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攻略】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课件(共41张ppt)-2026高考一轮思想政治复习·选必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分攻略】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课件(共41张ppt)-2026高考一轮思想政治复习·选必三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统编版)逻辑与思维
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考情考向
01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1.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 2.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高频考点: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题型预判: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考查。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分析与综合的联系。
单元体系
02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单元地位:辩证思维既是对第二单元形式逻辑的深化和升华,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衔接和补充了哲学模块的内容。
主要内容: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和基本方法。
核心问题:如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处理复杂问题。
辩证逻辑
何为辩证思维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含义
辩证思维特征
用联系、发展、矛盾观点看问题
与矛盾分析方法相关联
整体性
动态性
把握辩证分合
理解质量互变
推动认识的发展
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把握辩证分合方法
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
理解辩证否定规律
掌握科学抽象方法
认识辩证思维的规律,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必修四
唯物辩证法
形式逻辑
本课体系
02
把握辩证分合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思维的含义
辩证思维的特征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含义:
实质与核心: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
整体性:全面观点看问题→不排斥局部独立性
动态性:变化发展、矛盾运动观点看问题→不排斥相对静态性
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分析
综合
含义:
方法:
优缺点:
含义:
方法:
优缺点: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
矛盾分析法(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
科学研究的综合
哲学研究的综合
关系
实质
要求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准备
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指导
对立统一关系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
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01
复习题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含义。P73
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P74
3.辩证思维的特征P74-75
(1)整体性(含义、要求、作用)
(2)动态性(含义、要求、作用)
(3)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
(4)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4.辩证思维的意义P76
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1.分析的必要性和含义P76
2.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P76-77
3.分析思维的优点及缺点 P77
4.综合的必要性和含义P77-78
5.综合的方法和目的P78
6.综合的优点、缺点和要求P78
7.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78哲学基础和要求?P102   
       
第八课 辩证分合
考点解读
04
必修4《哲学与文化》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②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
考点解读
04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客观基础
必要性
含义
实质与核心
发展历程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变化发展的动力是矛盾。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应该按照客观世界的存在状况去反映它,这就需要运用辩证思维。
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我们认识事物,既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因此,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克服形而上学思维,运用辩证思维。
(自发)
(开始自觉、系统研究)
(马恩创立)
(深化发展)
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考点解读
04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
1. 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对应联系观)
(1)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原因:任何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3)作用:
①不同事物之间: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②同一事物内: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事物内部层次: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
(4)要求:科学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考点解读
04
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对应发展观)
①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②原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③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④作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考点解读
04
3.辩证思维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关系
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③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
5. 辩证思维的意义: 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 即马哲中“整体与部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4.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①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②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诡辩,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
诡辩:是一种论证方法,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作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常见的诡辩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捏造论据、机械类比、轻率概括等。
考点解读
04
比较辩证思维的两个重要特征
关系 整体性 动态性
区 别 含义 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事物的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对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上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客观基础 客观事物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的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要求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
作用 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不同事物之间) ②辩证思维能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同一事物内) ③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侧重于从时间上来认识事物
联系 ①整体性和动态性都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②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强调动态性,也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 考点解读
04
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分析
1. 分析的必要性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
2. 分析的含义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别提醒】人们运用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分析思维的特征(优点及缺点)
①优点——精确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
②缺点——片面认识
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考点解读
04
4. 分析的方法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 质:“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 “为什么”
社会生活中 矛盾分析法: 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
和发展阶段
哲学中 【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 矛盾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考点解读
04
具体方法 案例
定性分析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乳制品之一,其主要成分有水,脂肪,蛋白质,乳糖,维生素,钙、磷、钾、硫、镁等矿物质。牛奶中还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等。
定量分析 牛奶水分含量占86%~90%,蛋白质含量为2.8%~3.3%,乳类脂肪约为2.8%~4.0%,乳糖含量约为3.4%~5.4%,矿物质含量约为0.7%~0.75%,其中每100ml牛乳中含钙量约为110mg。
功能分析 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牛奶所含有的钙很容易吸收,有利于青少年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同时也能预防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睡前喝一杯温热的纯牛奶,还可改善人体睡眠。
因果分析 有些人一喝牛奶就肚子疼,很有可能是因为乳糖不耐受。有一部分人群缺乏乳糖酶,而纯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乳糖,这部分人就无法分解乳糖,乳糖进入大肠,容易产生气体,进而引起腹泻、腹痛。
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
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决
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分析方法示例
考点解读
04
判断下列属于何种分析思维的方法?
