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攻略】第七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  课件(共36张ppt)-2026高考一轮思想政治复习·选必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分攻略】第七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  课件(共36张ppt)-2026高考一轮思想政治复习·选必三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七课 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统编版)逻辑与思维
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考情考向
01
课标要求 考向预测
1.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2.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1.从命题内容上看,不完全归纳及常见错误、归纳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方法及常见错误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有所考查;
3.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方法。
本课体系
02
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一般性的结论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必然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或然推理)
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不能遗漏涉及的认识对象
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
探求因果联系(方法)
含义:某个/某类→另一个/另一类(或然)
客观依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特点:
逻辑形式与逻辑错误
推理方法(类型)
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类比推理的作用和运用
从思维方法角度:模拟方法
从思维的角度:结构、功能、条件类比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求同法
求异法
共变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
剩余法
归纳推理的含义
归纳推理的方法
类比推理的含义
类比推理的方法
含义:
类型
01
复习题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含义。P73
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P74
3.辩证思维的特征P74-75
(1)整体性(含义、要求、作用)
(2)动态性(含义、要求、作用)
(3)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
(4)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4.辩证思维的意义P76
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1.分析的必要性和含义P76
2.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P76-77
3.分析思维的优点及缺点 P77
4.综合的必要性和含义P77-78
5.综合的方法和目的P78
6.综合的优点、缺点和要求P78
7.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78哲学基础和要求?P102   
       
第八课 辩证分合
考点解读
04
一、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1.归纳推理的含义
含义 类型 含义
特点
含义
原因
特点
逻辑错误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而是必然推理。
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①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或也没有必要都进行考察。
②思维具有能动性,人们只考察认识对象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到一般性结论。
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
“轻率概括”: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如守株待兔)
考点解读
04
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完全归纳推理
前提未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不完全归纳推理
太平洋里蕴藏有石油,
大西洋里蕴藏有石油,
印度洋里蕴藏有石油,
北冰洋里蕴藏有石油,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地球上的全部大洋,)
所以,地球上的全部大洋里都蕴藏有石油。
麻雀是卵生的。
燕子是卵生的。
大雁是卵生的。
老鹰是卵生的。
麻雀、燕子、大雁、老鹰都是鸟。
所以,所有的鸟都是卵生的。
应用示例
考点解读
04
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考察对象的范围 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结论与前提关系 没有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
结论的 可靠性 只要前提为真,推理结构正确,完全归纳推理必然推出真结论,是必然推理。 或然推理,即便前提都为真,结论也未必真
联 系 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比较归纳推理的两种类型
考点解读
04
类型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是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 小王为图便宜花50块钱买了一件衣服,但之后洗过一次就变形了;后来他又用30块钱买了一双鞋,穿了不久鞋底就破了。于是他见人就说:“便宜没好货,以后再也不买便宜货了。”
科学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如下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6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
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货物进出口总额——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3%,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64%以上
科技创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
人们从以上数据中得出,未来中国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意义 不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类型
考点解读
04
3.归纳推理的要求与方法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②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
①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考察/列举的对象越多,考察的范围越广,遗漏反例的可能性越小(否则易犯“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②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
考点解读
04
方法 含义
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异中求同)
求异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同中求异)
共变法 如果被考察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A变则a变,求量的变化)
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有A则有a,无A则无a,A则是原因。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剩余法 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已知部分原因,推测还有其他原因,余果求余因)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重点把握
考点解读
04
◇随着国家减税降费、融资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逐一破解,发展信心进一步提振。由此推断,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促进其发展壮大。
◇在解放军某西北哨所驻地,曾经有很多蛇,经常爬进房间捣乱。但是,当地哈萨克族人家里却从没发现见过蛇。战上们发现哈萨克族人家居住条件与哨所是一样的,只是比哨所多养了鹅。于是,战士们就买了几只鹅养在哨所,后来就再也没发现蛇了。
