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新浦中学2025-2026高一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新浦中学2025-2026高一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新浦中学2025-2026高一上10月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5年8月25日上午10:00,某中学2025级高一新生军训会操表演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午10:00”指时间间隔
B.裁判在会操表演打分中,不能将队伍中某同学看作质点
C.当某班级方阵“正步走”通过主席台时,以某同学为参考系,其他同学是运动的
D.各班级方阵沿操场一周,其位移就是路程
【答案】B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 新生军训会操表演开始的时间指时刻,故A错误;
B.裁判在会操表演打分中,同学的姿势和动作不能忽略,所以不能将队伍中某同学看作质点,故B正确;
C.当某班级方阵“正步走”通过主席台时,以某同学为参考系,相对某同学其他同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其他同学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各班级方阵沿操场一周,由于方阵做曲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军训会操表演开始的时间指时刻;研究同学的姿势动作,不能把同学作为质点;当某班级方阵“正步走”通过主席台时,以某同学为参考系,相对某同学其他同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其他同学是静止的,由于方阵做曲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答案】A
【知识点】矢量与标量;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所以A符合题意;平均速度等于某段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是矢量,B不符合题意;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C不符合题意;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率的仪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速度是矢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而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能指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某舰载机以60m/s的水平速度降落在静止的航母水平甲板上,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舰载机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做加速度大小为 20 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取舰载机开始减速的时刻为0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末舰载机的速度大小为 20m/s
B.舰载机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80m
C.舰载机在0~4 s内的位移大小为 90 m
D.舰载机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0 m/s
【答案】C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 A、舰载机运动到停止运动用时
故第4s末舰载机的速度大小为 0m/s,故A错误;
B、舰载机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故B错误;
C、舰载机在0~4 s内的位移大小为
故C正确;
D、舰载机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对于减速到停止类问题,注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确定其运动到停止所需时间。再根据题意确定所求时间段或时间节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解答。
4. 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像能描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为
可知v-t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正确;
BC、自由落体运动所受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可知a-t、F-t图像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故BC错误;
D、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为
可知x-t图像是抛物线,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x-t图像是抛物线。
5.一位同学玩弹性很好的弹力球,他由静止释放弹力球后,观察弹力球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他发现弹力球每次反弹能达到的高度几乎不变,他画出了两幅“速度-时间图像”和两幅“位移-时间图像”,描述弹力球连续多次往复运动的过程,下列四幅图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弹力球每次反弹的高度几乎不变,可以认为球从地面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球从最高点释放,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弹回后速度大小不变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均为向下的g不变,则v-t图像的斜率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D.因球上升和下落的过程都做匀变速运动,根据
则位移与时间不成线性关系,故x-t图像不可能是直线,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弹力球每次反弹的高度几乎不变,即球从地面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上升过程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下落过程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一小木块以初速度v1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木块在传送带上运动全过程中,关于木块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解析】【解答】A.当v1<v0,且木块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于木块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力时,木块滑上传送带后先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而合外力沿传送带向下,木块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继续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所以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表现为v-t图像斜率不变,木块速度开始反向增大,根据对称性可知木块返回传送带下端时速度为-v1,A可能;
B.当v1<v0,且木块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小于木块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力时,木块滑上传送带后先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合外力沿传送带向上,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当木块速度增大至v0时,由于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一定大于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所以木块将随传送带一起以v0运动,B可能;
C.当v1>v0,且木块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于木块与传送带间的最大摩擦力时,木块滑上传送带后先相对传送带向上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合外力沿传送带向下,木块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1),当木块速度减小至v0时,将开始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变为沿斜面向上,所以木块所受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表现为v-t图像斜率变小,木块沿传送带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2),速度减为零之后开始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由于合外力不变,所以加速度大小仍为a2,表现为v-t图像斜率不变),根据运动学规律可知木块速度从v1减至v0的过程位移大小为
木块速度从v0减至0的过程位移大小为
假设木块返回至传送带下端时的速度为-v1,则木块速度从0增大至-v1的过程位移大小为
由于,所以有

而木块整个过程的位移应为零(应等于),上式显然不满足,C不可能;
