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
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3分)
1.(3分)B
2.(3分)D
3.(3分)D
4.(3分)B
5.(3分)C
6.(3分)C
7.(6分,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
(1)窈窕淑女 (2)波撼岳阳城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9分)
(1)①(2分)音乐合奏时的和谐共鸣(或“声音相应、和谐”);②(2分)左部像“屋子”内有编钟,下部为排萧,从“口”“禾”声,体现“和谐”本义。
(2)(2分)①要团结互助以和为贵;②应和平共处以和为贵(结构工整、贴合主题即可)
(3)(3分)相同之处:矛盾均因“争”起(争地/争位),均以“退让、包容”化解(张英让地/蔺相如避廉颇)。示例:同学因争座位闹矛盾,主动谦让并沟通,化解冲突。
二、名著阅读(6分)
9.(6分)
①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②参军后经历:参加国内战争,在战场上负伤(1分);③筑路后经历: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分);④出版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1分);⑤批注示例(选A):此句体现保尔愿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精神,展现其钢铁般的意志与崇高理想(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10.(3分)A(A与材料二“人工智能是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一致;B“核心目标”表述绝对,材料一“开发目的多种”;C“直接导致”强加因果,材料三未明确因果;D“大规模商用”材料四未提及,且存在争议)
11.(3分)不能删(1分)。“似乎”表推测,说明AI“复活”逝者是潜在可能,并非已成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删去则绝对化,不符合实际(2分)。
12.(4分)列数字、作比较(2分);用“3000%”“1000%”准确说明2023年AI相关欺诈、钓鱼邮件增长幅度,突出AI安全风险的严峻性(2分)。
13.(4分)①鼓励AI用于生产力提升、科学研究,但需明确技术伦理边界,确保与人类价值观一致;②建立AI安全评估机制,部署检测工具,防范深度伪造、数据泄露等风险(每点2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4.(3分)(1)通体深红的壮美(或“釉彩般的深红”);(2)春日自然生机(或“植物、泉溪、云海等春日景象”);(3)精神象征(或“国泰民安、奋进超越的精神”)
15.(6分)
(1)(3分)引用《诗经》增强文采,印证泰山的雄浑地位与文化底蕴,引出泰山“国泰民安”的寓意,体现其历史厚重感(每点1分)。
(2)(3分)“摇”“晃”为动词,生动写出风在山间吹动的动态,表现春风的活泼,衬托泰山春日的生机与灵动(每点1分)。
16.(3分)挑山工用坚忍毅力挑运物资,为泰山增添实用价值(装饰);其精神丰富泰山的文化内涵(丰厚);他们如“活的山岩”般坚韧,是泰山精神的象征(脊梁),激励登山者(每点1分)。
17.(4分)
选A:场景展现泰山春日云海奇观,暗蓝与白色云朵交叠滚动,画面壮阔,体现“泰山之春”的自然之美,契合“奋进中国”中自然与国家气象的关联(2分);选B:场景写人们攀登泰山,“踏浪而行”凸显奋进姿态,体现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直接呼应“奋进中国”主题(2分,选其一即可)。
四、古代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18.(3分)C
19.(3分)C
20.(6分)
(1)(3分)中间没有别的树,香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
(2)(3分)几个同伴互相看着,感到惊讶,不知道自己身处什么地方。
21.(4分)《桃花源记》中刘子骥向往桃花源,因桃花源是避乱绝境,象征理想社会;乙文中作者向往山中之地,因那里清幽宁静,能远离尘世喧嚣,获得心灵安宁(每点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22.(3分)A
23.(2分)诗眼是“空”(1分);“空”意为“使……空净”,潭水倒影洗净诗人心灵杂念,体现禅院的清幽与诗人的超脱心境(1分)。2025年上期八年级期未学情监测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得分
得分评卷人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课本也可以感受语文的魅力。
平桥村的少年们想尽办法撺掇“我”去赵庄看社戏,让人感到宽慰;黄土高原上茂腾腾
的后生们打出了磅礴的腰鼓声,让人叹为观止;“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
前头…”,“信天游”的回响戛然而止。这是独特的民俗之美。
大自然的语言里,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这是冬天要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
板块聚合分离并缓慢地褶绉变形,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一群大雁目空一切地从我
们头顶飞过,在这场迁徒里,它为我们献上了一首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是神奇的科学之美。
只要打开语文书,就有收获。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创造和发现吧!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
A.撺掇宽慰(wi)
B.茂腾腾磅(pang)礴
C.褶绉
流逝(s1)
D.迁徒
徜(chang)徉
2.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叹为观止
B.戛然而止
C.销声匿迹
D.目空一切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创造、探索和发现吧!
B.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吧!
C.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发现、创造和探索吧!
D.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发现、探索和创造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6分)
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成为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
的心。《最后一次讲演》中,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闻一多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高呼: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丁肇中告诉我们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王选说自己不再
是权威,已经堕落为“卖狗皮膏药”的,他的谦虚博得了人们的尊重。《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
兴25周年》中,顾拜旦希望用奥林匹克的精神教育青年,使他们不被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12页
缚。演讲者以其潜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深深打动了我们,
4.在文段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一项是(
)(3分)
A.…
B.!
C.
D..
5.关于文段中四篇课文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的即席演讲,文中痛斥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暴行,呼吁
和平民主。演讲时显得义愤填膺,慷慨涨昂,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格物致知”出自“四书”
中的《大学》,强调科学探究精神。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王选的演讲,文中提到他人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是
1992年投身汉字滋光照排技术,被誉为“当代毕昇”。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在1919年的演讲,他是法国人,被誉为“现
代奥林匹克之父”
6.在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爱燕园的线条。湖光塔影,常在从燕园离去的人的梦中。
①据说几座仿古建筑的檐角,因为缺少了弧度,而成凡品。
②湖心岛的白石舫,两头微微翘起,有一点弧度,显得既圆润又利落。
③映在天空的塔身不必说,投在水中的塔形,轮廊弯曲了,摇曳着,而线条还是那么美!
④那几条长短不同的横线做出的排列组合,几千年来研究不透。
⑤湖西侧小山上的钟亭,亭有亭的线条,钟有钟的线条,钟身上铸了十八条龙和八卦。
A⑤④①②③
B.③①⑤④②
C.③②①⑤④
D.⑤④①②③
7.根据提示,
默写句子。(6分,每空1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睢》)
(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石撩吏》中“
!”两句渲染出差
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
子是:
8.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9分)
(1)【解“和”之义】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穌的那个穌宇。这个宇极妙:左边
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一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
“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一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
此古圣人之炒思也。
一周汝昌《和谐之思》
①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2分)
②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州,你了解到“和”字的构造特点是:
。(2分)
(2)【写“和”之诗】班级举办“以和为贵”赛诗会,请模仿前两节的句式,补写两句,
要求结构工整,文意流畅。(2分)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