◇夏天,人们经常可以发现,过夜的馒头生霉变质了,过夜的米饭生霉变质了,过夜的肉汤也生霉变质了,这些主食和副食尽管质地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置于霉菌易于滋生的高温季节里。可见,易于滋生霉菌的高温条件,乃是过夜主副食发生质变的原因。
◇当初发现天王星后,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轨道有四处偏离,其中三处偏离因为受到已知行星的引力所致,另外一处偏离的原因不明。于是,科学家们认定,剩下的该处偏离也应是另一未知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后来,果然发现了海王星。
◇在某部门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就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共变法
求异法
求同法
剩余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
分辨探求因果关系的方法
考点解读
04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思维过程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以个别性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 推出了新的判断, 但没有超出前提范围 把个别的知识加以概括所推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新判断,超出了前提范围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前提与结论之间(除完全归纳推理之外)
都只具有或然的联系
联系 ①演绎推理大前提的一般性知识,必须借助归纳推理,由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经过概括才能得到; ②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在归纳推理过程中,所获得的个别性前提需要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往往需要演绎推理加以论证。 提醒:归纳推理得到的一般规律并不一定正确,还需要由演绎推理来验证。所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归纳、演绎、再归纳、再演绎,螺旋上升,使理论越来越发展。
比较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易错辨析
1. 归纳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
×
[解析]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
2.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属于必然推理。( )

3. 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
有保真性。( )
×
[解析] 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
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4. 科学归纳推理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
性要高,属于完全归纳推理。( )
×
[解析] 科学归纳推理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
可靠性要高。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考点解读
04
考点解读
04
二、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1.类比推理的含义
含义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依据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区分 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
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实质 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逻辑形式表示为: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下列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
①蜘蛛结网→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
②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听诊器的发明
③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新型导航仪器“振动陀螺仪”的发明
④人工培育珍珠→人工生产牛黄
考点解读
04
2.类比推理的方法
(1).方法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
从思维的角度
◇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仿生学运用的是模拟方法。仿生学所运用的是模拟方法,它专门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用于制造先进技术装置。)
◇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
结构类比
功能类比
结构类比
条件类比
考点解读
04
2.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重点把握
要求 具体内容 举例
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量)
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相同或相似属性的量)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与我国的南方柑橘产地浙江在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上都相似,因此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也能产柑橘。 实践证明这个推理是正确的。
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尽量接近本质属性(质)
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接近本质的程度)
一种新药在临床应用前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以此来推断这种断药对人体可能引起的反应。高等动物的属性比低等动物更接近人类,以高等动物做新药试验比以低等动物做试验进行类比,其结论要可靠得多。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与结论属性相一致
(不能排斥)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属性的性质不得矛盾)
在科学史上,人们曾用月球与地球相类比,它们有许多相同属性,由此推出月球上也有生物。但后来人们发现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并且没有空气和水,根本不适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论断。
考点解读
04
3.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
①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②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为了论证和说明某种事实或原理,人们往往需要寻找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经得到承认的事实或原理,通过类比来使某种事实或原理得到论证和说明。
4.综合运用逻辑推理
(1)实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2)作用:但是,归纳推理在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方面,类比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3)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考点解读
04
归纳与类比推理方法(要求)的比较
类型 规则及方法
归纳推理的方法
类比推理的方法
①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②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
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要求:
①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②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③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考点解读
04
易错辨析
1. 事物属性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
×
[解析]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2. 类比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
