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平均速度的测量新知梳理一、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路程、经过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3.测量平均速度用到的测量工具: 、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测量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1)实验步骤图 T2-5-1描述的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0.05s的位置变化情况。请读出小球在 AB、BC、CD、DE、EF 段的下落距离,计算出小球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运动过程 AB BC CD DE EF路程s/m时间t/s 0.05 0.05 0.05 0.05 0.05平均速度v/(m·s `)(2)实验结论若小球在 AB、BC、CD、DE、EF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这说明平均速度的大小与 有关。(3)交流评估a.该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是 (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小球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b.本次实验中平均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可能有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2.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步骤如图 T2-5-2所示,将贴有刻度尺的斜面倾斜适当角度后固定,然后从斜面顶部零刻度处将小车由静止释放,并同时用停表开始计时,记录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到 30cm刻度处时所用的时间。仿照上述步骤,将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零刻度处由静止释放,依次记录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到60 cm和90 cm刻度处所用的时间。计算出小车在每一段路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将数据填入下表。路程s/m 0.3 0.6 0.9时间t/s平均速度(2)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 ,可知小车在斜面上做 运动。(3)交流评估a.实验时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好处是 。b.实验时,若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c.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d.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事项:①小车运动的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②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要由静止释放;③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应用示例类型平均速度的测量例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T2-5-3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数字显示格式为“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些。(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得,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4)为了测 BC 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能”或“不能”)将小车从 B 点由静止下滑,理由是 。(5)实验中必须正确使用电子表,若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6)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通过 AB 段、BC 段和AC 段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7)如图 T2-5-4所示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能反映小车下滑过程中运动情况的是 (填字母)。[实验点拨](1)实验过程中,要求斜面坡度较小,其目的是使小车在下滑时速度较小,方便测量时间。(2)小车由斜面顶端下滑时,如果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时间偏小,则平均速度偏大。(3)在处理实验数据(计算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要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性,例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课堂小结听课效果,及时反馈 请另见单本,完成课堂反馈(十)课后作业,达标巩固 请翝转本书,完成本节课时作业课堂反馈(十)[平均速度的测量]1.某班同学在测平均速度时,四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25 m、50 m、75 m、10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路程s/m 25 50 75 100时间t/s 5.0 9.0 12.0 16.0(1)王军同学从起点到25 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2)王军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2.在测运动员短跑时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给你的器材有皮尺、天平、量筒、停表,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 和 ,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男运动员在前20m的平均速度是 m/s,女运动员在前5s 内的平均速度是 m/s。路程 10 m 20m 30 m 40 m男运动员所用时间 1.8 s 3.2s 4.5s 5.6 s女运动员所用时间 2.0s 3.8s 5.0s 6.1 s3.如图10-1所示,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斜面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底端时停止计时(图中停表的显示格式为“时:分:秒”)。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 cm/s B.9 cm/s C.8cm/s D.7 cm/s4.如图10-2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停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滑下,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滑下,通过相同的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第五节平均速度的测量【新知梳理】3.停表 刻度尺路程和时间(3)a.间接 加速b.距离测量有误差2. (2)大 加速(3)a.方便准确测量时间b.偏大 c.增加斜面坡度【应用示例】例 (2)缓(3)0.3 0.2 0.5(4)不能 所测时间不是小车运动过程中BC 段所用的时间(5)大课堂反馈(十)1. (1)5 (2)6.252.皮尺 停表 路程 时间 6.25 63. B4. (1)时间 (2)大 大 (3)0.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