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图1-Z-1所示的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 )
2. 在 1.01×10 Pa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的水,现将温度为-10℃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 B.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
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Z-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固体是晶体,熔点为80℃
B.该固体熔化时间持续了大约15 min
C.第20 min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4.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B.舞台上常见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在玻璃内壁凝华形成的
5.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作“冻干草莓”,尽可能保持草莓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工人把含有大量水分的新鲜草莓温度降到一18℃以下,使草莓的水凝固,再将其放置在温度低于冰熔点的真空环境中实现脱水,新鲜草莓变成了几乎不含水分的草莓干。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在冻干草莓脱水过程中,草莓中的冰 ( )
A.汽化 B.升华
C.熔化 D.凝华
6.小明帮妈妈煮饺子时发现,水沸腾时,用铁勺从锅中盛出一部分水,勺中的水就不再沸腾了(如图1-Z-3甲所示);再将这勺水放入锅中时(注意:不是倒入),虽然锅里的水依旧沸腾着,勺子里的水却不会沸腾(如图乙所示)。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沸腾时,锅边的“白气”是水汽化所形成的
B.图乙中,适当调大火力可以使勺子里的水沸腾
C.图乙中勺子里的水虽没有沸腾但温度可达到沸点
D.图乙中,锅中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持续升高
7、小明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1-Z-4所示的两种制霜的方法:如图甲所示,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如图乙所示,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经历的物态变化不同
B.图甲所示制霜的方法是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C.制霜的过程中,冰吸热,干冰放热
D.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
8.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
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B.严冬,窗玻璃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热水瓶口处的“白气”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9.下表中是在 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内,应选择的物质是 ( )
物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8.8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5 35
A.水 B.水银 C.酒精 D.乙醚
10.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
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D.“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如图1-Z-5所示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 的性质制成的,此体温计显示的温度是 ℃。若用这支体温计直接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是 ℃。
12.小慧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如图1-Z-6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海水先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然后遇到玻璃从而 成小水滴;在液化过程中,水蒸气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3.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泡温度计。如图1-Z-7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 (选填“大”或“小”),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越 ,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14.如图1-Z-8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 和B,A杯中装有一些水,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理由是 。
15.2024年1 月 5 日,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火箭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这些物态变化可能是 、 、 (前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从火箭外壳 热量,可 火箭表面的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24 分)
16.(10分)如图1-Z-9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如图乙所示,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 ℃。
(2)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丁中绘制了图线A,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图丁中的图线B;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图丁中的图线C;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7.(14分)图1-Z-10甲是小明同学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实验时的实验装置。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A、B中的 (选填“A”或“B”)。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 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 in后停止读数。某次数据没有记录,漏填的数据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98
(3)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温度是 ℃。
(4)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请在如图 1-Z-11 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6)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7)各小组进行交流发现,好多组测出的水的沸点不相同,且最大相差 他们就此现象提出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教室内大气压不同 B.酒精灯火焰不同 C.温度计不准确
四、综合题(共12分)
18.(5分)2023年5月30 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1-Z-12 所示),约10 min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基肼( 作为燃料,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都是 (选填“液”或“气”)态的,它们是通过既降低温度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
(2)火箭被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产生大量的“白气”,该“白气”是水先 后 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9.(7分)实验室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不准确。在 大气压下,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在沸水中的读数为
(1)当它指示的气温为29 ℃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2)当温度为多少时,指示温度等于实际温度
C 2. A 3. D 4. B 5. B6. C 7. B 8. D9. C 10. D
热胀冷缩 37.8 37.8
12.汽化 液化 放热
13.小 汽化 小
14.不能 不能 B 杯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5.熔化 汽化 升华 吸收 降低
16. (1)自下而上 - 3 (2)晶体 不变 (3)降低
17. (1)B (2)96(3)98 (4)(a)(5)如图所示
(6)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7)C
18. (1)液 液化
(2)吸热 汽化 液化
19.(1)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当温度计指示的气温为29 ℃时,实际的温度为 30℃。
(2)设实际温度为t,由于指示温度等于实际温度,则 0℃=t,解得t=40℃,
所以当温度为40℃时、指示温度等于实际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