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安徽省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培优篇)安徽省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培优篇)安徽省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李明看到平放在图书角的一摞书歪了,就把它们摆放整齐(如图),这个过程中书的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比较
2.做一个长方体铁皮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这个油箱能装多少汽油是求它的( ),这个油箱占有多大的空间是求它的( )。
A.底面积,表面积,容积 B.表面积,容积,体积
C.体积,容积,体积 D.容积,底面积,表面积
3.一种包装箱是一个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的长方体,如图,如果高减少2厘米,长、宽不变,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减少( )立方厘米。
A. B. C. D.
4.表示下图图意的正确算式是( )。
A. B. C. D.
5.一个长方体从它的顶点处取走一个小长方体,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积减少,体积减少 B.表面积增加,体积减少
C.表面积不变,体积减少 D.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
6.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能正确表示各小组人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米,第二根用去了,两根用去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长些 B.第二根长些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8.人体中的水分约占人体体重的~,六(1)班的张明重50千克,下面的答案中,( )可能是张明体内水分的大约质量。
A.25千克 B.28千克 C.32千克 D.36千克
9.将三盒这样的饼干包装成一包,选择下面哪种尺寸包装纸比较合适?( )

A.
B.
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已知这个正方体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n表示的数是( )。
A. B. C.
二、填空题
11.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2.图中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厘米,拼成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时=( )分 升=( )毫升
14.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 )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 )个,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 )个,6面都不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 )个。
15.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一不小心后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6.修一条长35千米的公路,第一周修了,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
(1),解决的问题是 ;
(2)解决的问题是 。
17.小乐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第三天他要从第( )页开始看。
18.一个15分钟的沙漏计时器,里面共装沙45克,漏下这些沙的需要( )分钟,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是( )克。
19.已知3+=3×=,4+=4×=,5+=5×=…则6+( )=( )×( )=( );A+( )=A×( )=( )。
20.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如图所示)。现在向鱼缸内注水,随着水面的上升,水与玻璃接触的面积会不断发生变化。第一次有一组相对的面出现正方形时,鱼缸内有( )立方厘米的水,水与玻璃接触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1.如图1是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裁掉阴影部分后将其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长方体纸盒。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则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22.先找规律,再填数。
(1)1,4,9,16,( ),( )。
(2),1,,,( ),( )。
三、判断题
23.长方体中,相邻的棱长度一定不相等。( )
24.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
25.从一个长方体的顶点处切去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 )
26.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9倍。( )
27.一袋糖3千克,把这袋糖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是千克。( )
28.已知m>0,如果×m<m(ab两数都大于0),则a>b。( )
四、计算题
2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看图列式计算。

31.一个底面是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被截去一段,求下图形体的体积。
五、解答题
32.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槽,长12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3.回收废纸不仅可以节约森林资源,保护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据了解,回收的废纸可以加工出相当于废纸原质量的再生纸。育才小学组织了回收废纸的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五1班每天回收千克的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加工出多少千克的再生纸?
34.一个鱼缸从里面量,长米,宽米,高米,里面装米的水,鱼缸里的水是多少立方米?
35.为庆祝党百年华诞,实验小学举行了“向党一百周年献礼”手工制作大赛,获奖情况如下:
一等奖人数 是二等奖的
二等奖人数 是三等奖的
三等奖人数 120人
获一等奖的有多少人?(先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36.修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下多少米没修?
37.将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的六个面都涂上红色,然后分割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一面涂色的有几块?没有涂色的有几块?
38.小明从一楼爬到二楼需要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爬到五楼需要多少分钟?
39.宣纸质地柔韧,经久耐用,被称为“千年寿纸”。从古至今,宣纸都是创作中国书面的最佳材料。为了迎接学校书法比赛,六(1)班买来40张宣纸供大家练习使用,第一次用去了,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还剩下几分之几的宣纸没有用?
