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A.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 B.春天,冰雪消融C.夏天,湿衣服变干 D.用久了的灯丝变细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流传在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表演者先将铁块放入炉子中变成铁水,然后通过击打铁水形成“铁花”,场景非常壮观。下列图像中能反映在铁水形成铁屑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4.下列图中是厨房中的一些物态变化,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甲,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造成的B.乙,把鱼埋在干冰中储存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来保鲜鱼C.丙,自制简易冰箱利用了水在蒸发过程中放热来保存食物D.丁,烧水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A.3:4 B.8:3 C.4:3 D.3:2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B.吃火锅的时候锅里的调料随着沸水上下翻滚,可知锅内温度一直在上升C.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7.“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应该是100℃,所以水始终没有沸腾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C.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D.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8 . 某同学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为1kg 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获得如图所示的甲、乙液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已知甲、乙两种液体中有一种是水, 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比水的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给液体加热过程中,酒精的热值不断变小B.甲、乙液体都加热1min,甲液体吸收热量较多C.甲液体的比热容为D.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3︰19 . 小明用塑料矿泉水瓶进行了如下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盖上瓶盖(如图甲);扭转瓶身(如图乙);拧松瓶盖(如图丙),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同时瓶口出现白雾(如图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过程中,瓶内气体的质量变小B.图丁出现的白雾,是由瓶内的水汽化形成的C.图乙相当于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图丁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10. 镓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标准大气压下,其熔点为29.76℃,沸点为24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镓是非晶体 B.固态镓熔化时放出热量C.固态镓放在手心可能熔化 D.液态镓达到沸点后一定会沸腾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原理制成的.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是不能选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做测温物质.11题图 12题图12.火箭发射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其外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外壳内能的,这一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_________冲程一致;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从乙到丙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13.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打开暖风白雾就会消失,这时白雾会发生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_________热量。14.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______(选填“乙”或“丙”)图相同。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000r/min,则每秒内对外做功______次。14题图 15题图15.薯片属高油高盐食物,可以轻易点燃。如图,其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包装上标注的能量基本一致,图乙是薯片包装上的部分信息,则这种薯片的热值约为______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并用相同热源同时加热。如下图所示,甲烧杯为隔水加热,乙烧杯为隔油加热,丙烧杯为隔砂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大烧杯内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只有_____小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三个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为______(用t甲、t乙、t丙表示)。17 . 如图是某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该汽油机的效率为__________,若汽油机效率按此计算,当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3×J时,汽车获得的机械能是__________J。若该车在2.3的牵引力下匀速形式,则这些机械能可让车前进________m.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三、实验题(18题9分,19题6分,共15分)18.如图1所示,甲、乙分别是小明和小芳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同学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正确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刚点燃酒精灯加热时(如图甲所示),他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实验完成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①当对冰加热到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当对冰加热到第10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态,将第8min时的物质放入0℃的房间足够长的时间后,物质中所含的冰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②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持续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和冰具有同样熔化特点的物质还有:_________.A.水晶 B. 沥青 C.奈 D.橡胶 F.塑料③图丙中能准确描述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_____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19.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中,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___________。由于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可根据___________来反映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2)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___(选填“质量”、“体积”或“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判断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从开始加热到42℃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甲____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选填“甲”或“乙”)。四、计算题(20题,共6分)20.“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1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J/(kg ℃),木炭的热值为3.4×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25%,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千克燃气?(燃气的热值为4.2×J/kg)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答案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C B C A A D D C C C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1.热胀冷缩;酒精;酒精12.做功;做功;升华13.内;汽化;吸收14.乙;2515.;1千克的薯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甲;甲中小烧杯内的水达到沸点,但无法继续吸热;t甲=t乙=t丙17.30%;;300018.(1)使物质受热均匀;-4℃(单位!)(2)①固液共存;液;不变 ②吸收;AC ③CD;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比热容更大19.(1)停表;加热时间质量(2)质量;升高的温度(3)小于; (4)甲20.(1); (2) (3)0.036kg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九年级 物理 答题卡5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1).docx 物理答案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docx 物理答题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九年级.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