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决定的。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每10天重复出现一次)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2025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启,至8月18日结束,整个伏期共30天,较近十年常见的40天“长三伏”缩短了10天。据据此完成1—3题。
1.2025年三伏天期间,所经历的二十四节气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5年初伏期间,昆明市正午太阳高度发生的变化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决定三伏天历时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自传速度 B.地球公转速度 C.中伏的庚日数 D.末伏的庚日数
下图为某日雨后安徽北部一校园内部行道树景观,道路两侧树叶黄绿分明,道路左侧行道树的树叶皆已枯黄满枝,树下地面上布满黄色落叶;而道路右侧行道树的树叶仍就碧绿如初,树下地面上也寥寥几片落叶。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景观可能拍摄于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5.导致道路两侧树木落叶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树种 B.管理 C.降水 D.气温
不同年龄人口迁移会导致区域老龄化程度产生差异。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会城市内部并存的四种老龄化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对该区域老龄化程度起延缓作用的模式是
A.集聚稳定性 B.集聚老化型 C.存留老化型 D.自然老化型
7.存留老化型老龄化空间演化模式多分布于该市的
A.中央商务区 B.新建工业区 C.大学园区 D.远郊农村
我国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河谷大面积耕地转变为生态林(人为干扰少)和果园林。研究发现,在0—60cm土壤剖面范围内,生态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阴阳坡间差异显著,而果园林差异较小。左图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变化图,右图为用地类型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在0—30cm土壤深度范围内,果园林与生态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是因为果园林
①频繁翻耕,有机碳被侵蚀 ②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
③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 ④生物量少,凋落物量较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推测生态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坡向及原因是
A.阳坡 太阳辐射强,地表生物量大 B.阴坡 人类活动弱,水土流失少
C.阳坡 降水较少,淋溶作用较弱 D.阴坡 气温较低,土壤含水量高
10.果园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阴阳坡间的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施肥及灌溉多 B.坡向间水热交换多
C.土壤质地差别较小 D.微生物活动差异小
黄腹海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美洲西海岸热带水域的蛇类。在哥斯达黎加杜尔塞湾内,它们采取被动捕食的策略,即漂浮在水面上,等待小鱼靠近后迅速捕捉吞咽。研究发现,杜尔塞湾内的黄腹海蛇以单色种群为主,其他海城常见的双色或多色种群在该海湾内却极其罕见,不同种群之间在习性上无明显差别。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杜尔塞湾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根据黄腹海蛇的捕食行为特点可推测杜尔塞湾内海水
A.流动性强,含沙量高 B.流动性弱,含沙量高
C.流动性强,含沙量低 D.流动性弱,含沙量低
12.杜尔塞湾内黄腹海蛇以单色种群为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捕食能力较强 B.海湾人口狭窄
C.水体交换受限 D.海水盐度较低
华北平原是我国地面沉降速率最快、影响面积最大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区域的地面沉降现象。下图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是
A.沿海较严重,海水倒灌 B.内陆较轻,人口稀疏
C.东北较严重,需水量大 D.南部较轻,降水较多
14.地面沉降对该区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地基下沉,楼房墙体开裂 B.海水倒补,地下水质变差
C.地势变低,平原面积扩大 D.地面塌陷,诱发构造地震
15.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 B.带动产业发展,减少污水排放
C.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盐碱化减轻 D.缓解争水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2022年,江苏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兴化垛田景观 菜农给“龙香芋”浇水
唐代以来,兴化先民为了应对水患灾害,修捍海堤,筑圩堤,兴建排灌设施。明清时期,开河排水、围湖造田、挖泥堆垛,逐渐形成了“湖荡—外河—(水闸)—内河—池塘—沟渠—(水闸)—农田”的垛田灌排工程体系。
兴化龙香芋生长在垛田中,口感细腻,香味独特。龙香芋喜湿怕干,在田150来天需要天天浇水,七、八月份是龙香芋生长的关键期,需要上下午各浇水一次,该作物灌溉工作劳动强度较大。
(1)说出兴化垛田灌排工程的主要功能。(4分)
(2)说明菜农在七、八月份给“龙香芋”浇水的主要目的。(4分)
(3)简述龙香芋栽种在垛田的有利条件。(8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金门岛地处厦门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淡水资源匮乏。晋江市向金门供水工程2018年正式通水,据福建晋金供水公司介绍,到2023年2月6日,累计供水2544万吨,使金门民生用水的地下水占比从68%降至14.3%,让金门乡亲共享清洁水、安全水、生态水,增进了“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图为供水工程线路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金门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图中跨海输水管道的修建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3)概述晋江向金门供水的意义。(3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该河段河道曲折易变,蜿蜒蛇行,曾经有“十年九灾”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点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如今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河”。图甲为荆江治理示意图,图乙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1)说出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的原因。(6分)
(2)说明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地上河”的原因。(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示意某年某次台风登陆我国华南地区后的移动轨迹及某时刻湖南山区的降水范围。台风登陆后,残余低压在陆地上维持了较长的时间,并给湖南山区带来强降水。
(1)根据环流形势,分析该时段副热带高压带在我国的位置。(3分)
(2)甲台风登陆后,残余低压在陆地上维持时间较长,试简述原因。(6分)
(3)指出图示时期湖南山区需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3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D A A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C C A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排水;灌溉;防洪;航运;改善生态环境。(每点1分,答出四点给4分)
(2)保持土壤潮湿,满足作物生长;应对高温干旱,降温保湿,保障龙香芋丰产。(每点2分,共4分)
(3)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易耕作;四面环水,易浇灌;光照足;通风好;为传统的生态种植方式/种植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
17.(1)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河流短急,地表径流快速入海;下渗少,储水条件差。(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台风多发,风浪大;地质条件复杂;海水腐蚀性强;海洋生态保护难度大;线路长,工程量大,工程难度大。(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3)晋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金门:缓解了金门水资源短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金门的生态环境。
两岸:加强了两岸的交流与联系。(每点1分,需要从三个方面作答,共3分)
18.(1)荆江段地处冲积平原,堆积物质以泥沙为主,容易被侵蚀;地势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众多河曲;水量季节变化大,水流不畅,洪水易冲垮河曲颈部或决堤改道。(每点2分,共6分)
(2)荆江段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严重;河床不断抬升;为防止荆江段洪水期决口,人们筑坝束水,久而久之部分河道成为“地上河”。(每点2分,共6分)
19.(1)台风登陆后向西移动,应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反映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偏北,控制长江流域。(3分)
(2)台风登陆时强度较大;西南季风补充水汽和能量;该时节南方温度较高,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放热,利于残余低压的维持。(每点2分,共6分)
(3)洪水(或暴雨)、泥石流、滑坡等。(每点1分,共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