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爱眼宣传公益行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爱眼宣传公益行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5.4爱眼宣传公益行
新知梳理
一、了解眼球的构造和成像过程
1.眼睛的结构和视物原理
眼球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焦距和进入人眼的光的强度。人眼的主要结构如图 T5-4-1所示。
主要构造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用以控制进入眼球中光的强度,光很强时,它会自动 ;光较弱时,它会自动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和照相机原理一样,当u>2f 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 的实像。
[拓展]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感觉物体的像是正立的,这是视神经和大脑的调节作用的结果。
2.视觉的形成过程(如图 T5-4-2所示)
3.近点、远点、明视距离
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相当于改变了 ,从而在像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如图T5-4-3所示。要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要把“凸透镜”的焦距变 ,此时晶状体就要变得 一些;要看清楚近处的物体,就需要把“凸透镜”的焦距变 ,此时晶状体就要变得 一些。
人眼通过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近点一般在距眼睛 处。一般正常眼观看25 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因此把25 cm的距离叫正常眼的 .
二、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类型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 能看 清 远 处 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戴 透镜做成的眼镜 戴 透镜做成的眼镜
〔拓展〕眼镜的度数 焦距f用m作单位)。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老花眼和远视眼症状相似,老花眼的成因是年老后晶状体硬化或部分硬化,是随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现象。远视眼和老花眼成因不同,不能单纯画等号。
三、举办爱眼宣传活动
眼睛是观察与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当前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1996年重新确定每年 6 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应用示例
类型1眼睛
例1 如图 T5-4-4 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 的 像。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 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类型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例2 (2023仙桃)如图 T5-4-5 所示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方法指导]近视眼、远视眼的判断及矫正
(1)近视眼、远视眼的判断
①近视眼:远处射来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②远视眼:近处射来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2)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①矫正近视眼,可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先经凹透镜发散一些后再射入眼睛,其会聚点就能移到视网膜上。
②矫正远视眼,可戴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先经凸透镜会聚一些后再射入眼睛,其会聚点就能移到视网膜上。
视力的矫正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近凹远凸。
例3 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 T5-4-6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选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如图 T5-4-7甲所示,实验中测得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10 cm,再将水透镜分别挤压成图乙、丙所示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
①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
②在同一位置,用图甲、乙、丙所示的水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最大的是图 。
③目前很多近视眼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达标巩固
课堂反馈(二十三)
[爱眼宣传公益行]
1.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23-1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格中。
照相机 ①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 ③
2.人眼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睫状肌的作用,晶状体变 ,使近处物体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睫状肌的作用,晶状体变 ,使远处物体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
3.照相机能够变焦,人的眼睛也能变焦。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作 点和 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近点在大约在10 cm处。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约为 cm,这个距离叫作明视距离。
4.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选填“强”或“弱”),无法正常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个清晰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导致患上了近视眼。如图23-2所示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光学元件对光有 作用。
5.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 ( )
A.不变 B.变薄 C.变厚 D.无法确定
6.图23-3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戴远视眼镜
7.小明去眼镜店配眼镜,已知眼镜片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再乘100(即 焦距 f 以 m为单位。小明戴的眼镜度数为—500度,则他的眼睛是 眼,戴的是 镜,镜片的焦距为 m。
第四节 爱眼宣传公益行
【新知梳理】
一、1.缩小 扩大 变焦镜头 底片 倒立 缩小
3.凸透镜的焦距 大 扁平 小 凸起10 cm明视距离
二、强弱 前 后 凹 凸
【应用示例】
例1 凸透镜 光屏 倒立 缩小 实 后 变小例2 A
例3 (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靠近
(2)①乙 ②丙 ③大于 发散
课堂反馈(二十三)
1.①镜头 ②视网膜 ③瞳孔
2.凸起(厚)扁平(薄)
3. 远 近 25
4.强缩小 发散
5. C 6. A
7. 近视 凹透 - 0.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