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拟举行“经典诗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班长小语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小语为鼓舞大家读诗写的一段话,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语句不顺畅,请你帮他修改完善。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因为它滋养我们的心灵。当看到雪后晴日时,我们会想到毛主席笔下的“看红装
素裹,分外妖ro()”;当置身于四月天时,我们会想到林徽因笔下“那轻,那pig()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当拼搏时,我们会被“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所鼓舞,当
沮丧时,我们会被“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所鼓励。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因为诗词可以让一
个人由单薄变得丰盈,由忧臧()变得温暖。初读不识诗中意,再读已成诗中人。能否读懂诗意是获
得心灵滋养的关键。
(1)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妖ro()
②ping()婷
③冠()冕
④忧戚(
(2)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2分)
2.下面是小语准备展示的诗文名句积累卡,请你补全空缺处的句子。(8分)
诗文之美

诗文名句
①欧阳修笔下的“
”生动传神,描绘了琅哪山春夏花草树木
尞物美
的繁茂之美。(《醉翁亭记》)
②张岱笔下的“」
上下一白”展现了天地苍茫、浑然一体的
雪景之美。(《湖心亭看雪》)
③月”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苏轼《水调歌头》中“
意象美
借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④刘禹锡面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抛开个人悲苦,表达乐观进取人生态度并蕴含哲理的
情感美
诗句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小语看到一段诗评,但中间一段文字排序错乱,请你帮他排序,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情志与意象相契合相交融,好诗由此而来,好画也由此而来。
①徒有情志不能成为诗,徒有意象也不能成为画
②谁的诗,如果真是好诗,里面怎会没有画·
③这是一句名言,但稍加推敲,似有不当之处
④谁的画,如果真是好画,里面怎么会没有诗
⑤诗与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志与意象的结合
⑤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⑤
6⑤④0③②
D.③④①②⑤
4,小语准备在朗诵活动中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但他不知道如何朗读结尾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请你帮他进行朗读设计,标出停领和重音(各一处),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4分)
注:用“八”表示停顿,用“·”表示重读。
你的设计:
你的理由:
九年级一
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