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物态变化 温度新知梳理一、物质存在的状态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态、 态、 态。[拓展]物质除了固态、液态和气态外,还存在其他状态。如物质原子内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等离子态。除此之外,物质还存在超固态、液晶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状态。二、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注意]发生物态变化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物质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三、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程度的物理量。一般用符号 (或 )表示。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3. (1)常用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是温度计的 。温度计上刻度的最小格所代表的值是温度计的 。例如普通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3)注意: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割开,也不能读作人们日常所说的“度”。人的正常体温约36.5℃,读作 ,一6.8℃读作 或 。[拓展]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1)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大气压为 1.01×10 Pa时, 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 的温度规 定为 100摄氏度;把 0摄氏度到 100 摄氏度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记为 。摄氏温度用符号 表示。(2)热力学温度是国际温标,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摄氏温标的零点等于热力学温标中的273.15K。在体现温度变化时,每1K与每1℃的大小是相同的。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3)华氏温度的单位符号:F。华氏温度tF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四、温度计的使用1.三种常用温度计种类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测温范围分度值测温液体 煤油、水银 水银 酒精特殊结构 无 有一段弯曲的细缩口 无2.实验室温度计(如图 T1-1-1所示)(1)原理: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2)使用:①估计被测物体的 ,选择 和 合适的温度计。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④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温度计 且与温度计中的液柱顶端液面相平。⑤在记录数据时,要标明 。3.体温计(1)当体温计遇冷,水银收缩时,水银柱在 处断开,缩口下方的水银缩回玻璃泡内,上方的水银停留在原处;使用前需要拿着体温计 的一端用力向下甩,使水银柱降至35 ℃刻度线以下;读数时体温计 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的示数为大格示数+超过的小格数×分度值。(2)新型体温计有 、 等,具有 、 、安全可靠等特点。[拓展]水银体温计易破碎,并易造成水银污染,我国自2026年起将禁止生产含水银的体温计。应用示例类型1 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例1 水蒸气、云、雨、露、雾、霜、雪、雹、冰等,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属于气态的是 ;属于液态的是 ;属于固态的是 ;不能确定状态的是例2 下列情境中,属于物态变化的过程的是 ( )A.一块铁放在火炉中烧红了B.一根铁丝被折弯了C.食物腐烂了D.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方法点拨]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物态变化是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与物质的温度、形状等无关,分析此类题目注意判断物质的起始状态、未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类型2温度和温度计例3 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C.刚煮熟的鸡蛋的温度D.刚温好的牛奶的温度[方法点拨]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大气压为 1.01×10 Pa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最适合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 40℃;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3~10℃, 冷冻室的温度为-24--18℃。例4 (多选)在玻璃泡的容积一定时,下列说法中,能提高温度计灵敏度的是 ( )A.把温度计做得大一些B.把温度计玻璃管内径做得更细些C.把温度计玻璃管壁做得更厚一些D.采用更容易膨胀的液体例5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在1.01×10 Pa大气压下,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是-2℃;放入沸水中的示数是 98 ℃;若将此温度计放在室内,其示数为26 ℃,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24 ℃ B.26 ℃ C.28 ℃ D.30 ℃[方法指导]不准确温度计的解题方法对于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其原理仍然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虽然刻度不准,但实际的温度是与标示温度成比例的。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 T1-1-2所示)如下:(在1.01×10 Pa大气压下操作)根据对应比例关系可得 把对应数据代入式子中,就可以求出实际温度或不准确温度。类型3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例6 如图 T1-1-3所示,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⑤C.③和⑥ D.都正确[方法指导]温度计的使用(四“会”)(1)会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侧壁。(3)会读:示数稳定后,辨别零上或零下温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视线与温度计垂直。不能俯视或仰视,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读数=整数值+小格数×分度值。(4)会记:所记录的数据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例7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同一地点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温度计两次的示数如图T1-1-4所示,其中图 显示的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易错警示〕温度计的读数容易出错,易错点有:①分不清读数部分刻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判断“零上”还是“零下”的方法(如图T1-1-5所示)如下②错误地读成“摄氏×度”或记为“×°”等,应读成“×摄氏度”或记为“×℃”类型4体温计的使用例8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T1-1-6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易混辨析]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在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的示数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高于或等于体温计原来的示数,则测量值准确;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低,则体温计仍显示原来的示数,测量值不准确。课堂小结听课效果,及时反馈 请另见单本,完成课堂反馈(一)课后作业,达标巩固 请翻转本书,完成本节课时作业课堂反馈(一)[物态变化 温度]1.如图1-1所示,其中属于固态的是 、 ;属于液态的是 、 ;属于气态的是 。2.如图1-2所示,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慢加热,冰先变成了 ,接着继续加热又变成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物态变化是在 (选填“一定条件下”或“任意条件下”)发生的。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1-3所示的实验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它的示数是 。4.如图1-4所示是某同学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的情景,其中温度计使用和读数方法都正确的是 ( )5.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如图 1-5所示),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 ℃第一节 物态变化 温度【新知梳理】一、固液 气三、1. 冷热 t T 2. 温度计3. (2)量程 分度值 35~42 ℃ 0.1℃(3)36.5摄氏度负6.8摄氏度零下6.8摄氏度[拓展](1)冰水混合物 水沸腾 1℃ t(2)T 开尔文 开 K T=t+273.15四、1. 0~110℃ 35~42℃ - 30~50℃1℃ 0.1℃ 2℃2. (1)热胀冷缩(2)①温度量程 分度值②充分接触③稳定 ④不能 垂直 ⑤单位3.(1)缩口 有刻度 可以(2)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操作方便 测温时间短【应用示例】例1 水蒸气 雨、露、雾霜、雪、雹、冰云例2 D 例3 B 例4 BD 例5 C例6 B 例7 热胀冷缩 乙 -4例8 不能 36.5课堂反馈(一)1.铁钉 冰块 水 牛奶 气球中的空气2.水水蒸气 一定条件下3. 热胀冷缩 0~110℃ 1℃ 29 ℃4. C 5.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