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矿产资源 (大单元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矿产资源 (大单元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矿产资源 (分层作业)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种类齐全,多寡不均
结合教材“图3.15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可开采煤炭储量的全国占比(2021年)”、“图3.16 中国已探明大型油气田盆地的分布”和“图3.17 三稀矿产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中的用途举例”,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矿产资源的用途: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例如,冶炼钢铁用的铁矿石、开车用的汽油、做饭用的天然气、日常使用的塑料制品等都来自矿产资源。
2.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
(1)种类齐全,储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已有的矿产资源种类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2)不同种类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显著。
①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为生产生活提供动力。我国多煤少油,总体分布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近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今年不断增长。
② 金属矿产是工业生产的“粮食”。
我国铁矿资源储量排世界第四位,但贫矿多,富矿少。
铜、铝土等储量较少;
钨、锡、锑等储量居世界首位。
③ 稀土、稀有金属和稀散金属矿产合称三稀矿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在自然界中,三稀矿产的含量少且难以开采。
我国的稀土、锂、稼、铟等三稀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
有些三稀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如锆等。
知识点二:产消量大,进口量多
结合教材“图3.19 中国钢铁生产原料来源的占比变化”,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矿产资源总开采量大。我国矿产资源总开采量居世界首位,为我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提供了基本保障。
2.矿产资源进口量多。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只有少数种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生产量能够满足需求,大多数矿产需要从国外进口。
3.为避免过度依赖进口,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供给可以采取的措施:
① 加强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探;
②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 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新情境命题练
2024年3月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成功安装就位,未来它将在这里稳稳矗立30年,源源不断地将深海油气输送到千家万户。读“海基二号”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1.“海基二号”位于我国的( )
A.东海海域 B.黄海海域 C.渤海海域 D.南海海域
2.我国能源开发走向深海,对我国来说可以( )
A.避免海洋灾害 B.增加能源供给 C.减少海洋污染 D.提高渔业产量
【答案】1.D 2.B
【解析】1.东海海域在台湾岛以北等区域,图中“海基二号”位于南海,A错误;黄海海域在山东半岛、朝鲜半岛附近,与图中位置不符,B错误;渤海海域是我国内海,在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图中无此区域,C错误;从图中可看到“南海”标注,结合具体位置也可以判断,“海基二号”位于南海海域,D正确。故选D。
2.深海能源开发不能避免海洋灾害,海洋灾害由自然因素等导致,A错误;开发深海油气资源,能增加我国能源供给,缓解能源需求压力,B正确;深海能源开发若处理不当可能增加海洋污染,不是减少,C错误;能源开发与渔业产量无直接关联,渔业产量受渔业资源、捕捞技术等影响,D错误。故选B。
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92%的一次能源取自矿物能源。读我国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地区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 )
A.能源矿产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 B.甘肃的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煤炭储量占比大于天然气 D.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
4.我国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紧张 B.解决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的问题
C.改善能源输出地的大气质量 D.优化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3.D 4.A
【解析】3.从我国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地区分布统计图看,能源矿产分布在四川、山西、甘肃等多地,并非全在东部沿海,A错误;新疆的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B错误;陕西省的煤炭储量小于天然气占全国的比例,C错误;观察页岩气的储量占比,四川在页岩气中占比大,可知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D正确。故选D。
4.中国的各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但空间分布不均匀,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矿产资源较少,能源使用较为紧张,因此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能够缓解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紧张的问题,也能够促进能源输出地经济的发展,A正确;能源跨区域调配主要是调节地区间能源供需,不能解决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的问题,B错误;能源跨区域调配是输出能源,会促进输出地经济发展,可以改善输入地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C错误;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是满足东部等能源消费区需求,不是优化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D错误。故选A。
陕西府谷县被誉为“世界镁都”。当地盛产炼镁所用的硅铁矿,附近的含镁白云石储量惊人,邻近的神府煤田提供了充足能源。这些优势推动了府谷镁业的兴起。通过技术革新,当地企业降低了成本,开发了新产品并拓宽销售渠道,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成为全球最大原镁产地。如图是陕西省府谷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何以强,资源优“镁”。能够成为“世界镁都”的原因主要是府谷( )
A.镁矿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硅铁矿丰富 D.市场广阔
6.何以先,创新为“镁”。有利于陕西镁业创新发展的做法是( )
A.联合高校组建新材料研究院 B.进一步提高煤炭在生产中的比例
C.拓展交通网,提高运输能力 D.改用其他材料替代镁金属
【答案】5.C 6.A