《(培优篇)安徽省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C C D C A B
1.A
【分析】根据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可知在摆放笔记本的过程中,笔记本所占空间的大小并未发生改变,进而可知书的体积不变。
【详解】因为李明看到平放在图书角的一摞书歪了,就把它们摆放整齐,这个过程中书的笔记本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所以这个过程中书的体积不变,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图形体积的变化规律及体积的定义,掌握体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物体所有面的总面积叫做物体的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据此解答。
【详解】做一个长方体铁皮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它的表面积,这个油箱能装多少汽油是求它的容积,这个油箱占有多大的空间,是求它的体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应用。
3.C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如果高减少2厘米,那么新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减少的体积是长厘米、宽厘米、高是2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立方厘米)
所以,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减少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C
4.C
【分析】把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3份划线,划线部分占大长方形的;把划线部分看作单位“1”,它又被平均分成2份,1份划线,第二次划线的部分占第一次划线部分的,占整个图形的。
【详解】图意的正确算式是。
故答案为:C
5.C
【分析】长方体从它的顶点处取走一个小长方体,体积减少了一个小长方体的体积;由于取走了一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凹进去的顶点处与原面积相等,即表面积不变。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一个长方体从它的顶点处取走一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不变,体积减少。
故答案为:C
6.C
【分析】先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摄像小组有其中的1份。再将摄像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航模小组有其中的3份。据此对比三幅图,从而解题。
【详解】①用小圆圈表示气象小组的人数,先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摄像小组有其中的1份。再将摄像小组的4个平均分成4份,航模小组有其中的3份。所以①能正确表示各小组人数之间数量关系;
②同①理,②能正确表示各小组人数之间数量关系;
③将12人平均分成3份,摄像小组有其中的1份,再将摄像小组平均分成4份,航模小组占其中的3份。所以③也能正确表示各小组人数之间数量关系。
故答案为:C
7.D
【分析】当这两根绳子长都是1米时,1米的是米,用去的长度同样长;
当这两根绳子长都小于1米时,小于1米的也小于米,第一根用去的长;
当这两根绳子长都大于1米时,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第二个用去的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两根绳子的长度不确定,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米,第二根用去了,两根用去的长度相比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8.C
【分析】当人体中的水分占人体体重的,此时张明体内水分的质量:50×,当人体中的水分占人体体重的,此时张明体内水分的质量:50×,算出结果,只要水分在这两个量之间即可。
【详解】50×=30(千克)
50×=35(千克)
只有32千克在30千克和35千克之间。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9.A
【详解】将三盒这样的饼干包装成一包,把三盒饼干的最大面重合摞起来包装最节省包装纸,三盒饼干拼成一个长是18厘米,宽是15厘米,高是(3×3)厘米的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把这个长方体的展开,然后与两种不同尺寸的纸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长方体展开图的长:
(18+3)×2
=21×2
=42(厘米)
长方体展开图的宽:
(15+3)×2
=18×2
=36(厘米)
所以选择55×35的包装纸比较合适。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
10.B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的特征,此图属于“二三一”型,折成正方体后n和相对;根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n和相对,
1÷=1×=
故答案为:B
11. 10 100 1000
【分析】高级单位米换算成低级单位分米,乘单位间的进率10。高级单位米换算成低级单位厘米,乘单位间的进率100。高级单位米换算成低级单位毫米,乘单位间的进率1000。
【详解】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各个单位间的进率。
12. 4 18
【分析】根据题意,用4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为(1×4)厘米、宽和高为1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分别求出即可。
【详解】1×1×1×4
=1×1×4
=1×4
=4(立方厘米)
(4×1+4×1+1×1)×2
=(4+4+1)×2
=(8+1)×2
=9×2
=18(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公式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3. 9 4700
【分析】1时=60分,1升=1000毫升,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即可。
【详解】×60=9(分)
×1000=4700(毫升)
所以,时=9分;升=4700毫升。
14. 8 12 6 1
【分析】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则一共能切成3×3×3=27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可知,正方体有8个顶点,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顶点处有8个;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上有3个小正方体,去掉顶点处的两2个小正方体,每条棱上有1个小正方体需要涂2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9个小正方体,去掉4个顶点处3面涂色,去掉4个2面涂色的,剩下1个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当把大正方体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时,则一共切成27个小正方体,去掉3面涂色的、2面涂色的、1面涂色的,剩下的就是不涂色的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3面涂色的有8个小正方体;
2面涂色的有:
(3-2)×12
=1×12
=12(个)
1面涂色的有:
(3-2)×(3-2)×6
=1×1×6
=1×6
=6(个)
6个面都不涂色的有:
27-8-12-6
=19-12-6
=7-6
=1(个)
