过,因为他们去世时,我还没出生哩,什么事都是后来听我父亲讲的。我这两位爷,身板都不算太高,也就一米六吧,容貌也相似,都是小头小脑的,但脾气不像,大爷性子温暾,做事慢条斯理,还张口“子曰”闭口“诗云”的;二爷肠子直心眼实,做事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像木杠两头一般粗。大爷租了杨百川家的几亩田来种,立夏前种早稻,立秋抢插晚稻,秋收后还要赶播一季冬小麦,一年四季的农活儿多得像葡萄串一嘟噜一嘟噜的。大爷不擅干农活,也不屑做这累得血喷心的苦力,所以总变着法子耍奸偷懒。正是犁耙水响的“双抢”时节。二爷挑着草头往返打谷场已经好几趟了,再回到田头时,仍见大爷躬着身围着草头打转儿,气就不打一处来。二爷吼:“哎,大先生,您做什么呢?拿着草腰子围着草头转圈,难道是要绑猪杀么?”大爷干咳说:“非也,非也。这一担草头有一百多斤重,我挑不动哩。哥拿草腰子匀一匀,好把一担分作两担挑。”奶奶踮着小脚给大爷摇蒲扇,说:“就是,把一个草头杀成两个草头,你哥才挑得动。哎,大先生,可别累着了。”二爷的鼻子都气歪了,“嗬,这哪是干活儿的架势?都滚吧,别再在这儿丢人现眼了!”大爷立时羞愤难当,便一家伙扔了扁担说:“兄弟,好生无礼!好,我滚,就滚到西杨岗去喝骨头汤。二杠子,那这些草头,就拜托了!”说着还朝二爷作了一揖。西杨岗街上有几家肉案子,其中一家黄姓的肉案除了卖肉外,但凡逢双日的大集,还赠送些骨头汤。骨头汤是用架起的大铁锅熬煮的,几根排骨、筒子骨在锅底劈柴的加持下不停地翻滚,诱人的肉香味就弥漫了整条街。大爷换上长布衫,步行大半个时辰后就来到了汤锅前,从怀里摸出十几个铜子,再打上二两吊酒,切上二两烤馍,然后就着一碗骨头汤滋润地喝起来。末了,还不忘给二爷也拎上一瓦罐。大爷租的地与杨百川的田紧挨着,中间仅隔道狭长的田埂。杨百川做事绝,暗地让长工在犁田时不断地削田埂,后来越削越细,硬是把大半个田埂给削到他家了。二爷看不过,便去找扬百川评理。杨百川耍横说:“我削你的田埂?那泥埂上可有你的名字记号?别忘了,就连你家租的地,也是我杨家的!”二爷被呛得面红耳赤,就冲上去想揍杨百川一顿,结果反倒让人家给打得半死。大爷就请来镇上的郎中闵三先生,给二爷看伤。闵三先生看后直摇头,说这伤淤在心里,难治啊。闵三先生是镇上的名医,说话向来一言九鼎,他说难治,就等于给人判了死刑。大爷一听便哭:“好你个二杠子呀,你跟杨百川杠什么呢?杠命吗?都怪哥无能,至今还没给你娶个媳妇哩!呜呜。”闵三先生不忍,又撂下几副草药说:“这些药吃吃看,好便好,不好便拉倒。如果他想吃什么,可别省,说不定以后就吃不成了啊。”草药一天天在减少,二爷也一天天在消瘦。奶奶记起了闵三先生的话,含泪问:“二兄弟,你还想吃点啥?”二爷嘟噜着喉结,语焉不详。大爷坐到床沿,紧握住二爷的手说:“兄弟,你是说,明天是不是西杨岗的集?哦,你是想喝骨头汤吧?”第二天一大早,大爷抱着瓦罐去了西杨岗。到了中午,大爷没回来,瓦罐却回来了,是邻居肖福清抱回来的。据《澴川革命史志》记载:1942年6月17日,花园日伪驻军派出一个小分队蹿至西杨岗抢夏粮,屠杀群众36人。我大爷便是其中一个。肖福清说:“大先生本来是跟我一起逃跑的,但他抱着罐子,怕洒了骨头汤,就落在了后面,被鬼子追上,一刺刀给挑了。等鬼子走远了,我才敢从田沟里爬出来,找到奄奄一息的大先生,他还抱着罐子不放。大先生说,这汤一定要带回去,给二兄弟喝。说完了,便断了气。”土黄的瓦罐,已经染成血红色。奶奶掀开盖子时,骨头汤还有些热气,用筷子搅了搅,里面还漂着几片猪肉。喝了骨头汤,再吃几副药,半月后,二爷竟神奇地下地了,又活了三十多个春秋。是夜,杨百川家里突然失了火。后来,我父亲投奔了在大悟山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直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今年清明时节,已是95岁高龄的父亲要去再给二位爷上一回坟。大爷和二爷的坟紧挨着。两堆纸钱刚烧着,风一吹,烟灰便合到了一起,飘上了天空。父亲咧着干瘪的嘴巴笑:“肯定是你两位爷拿了钱,一起去街上喝骨头汤了。”(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爷最初“滚到西杨岗去喝骨头汤”是逃避农活的借口,符合他“不擅干农活”,不屑做苦力活的特点。B.二爷为田埂被削与杨百川争执,体现了他“肠子直心眼实”的性格,也反映了旧社会地主对佃农的欺压。C.骨头汤具有神奇的疗效,二爷喝了骨头汤后痊愈;痊愈之后的二爷为了报仇,放火烧了杨百川的家。D.父亲投奔新四军、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让家族故事与时代洪流形成关联,使小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中过晚清举人”“武昌起义后便在乡下教蒙童为业”,表明了大爷的性格,也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B.盛汤的瓦罐“已经染成血红色”,里面的汤“还有些热气”,这一描写将残酷与温暖浓缩于一物,画面极具冲击力。C.结尾描写“我”的父亲上坟的场景,“烟灰便合到了一起,飘上了天空”,暗示了父亲心情的沉重,强化了悲剧色彩。D.小说通篇语言平实、质朴、简洁,富有乡土气息,作者使用这种语言风格是为了体现自身对乡村生活的认识,看似平淡,实则很有韵味。8.文中引用《澴川革命史志》相关的记载,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9.小说中“骨头汤”贯穿全文,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多重意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明清科举考试之一,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举人”。B.“长揖”是古代礼仪,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多用于对尊长表示敬意。C.“世宗”是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汉武帝、唐太宗。