1.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6.0g左右的盐分就可以。饮食上盐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的人更不应该摄入过多的盐分。
定量分析
2.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定性分析
(功能分析)
6.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因果分析
7.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
功能分析(因果分析)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行政机关按照程序正当原则开展活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5.标准大气压下水在0-100度呈液态。
定量分析
因果分析
功能分析
考点解读
04
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综合
1. 综合的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这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2. 综合的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3. 综合的方法:
认识领域 ①科学研究中的综合 ②哲学中的综合
常用方法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 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目的 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
考点解读
04
(1)缺点:但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
(2)优点: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3)要求: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4.综合的优点及缺点
考点解读
04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哲学基础 (实质)
要求
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③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
事物的各个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使事物成为多种规定性的统一体。
②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①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②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考点解读
04
比较 分析 综合
区别 含义不同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特征不同 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精确性是其优点 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
常用方法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认识被研究的对象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联系 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②分析为综合作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比较分析与综合
归纳提升
考点解读
04
1. 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 ”知识分析问题
(1)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用全面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2)辩证思维具有动态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3)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
(4)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设问角度总结
考点解读
04
2.运用“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知识分析问题
(1)分析的方法。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2)综合的方法。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3)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内容: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②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③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要求: ①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②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设问角度总结
考点解读
04
3.运用把握辩证分合(第八课 课标题)的知识分析问题
答题要素: 辩证思维含义+辩证思维特征+分析与综合关系
(1)(概括材料)体现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
(2)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 坚持整体性,用全面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处理“此 ”与“彼 ” 的关系;坚持动态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科学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3)体现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在分析基础上把握全过程又在综合得到整体中指导分析每一步,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设问角度总结
课堂练习
05
1. 2024年8月,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进一步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补贴力度再创新高。消费品以旧换新,一手撬动消费,一手拉动投资,既惠民生
又利企业,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持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用需求激发创新
动力,促进企业生产转型升级,也能拉动内需增长“跑”出新成效,促进经济高质量
发展。可见,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
①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的有机统一
②运用了发散思维的技法寻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③坚持在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中推动经济发展
④通过对需求的反向性思考找到拉动内需新方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课堂练习
05
2. (2024福建)付某将美术立体光影理念融入传统苏绣技法中,用丝线色彩表现青铜器立体感;为呈现青铜器的沧桑感和金属质感,他十分讲究丝线颜色和粗细的使用,所用颜色超千种,最细丝线只有常用的1/128;他还改良传统“苏州双面绣”针法,独创“双面乱针绣”“乱针双面三异绣”和“速写绣”针法,逼真地还原青铜器。关于付某使用的思维方法,最具概括性的是( )
①用分析法对苏绣丝线做定性、定量和功能分析
②用分析法分别对苏绣题材、丝线、针法做定性、定量或功能分析
③用综合法综合苏绣题材与苏绣的内在联系,完成青铜器苏绣作品
④用分析法定性分析苏绣题材,用综合法综合苏绣针法和丝线的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详解】材料中付某运用了分析法对苏绣丝线做定量分析(最细丝线只有常用的1/128),没有涉及定性分析,①错误;付某对苏绣针法和丝线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非综合法,④错误。
课堂练习
05
3.(2024·安徽卷)某机构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
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我国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认识过程( )
①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②是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过程
③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
④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课堂练习
05