D.当v1>v0,且木块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不大于木块与传送带间的最大摩擦力时,木块滑上传送带后先相对传送带向上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合外力沿传送带向下,木块做匀减速运动,当木块速度减小至v0时,将随传送带一起以v0运动,D可能。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答案为:C。
【分析】木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速度变化的情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从而选择v-t图像。
7.下列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铅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处理
B.小郑同学的100m比赛成绩是13.3s,“13.3s”指的是“时刻”
C.小李同学的铅球成绩是20.8m,“20.8m”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D.在400米比赛中,处在第1跑道的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的成绩是50.0s,则他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肢体的形状,此时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100m比赛的成绩即跑完100m所用时间是13.3s,为一个过程,所以其13.3s指的是时间,故B错误;
C、铅球运动轨迹为曲线,李晨同学的铅球成绩为20.8m,其20.8m为铅球在地面上的直线距离,不是路程,故C错误;
D、处于第1跑道的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时,400m比赛的位移是0,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此过程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掌握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和特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8.列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列车加速行驶25s后速度变为15m/s.列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的加速度是0.2m/s2
B.列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
C.列车通过的位移是250m
D.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18m/s
【答案】A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加速度
故A正确;
B、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B错误;
CD、列车通过的位移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
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熟悉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各公式的推论的应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9. 一个物体从静止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图中可能正确反映该物体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因为取竖直向下为正,所以位移一直为正值,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
可知,位移x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B不符合题意;
CD.因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所以速度一直为正值,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gt可知,自由落体的v-t图像应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方向的选取确定位移和速度的正负,再根据自由落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分析x-t图像的特点,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gt,分析v-t图像的特点。
10.2023年8月8日,成都大运会正式闭幕,中国队在本届大运会中总计获得103金40 银35铜,奖牌总数达到 178枚,金牌榜、奖牌榜双双高居首位。在田径男子4×100米决赛中,中国短跑接力队作为一支全新阵容的队伍,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就以38秒80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目中的“38秒80”是时间间隔
B.在裁定运动员交接棒的动作是否犯规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以跑动的运动员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D.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位移可能大于路程
【答案】A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理想模型法
【解析】【解答】A,题目中的“38秒80”是从出发到终点的时间间隔,故A正确; B,在裁定运动员交接棒的动作是否犯规时无法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大小, 不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故B错误;C,以跑动的运动员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运动的,故C错误;D,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位移小于等于路程,故D错误;
【分析】质点和参考系的基础知识; 形状大小质量分布不可忽略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二、实验探究题(12分)
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速度(m/s)
B 0.122
C 0.164
D 0.205
E 0.250
F 0.289
(1)计算vF的公式为vF=   ;
(2)根据表中得到的数据,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2)0.425
(3)偏小
【知识点】加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速度与速率
【解析】【解答】解:(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T.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C= = (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a= = =0.425m/s2.(3)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
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故答案为:(1) ;(2)a=0.425±0.005;(3)偏小
【分析】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三、综合题:共4题,共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第1~5题。
亚洲奥林匹克运动会于中国浙江杭州举行,本届亚运会共设40个竞赛项目,各国运动员积极展示自己的风采,为国争光。
(1)10月3日晚,在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4×100接力决赛中,葛曼棋在最后一棒不断加速扩大领先优势,率先撞线,中国队以43秒39夺冠。以上可能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路程 B.时间 C.速率 D.加速度
(2)下列比赛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如甲图所示,研究羽毛球运动员接球的动作
B.如乙图所示,研究马拉松比赛的成绩
C.如丙图所示,研究鞍马比赛的姿势
D.如丁图所示,研究花样游泳的动作
(3)清晨7时男子马拉松比赛开始,中国选手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开始独自领跑。最终,他以2小时13分02秒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亚运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晨7时指的是时刻
B.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40公里的时候”指的是时间间隔
C.2小时13分02秒指的是时刻
D.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40公里指的是位移
(4)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如图所示。当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向下落时,其中一名运动员俯视水面,看到水面迎面而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运动员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
B.若该运动员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水面是静止的
C.当他俯视水面时,看到水面迎面而来,是以水面为参考系
D.以水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
(5)在比赛中,三米跳板运动员可以竖直向上弹跳的高度约为1米,最终垂直落入水面。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起跳点为坐标原点,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位移为3m
