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第一次月考答案1-5BCBDA 6-10CDBAC 11-15BCCAD 16-20CABCC 21-25CABBB 26-30CAABB31.①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不断革新生产工具,积极调整社会关系,表面上缓和了矛盾,但这些措施没有且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2分)②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3分)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不可调和的,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2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基本矛盾日益尖锐,不可避免,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1分)。所以当代资本主义并不能通过技术革新和调整社会关系摆脱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分)32.①近代中国人民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分)。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分)。33.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3分)。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2分)。③在新的历史起点,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任两点得2分)。34.①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2分)。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2分)。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2分)。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分)。3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分)。改革开放新时期,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年3月1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2年度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入选。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发现大量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存,出土陶片标本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陶片均为夹炭红陶。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下列对当时社会情形推断正确的是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②该地区出现了部落联盟③该地区出现定居的生活方式④该地区迈入文明时代门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濠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①封建制度的建立是奴隶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奴隶社会的国家机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重要工具③人类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④在原始社会后期,发达的生产力助力人类文明的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晚唐五代诗人郑遨在《伤农》中写道: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额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这首诗的意思是生产一粒红稻米,耕牛就要磨破一层皮,滴下几滴血:在珊瑚枝下滥饮的人,喝醉了酒,就不断地把米饭呕吐出来。这深刻地揭露了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和劳动人民的艰辛。以下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是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和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苛捐杂税③当时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对立阶级④农民可以自己种田,从而摆脱对地主的依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8世纪哲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提出“私人恶德即公众利益”。殖民地的贵金属在葬送南美洲的同时,却为欧洲投资创造了条件,哺育了欧洲帝国和世界贸易的繁荣。可见1①资本主义社会给资本家带来财富,给公众带来灾难②资本家对私人财富的追求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③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充满了侵略、征服、掠夺、残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①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难以治愈③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过剩的必然结果④已使资本主义丧失了自我调整的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19世纪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一贯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创办单个的法伦斯泰尔、创立小伊加利亚,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呼吁资产阶级发善心和慷慨解囊。由此可知,空想社会主义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②主张阶级调和,没有发动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③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实际,有历史局限性④提倡各阶级合作,反对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统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共产党宣言》发表30多年后,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初步成果就显示出来,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统治地位:发表70年后,社会主义在俄国变成制度现实:发表100多年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可见,《共产党宣言》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②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具体步骤③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④深刻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极为显著,至今仍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不过,科学社会主义也并非凭空产生。关于这一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级月考答案.pdf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