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8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12个,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6个,6面都不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1个。
【点睛】抓住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切割小正方体的特点:1面涂色的在面的中间;2面涂色的在棱上,3面涂色的在顶点处,没有涂色的在内部,由此即可解答问题。
15.48
【分析】由长方体的表面积可知,需要修理的鱼缸后面玻璃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长方体的长,长方形的宽是长方体的高,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8×6=48(平方分米)
所以,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
16.(1)第一周修了多少米
(2)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多少米
【分析】(1)要求“第一周修了多少米”,将要修的公路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周修的长度=全长×,据此解答;
(2)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的长度=第一周多修的长度×。
【详解】(1),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周修了多少米;
(2)解决的问题是: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多少米。
17.64
【分析】将故事书总页数看作单位“1”,总页数×第一天的对应分率=第一天看的页数,再将第一天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对应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已看页数,已看页数+1=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80×=36(页)
36×=27(页)
36+27+1=64(页)
第三天他要从第64页开始看。
18.6;;30
【分析】根据题意,漏下这些沙的需要的时间是15分钟的,用15乘即可求出漏下这些沙的需要的时间,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的10倍,用乘10即可求出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几分之几;用45乘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克数。
【详解】15×=6(分钟)
×10=
45×=30(克)
漏下这些沙的需要6分钟,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是30克。
19. 6
【分析】
根据题意,3+=3×=,可以写成:3+=3×=;
4+=4×=,可以写成:4+=4×=;
5+=5×=,可以写成:5+=5×=;
……
由此可知,第n个算式时,n+=n×=,据此求出n=6、n=A时的值,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n+=n×=。
n=6时:
6+=6×=
n=A时:
A+=A×=
已知3+=3×=,4+=4×=,5+=5×=…则6+=6×=;A+=A×=。
【点睛】本题考查算式变化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式子的变化规律,从而解答。
20. 1500 650
【分析】第一空,由题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5厘米、10厘米、20厘米,一组相对的面出现正方形的面为侧面,因为宽的长度最小,水面涨到10厘米的时候刚好出现一个正方形,这时候水占用长方体的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高为10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得水的体积为15×10×10=1500立方厘米;第二空,水与玻璃接触的面:前面和后面面积共为15×10×2=300平方厘米;左面和右面面积共为10×10×2=200平方厘米;底面面积为15×10=150平方厘米,最后几个面相加可得面积为300+200+150=650平方厘米。
【详解】水的体积:
15×10×10=1500(立方厘米)
表面积:
15×10×2+10×10×2+15×10
=300+200+150
=650(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为长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变型应用,要思考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正方形为解题的关键点,这里要抓住最短边来解题,因为水在上升过程中,高度最先达到最短边的长度,这时候正方形就出来了;其次在算水与玻璃表面积的时候,需要注意水并没有接触到顶面,所以最顶面的面积是不算的。
21. 700 1000
【分析】看图可知,正方形纸板的边长包含2条高和2条宽,宽是高的2倍,根据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正方形边长÷(1+1+2+2)=高,高×2=宽,正方形边长-高×2=长,据此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高:30÷(1+1+2+2)
=30÷6
=5(厘米)
宽:5×2=10(厘米)
长:30-5×2
=30-10
=20(厘米)
表面积:(20×10+20×5+10×5)×2
=(200+100+50)×2
=350×2
=700(平方厘米)
体积:20×10×5=1000(立方厘米)
它的表面积是700平方厘米,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
【点睛】关键是掌握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先确定长、宽、高,再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22.(1) 25 36
(2)
【分析】(1)1=,4=,9=;16=,……由此发现规律:第n个数是。
(2),,,……由此发现规律: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
【详解】(1)第5个数是=25,第6个数是=36。
所以第一个数列是1,4,9,16,25,36。
(2)第5个数是,第6个数是。
所以第二个数列是,1,,,,。
【点睛】数列找规律可从加、减、乘、除或平方运算来考虑。
23.×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其12条棱分为长、宽、高各4条,相邻的棱指同一顶点相交的三条棱。若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则相邻的棱可能存在长度相等的情况,因此原命题不成立。
【详解】长方体相邻的棱可能长度相等。例如,当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时,长和宽相等,此时相邻的长和宽长度相同。因此“相邻的棱长度一定不相等”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容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出容积;再根据1立方分米=1升,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1×1×1
=1×1
=1(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升
故答案为:√
2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长方体一个顶点切去一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了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表面积没有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一个长方体的顶点处切去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不变。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明确表面积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