B.以起跳点为坐标原点,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1m
C.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位移,可能与坐标原点有关
D.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一定与坐标原点的选择无关
【答案】(1)D
(2)B
(3)A
(4)A
(5)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1)ABC、路程、时间、速率均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ABC错误;
D、加速度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A、研究羽毛球运动员接球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研究马拉松比赛的成绩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能看作质点,故B正确;
C、研究鞍马比赛的姿势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花样游泳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A、清晨7时是一个时间点,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
B、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40公里的时候”是达到40公里的那一瞬间,指时刻,故B错误;
C、2小时13分02秒是一段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40公里指的是运动轨迹长度,是路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A、两运动员运动状态相同,若该运动员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故A正确;
B、旁边的运动员与水面有相对运动,若该运动员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水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当他俯视水面时,看到水面迎面而来,认为水面是运动的,则是以自身为参考系,故C错误;
D、运动员与水面有相对运动,以水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AB、以起跳点为坐标原点,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落水点在起跳点下方3m,则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位移为-3m,最高点在起跳点上方1m,则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1m,故AB错误;
C、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位移,是指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有向线段,与坐标原点无关,故C错误;
D、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位移,是指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有向线段,与坐标原点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
(2)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3)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根据物体与参考系的距离变化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5)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1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物体A和B(均视为质点)分别系在一根轻质细绳的两端.细绳跨过固定在倾角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若斜面足够长,物体B与斜面、细绳、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求物体A着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若物体A着地前瞬间物体B与细绳断开,求从此时刻起物体B又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和所需的时间t。
【答案】(1)解:以A、B为系统,物体A从释放到刚着地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2)解:该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所以
设物体B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
解得
方向沿斜面向下,又
解得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1)以AB为系统,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A物体到达地面时速度的大小;
(2)当物体B从断开绳子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到达底端速度的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
14.小明十一假期和家人驾车去中国科技馆参观,出发前导航查询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
(1)下列描述汽车运动的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加速度 D.路程
(2)关于时间间隔、时刻和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案中的38分钟、44分钟、43分钟指的是时刻
B.图中的8:45,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汽车从起点至终点的时间,汽车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汽车停入车位的过程,汽车可以看成质点
(3)关于三种方案中汽车从起点至终点的位移、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相同,路程相同 B.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C.位移不同,路程相同 D.位移不同,路程不同
(4)接近中国科技馆附近的道路有些拥堵,小明乘坐的汽车向北低速行驶,有骑着自行车的行人从旁边超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向北运动
B.以地面为参考系,汽车向南运动
C.以自行车为参考系,小明向北运动
D.以汽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木不动
(5)关于小明所乘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度等于零,但速度不为零
B.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但速度不断增大
C.汽车的加速度很小,但速度变化很快
D.汽车具有向西的加速度,但速度方向向东
【答案】(1)D
(2)C
(3)B
(4)A
(5)C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加速度;参考系与坐标系;矢量与标量;速度与速率
【解析】【分析】(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
(2)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4)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根据物体与参考系的距离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5)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则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变化的大小无直接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15.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图线①、②所示。
(1)在时间内,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
(2)试比较时刻两辆车的速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由图可知, 时刻,甲、乙在同一位置, 时间内,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时刻,甲、乙相遇。
(2)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大速度大。由图可知, 时刻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分析】(1) 时间内,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时刻,甲、乙相遇。
(2) s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大速度大。江苏省连云港新浦中学2025-2026高一上10月月考
物理试卷(原卷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5年8月25日上午10:00,某中学2025级高一新生军训会操表演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午10:00”指时间间隔
B.裁判在会操表演打分中,不能将队伍中某同学看作质点
C.当某班级方阵“正步走”通过主席台时,以某同学为参考系,其他同学是运动的
D.各班级方阵沿操场一周,其位移就是路程
