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3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
课标要求
1.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
2.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思维导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伟大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开启:决策、依据、历程、意义
新阶段:标志、过程
改变面貌
迎来飞跃
辉煌成就
重要地位
实践主题
全部理论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四个自信
伟大的改革开放
考点1
核心突破
一、原始社会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内容
会议的决议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会议的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改革的实质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一、原始社会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2.历程(阶段)
阶段 内容
起步阶段 (1978—1992) ①对内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放沿江、内陆、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新阶段 (1992—2012) ①对内改革: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②对外开放: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全面深化阶段 (2012年以后) ①对内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②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78年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
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2年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1年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3年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历史意义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大飞跃)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姿态)
现实意义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意义
一、原始社会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
(3)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4)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屡遭列强侵略的历史、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变面貌、促进飞跃、巨大成就)均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2.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原始社会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深化改革开放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行动指南;
③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保障;
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4)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5)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6)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8)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归纳总结】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考点2
核心突破
一、原始社会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主要内容
标志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
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
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中国共产
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1.创立
一、原始社会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 ①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内容:做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三步走战略等。
③解决的问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历史贡献: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 ①背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②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③解决的问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④历史贡献: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原始社会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续表
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 ①背景:党的十六大以后。
②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③解决的问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④历史贡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
②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中性变革。
③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④历史贡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一、原始社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地位 要求 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唯一正确道路。 坚定道路自信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坚定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化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