【分析】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3×3×3)倍,据此分析。
【详解】3×3×3=27
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27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分析】将一袋糖的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其中的2份是一袋糖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其中2份的质量。
【详解】3×=(千克)
一袋糖3千克,把这袋糖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是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8.√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已知m>0,如果×m<m,则<1,即是一个真分数,所以a>b。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1;
【分析】1题,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题,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题,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结果。
【详解】
30.8个
【分析】由图可知:将排球个数看成单位“1”,足球比排球多,求足球比排球多多少个,直接用排球个数×计算即可。
【详解】24×=8(个)
足球比排球多8个。
31.48立方厘米
【分析】
如图,将这个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个图形的体积=下边长方体的体积+上边立体图形的体积,而上边立体图形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2×10+2×2×(14-10)÷2
=40+4×4÷2
=40+8
=48(立方厘米)
这个图形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
32.240升
【分析】根据长方体容积公式:容积=长×宽×高,代入数据,求出长方体铁皮水槽的容积,1立方分米=1升;再把单位换算成升即可。
【详解】12×5×4
=60×4
=240(立方分米)
240立方分米=240升
答: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240升。
33.千克
【分析】将废纸质量看作单位“1”,废纸质量×再生纸对应分率=加工出的再生纸,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千克)
答:这些废纸可以加工出千克的再生纸。
34.立方米
【分析】把鱼缸里的水看作是一个长米,宽米,高米的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立方米)
答:鱼缸里的水是立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体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5.线段图见详解;45人
【分析】把获得三等奖的人数平均分成4份,获得二等奖的人数占其中的3份,再把获得二等奖的人数平均分成2份,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其中的1份;
把获得三等奖的人数看作单位“1”,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是三等奖的,获得二等奖的人数=获得三等奖的人数×,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是二等奖的,获得一等奖的人数=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求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就是求120的的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120××
=90×
=45(人)
答:获一等奖的有45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计算。
36.700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所修公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没修的占全长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所修公路的长度乘没修的分率,即可得解。
【详解】
(米)
答:还剩下700米没修。
37.一面涂色的有52块;没有涂色的有24块
【分析】根据分析可知,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6×5×4)÷(1×1×1)即可求出被切成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三个面均为油漆的是各顶点处的小正方体,长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三面涂色的有8个;
在各棱处,除去顶点处的正方体,其他的是两面油漆,长被切成6个小正方体,所以一条长有(6-2)个两面油漆的小正方体,宽被切成5个小正方体,所以一条宽有(5-2)个两面油漆的小正方体,高被切成4个小正方体,所以一条高有(4-2)个两面油漆的小正方体,所以用(6-2)×4+(5-2)×4+(4-2)×4即可求出有几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在每个面上,除去棱上的正方体都是一面油漆,用[(6-2)×(5-2)+(6-2)×(4-2)+(5-2)×(4-2)]×2即可求出几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最后用所有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减去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即是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根据上面的结论,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小正方体的总个数:(6×5×4)÷(1×1×1)
=120÷1
=120(个)
有8个顶点,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
两面涂色的有:(6-2)×4+(5-2)×4+(4-2)×4
=4×4+3×4+2×4
=16+12+8
=36(个)
一面涂色的有:[(6-2)×(5-2)+(6-2)×(4-2)+(5-2)×(4-2)]×2
=[4×3+4×2+3×2]×2
=[12+8+6]×2
=26×2
=52(个)
没有涂色的有:120-8-36-52=24(个)
答:一面涂色的有52块;没有涂色的有24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染色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两面涂色的在棱长上,一面涂色的在正方体的面中间上。
38.分钟
【分析】由题可知,一楼爬到二楼爬一层需要分钟,从一楼爬到五楼需要爬(5-1=4)层,则总时间=爬一层所用的时间×爬的层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5-1)
=×4
=(分钟)
答:他从一楼爬到五楼需要分钟。
39.
【分析】将买来的宣纸总数量看作单位“1”,1-第一次用去了几分之几=第一次用后剩下这些宣纸的几分之几,第一次用后剩下这些宣纸的几分之几×第二次用去的对应分率=第二次用去了这些宣纸的几分之几,1-第一次用去了几分之几-第二次用去了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用,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1-)×
=-×
=-

答:还剩下的宣纸没有用。
【点睛】本题出现的两个分率单位“1”不统一,关键是统一单位“1”,然后再用减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