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3.某舰载机以60m/s的水平速度降落在静止的航母水平甲板上,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舰载机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做加速度大小为 20 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取舰载机开始减速的时刻为0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末舰载机的速度大小为 20m/s
B.舰载机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80m
C.舰载机在0~4 s内的位移大小为 90 m
D.舰载机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0 m/s
4. 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像能描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5.一位同学玩弹性很好的弹力球,他由静止释放弹力球后,观察弹力球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他发现弹力球每次反弹能达到的高度几乎不变,他画出了两幅“速度-时间图像”和两幅“位移-时间图像”,描述弹力球连续多次往复运动的过程,下列四幅图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一小木块以初速度v1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木块在传送带上运动全过程中,关于木块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铅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处理
B.小郑同学的100m比赛成绩是13.3s,“13.3s”指的是“时刻”
C.小李同学的铅球成绩是20.8m,“20.8m”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D.在400米比赛中,处在第1跑道的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的成绩是50.0s,则他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8.列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列车加速行驶25s后速度变为15m/s.列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的加速度是0.2m/s2
B.列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
C.列车通过的位移是250m
D.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18m/s
9. 一个物体从静止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图中可能正确反映该物体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0.2023年8月8日,成都大运会正式闭幕,中国队在本届大运会中总计获得103金40 银35铜,奖牌总数达到 178枚,金牌榜、奖牌榜双双高居首位。在田径男子4×100米决赛中,中国短跑接力队作为一支全新阵容的队伍,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就以38秒80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目中的“38秒80”是时间间隔
B.在裁定运动员交接棒的动作是否犯规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以跑动的运动员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D.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位移可能大于路程
二、实验探究题(12分)
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速度(m/s)
B 0.122
C 0.164
D 0.205
E 0.250
F 0.289
(1)计算vF的公式为vF=   ;
(2)根据表中得到的数据,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共4题,共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第1~5题。
亚洲奥林匹克运动会于中国浙江杭州举行,本届亚运会共设40个竞赛项目,各国运动员积极展示自己的风采,为国争光。
(1)10月3日晚,在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4×100接力决赛中,葛曼棋在最后一棒不断加速扩大领先优势,率先撞线,中国队以43秒39夺冠。以上可能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路程 B.时间 C.速率 D.加速度
(2)下列比赛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如甲图所示,研究羽毛球运动员接球的动作
B.如乙图所示,研究马拉松比赛的成绩
C.如丙图所示,研究鞍马比赛的姿势
D.如丁图所示,研究花样游泳的动作
(3)清晨7时男子马拉松比赛开始,中国选手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开始独自领跑。最终,他以2小时13分02秒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亚运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晨7时指的是时刻
B.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40公里的时候”指的是时间间隔
C.2小时13分02秒指的是时刻
D.何杰到40公里的时候加速,40公里指的是位移
(4)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如图所示。当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向下落时,其中一名运动员俯视水面,看到水面迎面而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运动员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
B.若该运动员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水面是静止的
C.当他俯视水面时,看到水面迎面而来,是以水面为参考系
D.以水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
(5)在比赛中,三米跳板运动员可以竖直向上弹跳的高度约为1米,最终垂直落入水面。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起跳点为坐标原点,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位移为3m
B.以起跳点为坐标原点,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1m
C.从起跳点到落水点的位移,可能与坐标原点有关
D.从起跳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一定与坐标原点的选择无关
1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物体A和B(均视为质点)分别系在一根轻质细绳的两端.细绳跨过固定在倾角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若斜面足够长,物体B与斜面、细绳、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求物体A着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若物体A着地前瞬间物体B与细绳断开,求从此时刻起物体B又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和所需的时间t。
14.小明十一假期和家人驾车去中国科技馆参观,出发前导航查询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
(1)下列描述汽车运动的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加速度 D.路程
(2)关于时间间隔、时刻和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案中的38分钟、44分钟、43分钟指的是时刻
B.图中的8:45,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汽车从起点至终点的时间,汽车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汽车停入车位的过程,汽车可以看成质点
(3)关于三种方案中汽车从起点至终点的位移、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相同,路程相同 B.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C.位移不同,路程相同 D.位移不同,路程不同
(4)接近中国科技馆附近的道路有些拥堵,小明乘坐的汽车向北低速行驶,有骑着自行车的行人从旁边超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向北运动
B.以地面为参考系,汽车向南运动
C.以自行车为参考系,小明向北运动
D.以汽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木不动
(5)关于小明所乘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度等于零,但速度不为零
B.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但速度不断增大
C.汽车的加速度很小,但速度变化很快
D.汽车具有向西的加速度,但速度方向向东
15.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图线①、②所示。
(1)在时间内,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
(2)试比较时刻两辆车的速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