D.“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意见的文书,如《谏太宗十思疏》。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2)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13.海瑞在淳安知县任上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 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梦游散关渭水之间①陆游平生望眼怯天涯,客里何堪度岁华?但恨征轮无四角②,不愁归路有三叉。驿窗灯暗传秋柝,关树烟深宿暮鹅。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注】①此诗为绍熙三年秋作于山阴,诗人因“喜论恢复”“不合时宜”罢官归家。②四角;车轮生四角则难以转动。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中的“怯”字极具表现力,精准地点明诗人对离开家乡、远赴天涯的心理感受。B.首联下句点出诗人客居他乡时的处境,“客里”二字则与题目中“散关渭水之间”相呼应。C.颈联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梦境中的散关之景,其意境与“铁马秋风大散关”句相同。D.尾联上句刻画了老翁呵斥牛犊的生活场景,其中“头似雪”的描写凸显了老翁的年老态貌。15.“无理而妙”,是指艺术作品的某些内容不合常理反而能达到一种较好的艺术效果。请结合这一理论赏析诗句“但恨征轮无四角”。(三)名篇名句默写16.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今日的长安城繁华有序,市民谦恭有礼,让人感受到了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期望达到的“ , ”理想政治境界。(2)历史老师在讲到“盘庚迁都”史实的时候,引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加以点评,认为虽然该事件最初产生了“ ”的社会反响,可是盘庚“ ”,无比坚定,完成了迁都的计划。(3)古诗词中前后两句中常用数字,或表现英雄伟业,或表现艺人才能不凡,或表现清新湖景,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赛场上,13支以城市命名的球队展开激烈角逐,赛场内外口号横飞,趣味互动不断,为球迷献上了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足球盛宴,也将江苏“十三太保”的竞争基因与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精准戳中江苏“十三太保”的竞争基因,南京与无锡的比赛海报上演“全糖冲鸭”(南京盐水鸭与无锡水蜜桃的“甜蜜对决”)的互怼,无锡球迷调侃“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徐州(刘邦故里)与宿迁(项羽故里)的“楚汉之争”补时追平,淮安网友神补刀:“没有韩信帮忙,刘邦能赢 ”南通与南京的相互比试被冠以“南哥之战”,泰州则与南通约战“赢了吃早茶,输了做试卷”。 ,网友戏言“苏超是唯一不可能有默契球的联赛”。各城市也趁着这场吸人眼球的赛事,积极推广城市的文化旅游名片。盐城将黄海湿地观鸟与赛事观赛打包“推销”,2万份“观鸟+观赛”套餐瞬间售罄,将自然生态与赛事热潮融为一体;在无锡队赛后直播带观众云游宜兴紫砂艺术博物馆的同时,扬州队则把中场休息变成扬州漆艺的“非遗展”,将传统文化与绿茵赛场巧妙结合。①这一场场戏称为“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足球比赛,②点燃的不仅是江苏球迷的足球热情,③更以地域文化为纽带,④将13座城市紧密联结,⑤让“苏超”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17.下列对文本中引号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汉之争”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历史事件。B.“南哥之战”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赢了吃早茶,输了做试卷”表示约战的内容,引用具体说法。D.“观鸟+观赛”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18.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各支球队都全力以赴,争夺胜利B.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趣事,正是联赛激烈竞争的缩影C.由此可见,江苏的足球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D.与此同时,各城市也在积极推广文化旅游19.“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这句调侃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0.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1.请给这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文纸有格子,作文才有格调;人和事有格子,人和事才有格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语文.docx 金中语文月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