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文明有礼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真理不能仅通过坐着空谈来领悟,而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和应用;
品德不能仅靠口头宣扬,必须通过具体行为展现。
社会生活讲道德
1、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2、要求:遵守社会公德,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
3、基本的道德规范: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友善待人。
阅读教材P34——38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文明有礼的内涵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环节一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升旗仪式
选手赛后碰手致意
庄严的宣誓仪式
工作人员微笑服务
环节二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P34生活观察:文明有礼的场景
庄严的仪式展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是礼仪在国家层面的重要体现。
青年加入共青团体现了对组织的忠诚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
这是体育精神和赛场礼仪的展现,代表着对对手的尊重以及对公平竞争精神的践行,体现了竞技体育中的文明风尚。
微笑服务是职业礼仪的一部分,体现了对服务对象的尊重,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提升服务对象的体验,展现了职业文明素养。
P34生活观察:文明有礼的场景
1、在社会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
在家庭中,晚辈问候长辈,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同学之间见面打招呼,遵守课堂纪律;在餐厅里,人们低声交谈,用餐结束后自觉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在马路上,车辆主动为行人让行……
2、这些文明有礼的场景让你有何感受?这体现了什么?
这些文明有礼的场景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体现了社会成员较高的素养和对他人、对规则的尊重。
文明有礼让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1、文明有礼的内涵
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他认为,礼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层面,遵守礼节是修身养性的基础,人不遵循礼就无法立足生存;在社会层面,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的必要条件,做事不遵循礼就无法取得成功;在国家层面,礼制的建立和执行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国家不遵循礼就无法实现安宁稳定。
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文明有礼
1、文明有礼的内涵: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不学习礼仪礼貌(做人没有礼貌),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
人如果没有礼貌礼仪,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识礼是树德的基石,没有礼,就不会有德。)
名人名言说明了什么?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六尺巷:六尺巷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文城西路 ,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六尺巷蕴含着“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深刻内涵,成为后人接受廉让教育、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载体。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
2025年6月30日13时许,在青岛市黄岛区世博东路,葛某泉(男,36 岁)驾驶大货车与驾驶小型汽车的王某(男,35 岁)发生行车纠纷。大货车在工作人员指挥下准备进入园区拉运货物,王某认为大货车占据其车道,紧贴大货车并按喇叭。大货车司机向后倒车约 50 米让路后,小车仍继续逼近,最终大货车司机驾车顶推王某车辆,还将其车辆前挡风玻璃打碎。现场虽未造成人员受伤,但影响恶劣。经公安机关调查,依法对葛某泉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青岛行车纠纷事件
两个案例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文明有礼如 “六尺巷”,以包容化解矛盾,让邻里和睦、关系融洽,形成互敬氛围;缺乏礼让如青岛行车纠纷,因互不相让激化冲突,破坏公共秩序,引发对立,阻碍社会关系和谐。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①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
近日,一段北京地铁乘客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频繁辱骂邻座乘客的视频流传网络,引发网友众怒。视频中的骂人者遭到行政拘留处罚。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一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曾有人向政府投诉说背篓太占位置,影响通勤,重庆政府霸气回应:“山城的轻轨不仅装得下公文包,还装的下背篓。”
思考:满身灰尘被辱骂VS“背篓专线”,二者对比,说明了什么?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国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在一些重要日子或场合,人们会举行庆祝或纪念仪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心,彰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体现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
当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们为什么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展现中华民族崇礼尚义,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彰显大国风范与气度,有利于不同国家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聚焦国家——"东道主"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场合,多次对加强中外青年交流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我们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思考:我国热烈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体现了文明有礼对国家有何作用?
(3)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文明有礼
1、文明有礼的内涵: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霸座
“熊孩子”
大声喧哗
强行阻止关门
“赤脚大仙”
高铁上的 "文明考题":那些突破底线的瞬间
(1)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生活小故事】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路,更不知道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去张村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又无礼貌,便脱口而出:“无礼(五里)!”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这时,年轻人停下脚步来,考虑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说一说:年轻人应该怎么做?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①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尊重对方,说话和气,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美"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4条规定:中学生要“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思考:上述材料告诉我们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②要着装得体,注重仪表,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中华文化宝库礼貌用语——我知道
探望别人,要说______。起身作别,要说______。
中途先走,要说______。请人别送,要说______。
请人批评,要说______。请人指点,要说______。
请人帮助,要说______。托人办事,要说______。
麻烦别人,要说______。求人谅解,要说______。
“拜访”
“告辞”
“失陪”
“留步”
“指教”
“赐教”
“劳驾”
“拜托”
“打扰”
“包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3)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有序排队
主动礼让老孕弱残
扶老人过马路
爱护环境
(3)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你准备怎样做文明有礼的践行者?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文明有礼
1、文明有礼的内涵: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1)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2)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3)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环节三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1、自古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语句能体现我国礼文化的有(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主要告诫我们( )
①文明有礼就是举止端庄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文明有礼是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D
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
A.文明礼让,以和为贵 B.平等待人,敦亲睦邻
C.淡泊名利,克已奉公 D.言语谦和,以理服人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都蕴含着为人处世的深刻智慧。下列名言警句对应的处世智慧有误的是(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关爱他人 B.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 D.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
A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