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10月学情监测
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请各位教师在阅卷前先做题审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2.B3.A4.C5.D6.B7.A8.D9.C10.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
11.△ABD(或△ABE或△ABC)I2.∠A=∠D(或BC=EF或BF=CE或∠ACB=∠
DFE或AC∥DF)13.714.3115.(5,-6)
三、解答题(其他解法,正确即可。)
16.解:如果6cm长的边为腰,则底边长为28-6×2=16cm,
…(1分)
.6+6<16,
∴.6cm,6cm,16cm不能围成三角形:
…(3分)
如果6cm长的边为底边,则腰长为(28一6)÷2=11cm,
综上可得,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1cm.
…(6分)
17.证明:,BE,CD是△ABC的高,
.∴.∠BEA=∠CDA=90°,
…(1分)
在△BAE和△CAD中,
「∠BEA=∠CDA
∠A=∠A
…(3分)
AB=AC
∴.△BAE≌△CAD(AAS),
…(5分)
∴BE=CD.
…(6分)
18.证明:AD是△ABC的中线,
∴.BD=CD,
…(1分)
在△BDF和△CDE中,
BD=CD
∠BDF=∠CDE
…(3分)
DF=DE
∴.△BDF≌△CDE(SAS),
…(4分)》
∴.∠F=∠CED,…(5分)
∴.BF∥CE.
…(6分)
19.解:(1).∠B=35°,∠BAC=105°,
∴.∠ACD=∠B+∠BAC=140°,
…(1分)
CE平分∠ACD,
.∠ECD=1∠ACD=70°,
…(2分)
2
.∴.∠E=∠ECD-∠B=35°;…(4分)
(2).CE平分∠ACD,
∴.∠ECD=∠ECA,…(5分)
.'∠ECD=∠B+∠E,∠BAC=∠ECA+∠E,
∴.∠BAC=∠B+∠E+∠E=∠B+2∠E.…(8分)
20.解:(1).AC=3,AB=4,∠BAC=90°,
SAWC-XACxAB-6,
…(2分)
点E是BC的中点,
SADE-SADC-3
…(4分)
(2).AD⊥BC,
.SA-XBCxAD-6.
…(6分)
.BC=5,
∴.AD=2.4.
…(8分)
21.解:(1)△BOD2△OCE,理由:
…(1分)
由题意可知,BD⊥OA,CE⊥OA,OB=OC,
∴.∠BD0=∠CE0=90°,…(2分)
∴.∠DBO+∠BOD=90°,
.∠B0C=90°,
∴.∠COE+∠BOD=90°,
∴.∠DBO=∠COE,
…(3分)
在△BOD和△OCE中,
「∠BDO=∠CEO
∠DBO=∠COE
…(4分)
OB=OC
∴.△BOD≌△OCE(AAS):
…(5分)
(2).'△BOD≌△OCE,
.'.OE=BD=1.5 m,OD=CE=1.9 m,
…(6分)
∴.DE=OD-OE=0.4m,
…(7分)
∴.1+0.4=1.4m,
答:点C处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4m.
…(8分)
22.证明:(1)CE∥DF,DE∥CF,
∴.∠ECD=∠FDC,∠EDC=∠FCD,
…(2分)
在△CDE和△DCF中,
∠ECD=∠FDC
CD=DC
…(3分)
∠EDC=∠FCD
∴.△CDE≌△DCF(ASA),
…(4分)
∴.CE=DF;
…(5分)
(2).'△CDE≌△DCF,
∴.DE=CF,
…(6分)
.AE∥BF,
∴.∠A=∠B,
…(7分)
[∠A=∠B
在△ADE和△BCF中,{∠EDA=∠FCB
…(8分)
ED=FC
∴.△ADE≌△BCF(AAS),
…(9分)
∴.∠AED=∠BFC.
…(10分)
2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10月学情监测
八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黑色签字笔,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一根小木棒与两根长度分别为5cm,7cm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则这根小木棒的长度可
以是()
A.2cm
B.12 cm
C.7cm
D.15 cm
2.如图,摄影师在拍照时为了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往往会放一个三脚架来固定和支撑相机,
这里用到的数学道理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垂线段最短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75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3.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若图中∠1=40°,则∠2的度数为()
A.130°
B.140°
C.40°
D.50°
4.在△ABC中,∠A=30°,若∠B:∠C-=2:3,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5.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若∠B=60°,∠C-70°,则∠DAE的度数
是()
A.25°
B.20°
C.10°
D.5°
6.如图,一艘轮船在海上由西往东行驶,在A处测得灯塔C位于北偏东75°方向,在B处测
得灯塔C位于北偏东35方向,则∠ACB的度数是()
A.30°
B.40°
C.50°
D.60°
7.如图,AE=CF,∠A=∠BCF,∠E=∠F,AB=11,CD=5,则AC的长为()
A.3
B.4
C.5
D.6
八年级数学试题·第1页(共4页)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8.为测量校园内的旗杆AC的高度,小聪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如图,在距旗杆底端A水平距
离为2m的B处,使用测角仪测得∠ABC-65°(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由于65°角不方便
计算,小智同学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M,将一根木棒MN
竖直立在地面上的点M处,MN=2m,此时测得∠NBM=25°,故小智得出结论ABC≌△MNB,
进而推得BM=AC,则下列选项中小智证明全等用到的依据可能是()
A.SAS
B.SSA
C.SSS
D.AAS
9.如图,在△ABC中,AB=6,AC-4,AD是BC边上的中线,延长AD到E,使得DE=AD,
连接CE,则AD长的取值范围是()
A.2B.4C.1D.210.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4=76°,∠B=68°,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点
C,若∠1=108°,则∠2的度数为()
A.72°
B.36
C.46°
D.56°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写出一个以∠B为角的三角形是
DE
D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2.如图,AB=DE,∠B=∠E,要使△ABC≌△DEF,可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写出
一个即可)
13.如图,CM是△ABC的中线,AC=5cm,若△ACM的周长比△BCM的周长小2cm,则
BC的长是cm.
14.如图,在△ABC中,AB>BC>AC.按下列要求作图:①以点B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
半径作弧,交AB于点M,交BC于点N;②以点A为圆心,BM为半径作弧,交AC于
点2:③以点Q为圆心,MN为半径作弧,交②中的弧于点P,作射
线AP交BC于点D.若∠DAC=34°,∠ADC-65°,则∠BAD的度
数为度.
15.课间,小明同学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放在黑板上画好了的平面
直角坐标系内(如图),已知直角顶点H的坐标为(0,1),顶点G
的坐标为(7,6),则顶点K的坐标为
八年级数学试题·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