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二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2-Z-1所示的情景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 2-Z-2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白帝城 B.江陵
C.两岸 D.轻舟
3.古人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已经显露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例如《抱朴子》中有云:“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下列关于其中运动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
A.“游云西行”是指诗人观察到云相对大地在向西运动
B.“月之东驰”是指月亮相对于云向东运动
C.诗句可以说明诗人观察时云和月亮一定都在运动
D.诗句描述的现象体现了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4.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是2.72 cm、2.73 cm、2.42 cm、2.73 cm、2.73 cm,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为 ( )
A.2.72 cm B.2.71 cm
C.2.666 cm D.2.73 cm
5.如图2-Z-3所示为某款运动软件截图,显示小明的运动配速为15 min/km,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步行时的速度 B.跑步时的速度
C.自行车正常骑行时的速度 D.电动车正常骑行时的速度
6.如图2-Z-4所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测得SAB=SBC=3m ,通过 BC段所用的时间为0.5s,则足球从A 运动到C 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
A.12 m/s B.7 m/s
C.6m /s D.4m /s
7.如图2-Z-5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15 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甲运动8s追上乙
C.甲、乙在开始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8.如图2-Z-6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一段长度为10km区间的测速警示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共汽车可以以95 km/h的恒定速度通过该区间
B.相对于高速行驶的小轿车,公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
C.小轿车通过该区间的平均速度应为120 km/h
D.货车在4 min 内通过该区间是违反交通规则的
9.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6m/s,然后以2m/s的速度逆流返回原地,则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4m /s B.3m /s C.5m /s D.6m /s
10.图2-Z-7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 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 ,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
A.1.70 m B.1.65 m C.0.85 m D.0.80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如图2-Z-8甲所示是某同学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景,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的长度为 cm。图乙中停表读数为 s。
12.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2-Z-9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b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选填“甲”或“乙”)网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网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13.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路上他看到如图2-Z-10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少需要 h。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14.小明一家周末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2-Z-11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s。汽车行驶了半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km/h。
15.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2-Z-12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为 m/s。当t=40s时,甲、乙t=40s两车相距 m。前20s内乙车行驶的路程为 m。
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
16.(12分)小明同学用如图2-Z-13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 处滑到底端C 处的时间 再次将小车从 A 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A 处滑到中点 B 处的时间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A”或“B”)处由静止释放。
(3)在测量AB 段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AD 会偏 (选填“大”或“小”)。
(4)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得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为了便于测量时间,下列采取的操作不可行的是 (选填“A”“B”或“C”)。
A.将图中木块向右移 B.在斜面上铺上棉布 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
(5)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所示)。由计算机得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m/s。
17.(14分)用如图2-Z-14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平均速度时,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 AB 段运动的路程:,在AB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小车在 B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停表,如果小车到达C 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 。
四、计算题(共16分)
18.(8分)一名司机驾车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障碍物,他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15 m,汽车制动后又继续向前滑行35m才能停下,则:
(1)汽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是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5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19. (8分)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如图2-Z-15 甲所示,全长55 km,汽车限速100km/h。
(1)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发现大桥上的桥墩向后运动,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经15 s行驶0.3km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学业水平评价(二)
1、C 2. D 3. C 4. D 5、 A
6. B 7. C 8. C 9. B 10. B
11. B 3.50 338.5
12. 甲 3:5
13. 最高限速40 km/h 1.5 汽车
14、22.2 80
15. 大于 20 200 200
16. (1)小于 (2)A (3)小
(4)C (5)加速 0.8
(2)不是
(3)4.00 0.2 0.5 0.3
(4)大
18. (1)反应时间是t=0.6s ,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15 m,
所以汽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
(2)酒后驾车时的反应时间:
t'=5t=5×0.6s=3s,
由 得,酒后驾车时的反应距离:
s'=vt'=25m/s×3s=75m,
从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行驶的总路程:
100m,
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19.(1)汽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最短时间:
(2)司机看到大桥上的桥墩向后运动,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3)由图像知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匀速行驶的时间:
匀速行驶的路程:
0.225 km,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0.525 km,
所用总时间
则在这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