×
[解析] 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3. 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类比推理。( )
×
[解析] 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推理形式,
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
4. 类比推理主要是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
×
[解析] 类比推理包括结构类比、功能类比、条件类比等,既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也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考点解读
04
5.把握逻辑规则,纠正逻辑错误
(1)逻辑思维过程
①逻辑思维过程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的。只有做到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精确进行推理,思维才能合乎逻辑的要求。
②准确把握概念,就是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学会用定义和划分的方法来明确概念。
③正确运用判断,就是要深刻理解不同判断的具体结构及其逻辑特征,学会在不同的思维环境中正确地运用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④精确进行推理,就是要认真辨别不同前提的逻辑性质,区分不同推理的基本规则,努力保证演绎推理结论的必然性,提高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2)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①澄清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清理矛盾、合理论证、辨识谬误、纠正错误,是逻辑思维的题中之义。
②学习形式逻辑,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理性思维的素养和科学思维的水平,也有助于培育我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课堂练习
05
1.十年砥砺绿为盟,万里山河入画屏。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回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展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发表重要讲话。下列对讲话内容蕴含的逻辑智慧分析正确的是( )
A.“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大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蓝天保卫战”与“碧水保卫战”在概念外延上属于矛盾关系
B.“既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又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
C.“采用试点先行与全域推进的渐进路径,通过分层级先行区探索经验再推广”——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D.“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倒逼制度创新”——体现了从普遍原则到具体问题的演绎推理
C
课堂练习
05
2.(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管好情绪就是管好身体。有研究表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各不相同的参与者,接受积极的情绪体验后,感冒抵抗力都有增强;另有研究表明,短期的焦虑在短时间内能提高人体器官的功能,但负面情绪的长期积压会损害身体健康。上述研究启示我们( )
①可以使用求同法探求因果联系
②可以使用共变法探求因果联系
③对待负面情绪要把握适度原则
④对待积极情绪要进行逆向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05
3.深圳大学的研究团队受蝴蝶创造颜色方式的启发,开发出彩色冷却膜。这种膜不吸收光线,因此不会加热。该薄膜可用于建筑物、车辆和设备的外部,以减少冷却所需的能量,还可用于纺织品,制作在高温下穿着舒适的衣服。彩色冷却膜的研发( )
①运用了类比推理,根据蝴蝶创造颜色方式开发出新材料
②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找到蝴蝶和新材料的共同之处
③是依据两类事物在一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进行推理
④运用了模拟方法,其目的主要是对认识对象进行比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05
4.宇航员抗荷服原来是跟长颈鹿学的经研究发现,长颈鹿脖子虽长但不会脑部缺氧,因为其身体和腿部肌肉紧绷提高血压实现了为脑部供血。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抗荷服,有效保障了宇航员脑部血液的供应。抗荷服之所以能研制成功是因为( )
①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每种情况都进行了考察
②正确认识和利用了客观事物及其属性间的内在联系
③巧用求同法,寻找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的因果联系
④善用类比推理,推出生物特性与技术需求的相似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05
5. 2025年5月12日《新闻联播》报道,全国秋粮旺季收购完成、今年前四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千万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突破1000万份、一批“十四五”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多领域亮点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气象,中国经济韧性持续跃升。这一推理( )
①是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②运用不完全归纳方法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
③属于或然推理,前提与结论没有保真关系
④把事物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作为客观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05
6. 受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启发,科研人员提出“DNA活字存储”设计思路。“DNA活字”由预制的DNA片段构成,可编码1字节的信息。根据需要打印的文件内容,可以自由调用“DNA活字”,按需组合,再通过一步多级连接形成“DNA活字块”,最终构成完整的DNA存储文件,拥有类似于活字印刷的复用性和灵活性。“DNA活字存储”的研究( )
①采用模拟这一类比方法,开启科研新思路
②在类比的基础上比较了事物间的共同属性
③依据事物属性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类比推理
④通过演绎推理揭示了两类事物的因果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05
7.(2025·浙江·高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所呈现的主要思维方法最为相近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B
课堂练习
05
8.(2025 河南)在古代文献的研究中,对于疑难字词,学者们往往采用“以义求义”的训释(对古书字句做解释)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展现需要解释的字词的相关例子,并反复推敲,从而得出一个字义。此研究过程所运用的推理:
①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
②是或然推理,但能够得出一般性结论
③需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
④可在前提中涉及更多对象,以提高其可靠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05
9.(2025 江苏)“半林残叶戴霜红”,在古人眼里,树叶因“霜打”而变红。有研究认为,在秋天树叶飘落之前,树木会回收树叶中含有丰富氮元素的叶绿素,随着叶绿素的降解,花青素开始发挥作用,从而使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树叶,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在春天刚萌发时,也会因为花青素的作用呈现红色。因此,花青素是树叶变红的关键因素。材料表明:
A.“霜”和“红叶”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
B.秋天的“红叶”是人们主观想象的结果
C.研究“霜”和“红叶”的联系运用了求同法
D.认识“红叶”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C
课堂练习
05
10.(2025 云南)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观测星象时发现,星辰位置与季节、物候存在关联。《鸥冠子·环流》明确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但古人深知,自然变化并非简单对应,这种认知后被升华为奉常处变的哲学思想。对于材料中体现的科学思维,判断正确的是( )