4.某校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人物和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下列关于材料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运用分析方法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③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综合方法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课堂练习
05
5.(2025·山东·高考真题)毛泽东指出,“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不愿意做分析,只爱热……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习近平指出,“现实中,有的干部干事热情很高,但缺乏科学精神、求实态度,结果不仅没有出业绩,反而带来了一堆问题”。材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问题导向,从科学的理念出发破解发展的难题
③注重分析对综合的先导作用,用分析的结果指导新的实践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05
6.(22山东13)科技赋能北京冬奥令世人惊叹。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全球范围内还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北京冬奥会为推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提供了契机。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体现出北京冬奥组委
①运用超前思维,创造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
②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
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环保轴心进行思维收敛和集中
④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05
7.每年春天和秋天,有数百万只鸟在迁徙途中经过北京。某社区在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基于已有的湿地环境进行微地形改造,根据鸟类需要,补植白皮松、丁香等植物,形成立体植物群落,引入鸢尾等水生植物,形成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吸引了多种鸟类在社区栖息。这一做法
①基于社区条件,遵循客观规律,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②根据鸟类需要,从其主体性出发,为之提供适宜栖息的环境
③建立了生物间自在事物的联系,践行了生态保护理念
④运用综合思维,优化社区湿地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课堂练习
05
8.【2025年云南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观测星象时发现,星辰位置与季节、物候存在关联。《鸥冠子·环流》明确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但古人深知,自然变化并非简单对应,这种认知后被升华为奉常处变的哲学思想。对于材料中体现的科学思维,判断正确的是( )
①求异法,对比不同年份的物候差异来确定斗柄位置
②演绎推理法,从普遍规律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物候现象
③辩证思维,认识星辰位置与物候的普遍联系及特殊变化
④共变法,观测斗柄位置与季节变化的同步关系总结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05
9.【2025届·湖北武汉模拟】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申遗”,修复千年龙窑,打响“不灭窑火”品牌。龙泉青瓷“冰裂纹”遇水则化,水干则裂,十分神奇。龙泉青瓷“冰裂纹”的秘密是泥土、火焰和时间,等待冰裂交织成网,成为最动人的纹路。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从综合的角度看,泥土、火焰、时间三者均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从分析的角度看,泥土、火焰条件具备,时间是充分必要条件
③“冰裂”失败,要么泥土不对、要么火焰不当、要么时间不当
④泥土、火焰因素不变,“冰裂”失败,则时间不对,这是求异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05
10.(2023浙江1月)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寻求自我进步的重要方式,人类正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领导人民破除西方现代化迷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结合《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
①用辩证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西方现代化不做简单肯定和否定,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是对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样板。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体现了辩证思维坚持整体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②用创新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党领导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攻坚克难,破旧立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课堂练习
05
11.(2024浙江6月,T34) 甲:过去几十年,地表和大气温度不断上升;全球冰川正迅速消失;北极海冰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热浪、干旱等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大量证据表明,从整体上看,全球变暖正在发生。
 乙:你的结论不是真的。例如,2021年2月,冬季风暴“乌里”使美国得克萨斯州气温降至1989年以来最低;2023年冬,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均比往年更冷。
 甲:但是同一时间地球大部分地区都异常温暖,由于“大气遥相关”机制,当地球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一般程度时,总有一些地区气温比一般程度更低。但极寒事件只是偶尔发生,不能改变全球变暖的整体趋势。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逻辑与思维》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说明乙的反驳是否有效。
反驳无效。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特征,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乙的反驳违反了整体性原则,试图用个别的极寒事件否定全球变暖的整体趋势,但是个别极寒事件和全球变暖趋势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后者的一部分,反驳无效。
课堂练习
05
12.(2024湖北) 一辈子有多长,能干多少事?1938年出生的“油菜院士”傅廷栋,从“小傅”到“傅老”,带领团队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有力解决了我国油菜产量和品质两大问题。
“下田有瘾”的傅廷栋和团队在1999年发现,如果能在西北地区的盐碱地上复种饲料油菜,不仅能解决北方冬天畜牧业缺少新鲜饲料的问题,还可以做绿肥,改良盐碱地。在前期几十年研究基础上,团队历经数千次尝试,最终从3000多份油菜资源中筛选出40多份耐盐碱材料,育成了耐盐碱性好且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在西北盐碱地上成功种植油菜,并不代表能在其他类型的盐碱地上取得成功。为了能在全国三类盐碱地上都能种上油菜,傅廷栋带领团队走南闯北,提取土壤样本,制成全国盐碱地数据库,创建油菜的盐碱地培养链,最终选育出的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能够在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其中,在内蒙古、新疆等地青饲料亩产可达5000公斤。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80多岁的傅廷栋说:“科研就得围着农民转,多到实践中去,才会有新的发现。”
(2)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阐明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
课堂练习
05
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傅廷栋和团队为了能在全国三类盐碱地上都能种上油菜,傅廷栋带领团队立足实际,积极研发,创建油菜的盐碱地培养链,最终选育出的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能够在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
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傅廷栋和团队历经多年的研究,进行上千次尝试,来推动油菜种业的发展。
③坚持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立足不同盐碱地特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动油菜种业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