【解析】5.材料中提到“当地盛产炼镁所用的硅铁矿,附近的含镁白云石储量惊人”,这表明府谷县能够成为“世界镁都”的原因主要是硅铁矿丰富,C正确;镁矿资源丰富,与材料中关于府谷县镁矿相关资源状况的描述不相符,不是成为“世界镁都”的重要基础,A错误;煤炭资源丰富主要是提供能源,但不是成为“世界镁都”最关键的资源因素,B错误;市场广阔是发展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府谷能成为“世界镁都”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6.可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加强镁业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A正确;进一步提高煤炭在生产中的应用比例,不利于产业创新升级和绿色发展,且煤炭并非镁业创新的关键方向,B错误;拓展交通网,提高运输能力,主要是改善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创新发展的直接作用有限,C错误;改用其他材料替代镁金属,与镁业创新发展的方向相悖,不是促进镁业发展的措施,D错误。故选A。
河北省张北地区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之美誉,可再生能源转化的电力每年可供应北京市约十分之一的用电量,使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100%使用“绿色”电力,也将助力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据此完成小题。
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8.从张北输送至北京的“绿色”电力来自( )
A.风能、石油 B.风能、太阳能 C.煤炭、水能 D.核能、天然气
【答案】7.B 8.B
【解析】7.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但我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读材料可知,河北省张北地区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之美誉,故从张北输送至北京的“绿色”电力来自风能、太阳能,B正确;题中无涉及石油、煤炭、水能、核能、天然气,而且石油、煤炭、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ACD错误;故选B。
2024年,小米公司推出首款智能电动汽车小米SU7,主打高性能与长续航,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车型。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混动汽车)的普及,不仅能减少化石燃料消耗,还能降低碳排放,助力全球环保目标。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预计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10.下列不属于我国为实现碳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公共交通,促进绿色出行 B.普及新能源汽车
C.风力、光伏替代传统能源 D.重点发展煤炭产业
【答案】9.C 10.D
【解析】9.新能源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可持续特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传统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特别是煤炭和石油污染大,ABD错误。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可再生、无污染,C正确。故选C。
10.增加公共交通,促进绿色出行、普及新能源汽车、风力、光伏替代传统能源均为低碳措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ABC不符合题意。煤炭燃烧时污染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重点发展煤炭产业与碳中和目标背道而驰,D符合题意。故选D。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颁布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图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12.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答案】11.C 12.C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到,北方地区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等地稀土矿分布较多,南方地区相对较少,所以是北多南少;同时,图中显示北方主要是轻稀土,南方主要是重稀土,即北轻南重。综合起来,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北轻南重,C正确,ABC错误;故选C。
12.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并非是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且开采难度不是制约开采总量控制的关键因素,A错误;虽然稀土开采过程可能会对生态环境有影响,但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本身更为关键,B错误;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虽然是可持续再生资源,但再生速度相对较慢,且其在高科技领域作用关键;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C正确;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产量可能会受到限制,不会导致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且这也不是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重难探究练
集中供暖能够保持室内舒适温度,同时也是节能环保的一种社会服务项目,不同地区供暖时长差异很大。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及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尔滨与济南集中供暖时间存在差异,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2.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大力倡导“煤改气”、“煤改电”等供暖方式,目的是( )
A.利于碳达标 B.提高供暖成本 C.对技术要求高 D.节约可再生资源
【答案】1.B 2.A
【解析】1.读图可知,哈尔滨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供暖时间长,济南纬度较低,低温时间短,供暖时间短,济南与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不同,与地形、海陆和人类活动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于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作为供暖能源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煤改气”和“煤改电”是我国北方地区为了改善大气质量、减少冬季燃煤污染而大力倡导的供暖方式,A正确,倡导“煤改气”、“煤改电”不是为了提高供暖成本,相反,从长远看,如果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有可能降低成本,B错误;对技术要求高不是倡导这些供暖方式的目的,目的是实现节能环保等效益,C错误;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电如果是火电,也与节约可再生资源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稀土资源主要应用于高端芯片、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目前,我国在高精尖技术应用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图(a)为我国稀土产地比重分布示意图,图(b)为2014—2020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产量比重走势图,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自然资源主题】

3.我国稀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有( )
①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②南方地区以轻稀土为主
③产量最多的省区简称是新④北方地区以轻稀土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2014—2020年中国稀土占国际市场比例的变化趋势是( )
A.波动上升 B.持续下降 C.波动下降 D.持续上升