①求异法,对比不同年份的物候差异来确定斗柄位置
②演绎推理法,从普遍规律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物候现象
③辩证思维,认识星辰位置与物候的普遍联系及特殊变化
④共变法,观测斗柄位置与季节变化的同步关系总结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在哪儿采 电影院、购票网站等可购买电影票的场所或平台
选择 哪些场次 选择当月排片场次多、观影人数多的热门电影,至少选择1部3D电影、1部2D电影,如当期无3D电影,可选择不同类型的2D电影代替
如何采价及计算 每旬采集1次,每月共采集3次(其中至少包括两次周末)。尽量选择黄金时间段的场次,每月3次价格采集结束后,计算均价
课堂练习
05
11.(2024北京,7,3分)消费价格调查,俗称采价,是获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源头数据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关于电影票的采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理的前提只涉及部分调查对象,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②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③采价分析了观察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了演绎推理,其结论具有必然性
④科学设计CPI采价方案,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05
12.(2023·江苏·高考真题)春天的微风中飘散的不仅仅有花粉,一些植物病毒也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某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在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携带着100多种不同病毒的基因组片段,而来自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仅携带12种病毒。该团队认为,如果一块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得出这一结论是运用了(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类比推理
D.演绎推理
B
由题中信息可知,在植物病毒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这一相同条件下,与来自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携带病毒较少的情况相比,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携带病毒较多是被考察的现象,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是差异因素,由此得出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与农业区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存在因果联系的结论,运用了求异法,B正确。
课堂练习
05
11.2025年春节假期,福建省龙岩市古田会议会址、毛主席纪念园等景点游人如织;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深入融合发展;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持续促进“红色+研学”融合发展,持续开展“万名学生红安行”活动……这些城市充分运用了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探索出红色旅游发展新路径。某同学因此得出如下结论:一个地区只要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该地的红色旅游就会火爆。
结合材料,运用归纳推理的知识,说明该同学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该同学的结论不可靠。
①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②该同学没有考查到每一个红色资源地区就得出“拥有红色资源的地区,红色旅游就会火爆”的结论,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不是必然的;该同学也没有寻找到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火爆之间的因果联系,不是科学归纳,属“轻率概括”,结论不真实可靠。
课堂练习
05
12.(2025·黑吉辽蒙·高考)【中药瑰宝 强“参”济世】“世界人参看中国”。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人参的独特功效为世界科学界公认。人参的药用价值与其品质紧密相关。人参生长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因素有气候、土壤、光照、田间管理等。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生物制剂,根据初步实验结果,认为用该制剂对特定生长期的人参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提升人参的品质。
结合材料,在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中选择一种适宜的方法,设计一个方案,验证科研人员的观点。
要求:方法适宜,方案合理且符合所选方法的要求,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字数100~150字。
【参考示例】
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把一定数量的人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喷洒生物制剂,另一部分则不经过这道程序,在其他条件(气候、土壤、光照、田间管理等)相同的情况下,结果用该制剂进行叶面喷施的人参品质要高。由此得出结论:该生物制剂对特定生长期的人参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提升人参的品质。
课堂练习
05
13. 从春晚舞台上“福兮”扭秧歌,到2025年4月北京马拉松赛道上的全球首次“人机共跑”……作为具身智能的一种应用形态,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正经历革命性突破。
 为促进人形机器人的形态与行为协同增效,研发团队借鉴了人类半月板的纤维网状构造,用梯度硅胶与碳纤维编织出缓冲层,使其关节如真实肌腱般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能像人类一样吸收落地冲击。在此基础上,团队采集超过10万组人类行走的动捕数据(涵盖不同体重、步速),统计出关节扭矩分配与步频,提炼出“黄金步态曲线”,并分析测试中的异常数据,如关节过载、视觉定位漂移等,总结出28类常见故障模式,建立起故障—应对策略映射库。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动作完成度不断提高。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判断人形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研发团队是如何发挥该推理方法的思维功能的。
运用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
①类比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研发团队借鉴了人类的半月板构造,模拟人类关节的运动能力,用于制作先进的技术装置,不断提高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精度。②把握事物之前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研发团队通过求同法,分析人类行走的数据,提炼出“黄金步态曲线”和建立起故障一应对策略映射库。

本课小结
06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归纳推理的含义
归纳推理的方法
类比推理的含义
类比推理的方法
含义:
类型
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一般性的结论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必然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或然推理)
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不能遗漏涉及的认识对象
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
探求因果联系(方法)
求同法
求异法
共变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
剩余法
含义:某个/某类→另一个/另一类
客观依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特点: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推理方法(类型)
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类比推理的作用和运用
从思维方法角度: 模拟方法
从思维的角度:结构、功能、条件类比
忌“轻率概括”
忌“机械类比”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