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在实践中检验认识。傅廷栋“下田有瘾”,带领团队走南闯北,围着农民转,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有力解决了我国油菜产量和品质两大问题。
课堂练习
05
13.(2024浙江1月)植物能听见声音吗?《生态学通讯》(Ecologyletters)于2019年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引起广泛关注。某研究团队分组测试了650株开花的月见草对2中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结果显示,当月见草周围存在蜜蜂的嗡嗡声(0.2-0.5kHZ)或录音机播放蜜蜂的低频(0.05-1kHZ)或高频音时,花蜜糖分的浓度会在3分钟内平均增加约20%。当出现中频(34-35kHZ)或高频(158-160kHZ)声波时,花蜜糖分无明显变化。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月见草可以快速响应蜜蜂的嗡嗡声或类似蜜蜂的低频音。此研究结果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研究过程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的。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研究目的指导着研究方法的制定和实施。研究结果的得出以各组实验的具体数据和各组间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为基础。研究结果又为将来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并指导研究者新的研究实践。
课堂练习
05
14.【2025.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深刻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总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事实证明,绿色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追求绿色生活逐渐成为时尚。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必将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调整具体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坚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
(1)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学会在分析和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②坚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我们需要在分析中看到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综合中把握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调整具体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课堂练习
05
15.(2023·辽宁高考)材料一 【筚路蓝缕破茧成蝶】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突然遭遇国外钢材断供。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周恩来指示要炼出我们自己的“争气钢”,并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交给鞍钢。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员根据钢材用途的特殊要求,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强度、韧性等各项参数,以及碳、锰等元素不同占比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含量的碳和锰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当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带来钢材塑性、韧性等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对比、调整,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及配比。与此同时,他们对生产环节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结合一线工人的实践,通过大量实验、反复测试,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争气钢”,满足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需要,填补了我国建设大跨度桥梁钢种的空白。
结合材料一,说明技术人员在桥梁钢研发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的。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
②以桥梁钢用途的特殊要求为先导,对各项参数以及各元素不同占比对钢材性能的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和功能分析,对研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各项分析为基础,综合确定桥梁钢的成分构成,满足整体性能要求;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中,在“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反复中推动认识发展,取得研发的成功。
课堂练习
05
16.(2024·广东高考)材料二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教师可全方位打造交互式、沉浸式智能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多元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助教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评估和反馈,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灵感,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正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师-机-生”三元教学新形态。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分合思维方法,解析“师-机-生”三元教学新形态的形成过程。
①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师-机”关系,学生可个性化学习,形成“生-机”关系
②综合方法将各部分按照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新的关系与原有的“师-生”关系重新组合,形成“师-机-生”三重关系。
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师、机、生关系中,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逐步形成新的师生关系。
课堂练习
05
17、(2024甘肃) 新时代以来,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描绘出一个个人类命运与共的同心圆。习近平指出:“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辩证分合”相关知识,简要说明你对画线部分内容中的思维方式的理解。
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②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中国在国际合作中首先分析利和义,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分析利与义的基础上,倡导合作发展理念,通过践行正确义利观,将各国利益整合为“人类命运与共”的整体,实现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统一。
③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本课小结
06
相辅相成
把握
辩证
分合
含义
联发全——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
反对:形而上学(孤静片)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能科学地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
辩证
思维
整体性
分析

综合
易错: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特征
动态性
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区别
联系
含义:
特征:
方法:
分析就是认识部分的方法;综合是把握整体的手段
分析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精准性是其优点,侧重于问题的”点“;综合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侧重于各部分的联系
分析→综合:
综合→分析:
【注意】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
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矛盾分析;综合:结构综合、功能综合
基础,准备
先导,指导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