5.针对我国稀土产业的现状,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
A.增加对稀土开采量 B.将稀土矿低价出口
C.科技投入提高利用 D.扩大稀土的出口量
【答案】3.C 4.B 5.C
【解析】3.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①正确;北方轻稀土为主,南方重稀土为主,②错误,④正确;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③错误。故选C。
4.由图可知,2014—2020年中国稀土占国际市场比例的变化趋势是不断下降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针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可行的是:合理开采稀土,保护生态环境,A错误;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稀土深加工,不能将稀土低价出口,B错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C正确;扩大稀土的出口量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升级,只是简单的数量扩张,不利于我国稀土产业的长远发展,D错误。故选C。
镓属于稀散金属,2022年全球已探明储量仅27万吨,中国约19.5万吨,主要分布于西南地 区。镓无独立矿床,多是从大量炼铝或铅锌矿等生产废料中提取的一种副产品。图为世界镓储 量主要分布及主要产镓国与产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镓金属矿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全球分布均匀 B.美国分布最多 C.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D.太平洋沿岸国最少
7.减少镓产量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有益影响是( )
A.造成镓资源浪费 B.加大矿渣排放量
C.减少大气、水等污染 D.降低能源消耗
【答案】6.C 7.C
【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读图文可知,全球储量集中,中国占比超 70%(19.5/27 万吨),且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呈现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的特点,C正确;全球分布不均匀,中国分布最多,太平洋沿岸国最多,ABD错误。故选C。
7.镓从炼铝 、 铅锌矿废料提取,需消耗能源并产生污染。减产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大气和水污染,改善西南地区环境质量,C正确;造成镓资源浪费、加大矿渣排放量属于不利影响,不能降低能源消耗,ABD错误。故选C。
磷矿是一种战略储备资源,用于生产磷肥及电池。图为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8.依据图中数据可推出( )
①世界磷矿储量分布均匀 ②各国磷矿产量一致
③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磷矿开发前景好 ④我国磷矿开发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从磷矿资源安全的角度出发,我国比较适宜的做法有( )
①加大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水平 ②磷矿不可再生,应立刻停止开采
③大量出口磷矿石,提高经济收入 ④扩大进口途径,适度增加进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D 9.C
【解析】8.从图中可知,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磷矿储量大,开发前景好;中国磷矿储量占比小,开发后备资源不足,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世界磷矿储量分布不均匀,各国产量也不一致,①②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9.保障磷矿资源安全,应加大综合利用、提高水平,扩大进口途径适度增加进口,①④正确,C符合题意;立刻停止开采不现实,大量出口会加剧资源紧张,②③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工业发展新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的产业链优势显著。图1示意我国稀土比重分布,图2为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指出稀土储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为 。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
(2)读图2,归纳1970—2010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的变化趋势为 。
(3)从资源、技术角度,简述我国在稀土产业链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原因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但过度开采稀土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4)针对稀土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合理措施 。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5)试分析我国加强稀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
【答案】10.(1) 内蒙古 南方
(2)逐年减少
(3)资源:稀土储量大、种类全;技术:掌握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4)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污染;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稀土回收率;严格监管矿区生态修复,落实“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5)稀土资源的保护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稀土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详解】(1)读图1可知,稀土储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2)读图2可知,1970—2010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越来越低,从1970年的不到80%降低到2010年的不到40%,变化趋势是逐年减少。
(3)读材料可知,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稀土储量大,种类全;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优势显著,可知我国掌握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4)读材料可知,稀土开采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从技术、管理方面提出合理措施。针对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可以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在开采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污染;针对资源浪费问题,可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稀土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针对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可以严格严格监管矿区生态修复,遵循“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5)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稀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稀土资源的保护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稀土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加强稀土资源保护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