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5.3生活中的透镜
新知梳理
一、放大镜
1.用途: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别清楚的物体“放大”,以便观察得更清楚。
2.成像原理:物距小于凸透镜1倍焦距时,成 、 的虚像。如图 T5-3-1 所示,要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应使物体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不能超出1倍焦距)
二、幻灯机和投影仪
1.结构原理
幻灯机
投影仪
投影仪的结构与幻灯机的相似,工作原理相同,但在其上端多了一个平面镜,其作用是 。
2.成像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 、 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如图T5-3-2所示。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物体 镜头,屏幕 镜头。
[注意]幻灯机和投影仪成的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画面,应将幻灯片或投影片倒着放置。
三、照相机
1.主要结构:镜头(一般由多个镜片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安装在暗箱底部,相当于光屏)、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相当于调节像距)。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 、 的实像,像距在1 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如图 T5-3-3所示。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物体 镜头,同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镜头应 ,使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远一些。
四、显微镜
1.结构:显微镜一般是由两组镜片组成的,分别是 和 ,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两组镜片中 的焦距较大。
2.工作原理:如图T5-3-4所示,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与2 倍焦距之间,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倒立、 的实像,然后再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 像。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五、望远镜
1.结构:普通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
2.工作原理:如图T5-3-5所示,物体在物镜的2倍焦距以外,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最终观察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虚像。
应用示例
类型1放大镜
例1 (2024 成阳永寿模拟)今年的重阳节,小明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T5-3-6 所示。放大镜的镜片是一个 透镜,邮票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镜的1 倍焦距,透过放大镜,奶奶看到的是邮票正立、放大的 像。
〔方法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当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所成的虚像越大。
类型2幻灯机和投影仪
例2 (2024 仙桃一模)现在很多家庭都用了投影电视机,如图 T5-3-7 所示,投影电视机可以将电视机传输过来的图像通过投影仪的镜头成像,并将所成的像投射到屏幕或白墙上;屏幕上画面的大小可以通过投影仪的前后移动来调节,关于投影电视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B.使用时,屏幕离投影仪的距离应小于镜头的 2 倍焦距
C.图像经过投影仪的镜头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要想使屏幕上的画面更大一些,可以将投影仪向远离屏幕的方向移动
[方法指导]投影仪的使用和调节方法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投影片(物体)放置于镜头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投影片(物体)通过镜头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可以把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一些,同时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减小一些,直到屏幕上得到清晰的像为止。
类型3照相机
例3 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在感光晶片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要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方法指导]照相机的使用和调节方法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选定被拍摄的景物后,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调物距是通过调整镜头与物体间的距离来实现的,调像距则是通过调镜头的位置来实现的。
类型4显微镜和望远镜
例4 (2024 长沙一模) 如图 T5-3-8 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放大镜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透镜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成像特点不同
[方法指导]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异同点
异同点 望远镜 显微镜
相同点 组成 物镜与目镜的组合
目镜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不同点 焦距比较 fo> fa f < fa
物镜成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堂小结
请另见单本,完成课堂反馈(二十二)
课堂反馈(二十二)
[生活中的透镜]
1.科学家培育稻种时,用一种透镜观察稻种,如图22-1所示,他用的是 透镜,如果该透镜焦距为10 cm,稻种到透镜的距离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cm,该透镜还可以应用于照相机中,照相机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一位天文爱好者自制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它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镜。用望远镜观察火星时,火星通过它的物镜所成的像是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
3.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
A.画面上有一只小虫 B.画面变得模糊
C.几乎无影响 D.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4.早上,朝阳同学抵达学校,在人脸识别闸机前0.5m处(如图22-2 所示)刷脸进入学校,仅0.3s就完成人脸信息比对,快速通行。朝阳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人脸识别闸机的原理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通行者的人脸照片,并与预先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以实现识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 2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新知梳理】
一、2.正立 放大 远离
二、1.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2.倒立 放大 靠近 远离
三、2.倒立 缩小 靠近 往外拉
四、1.物镜 目镜 目镜 2.放大 虚
【应用示例】
例1 凸 小于 虚 例2 D
例3 缩小 减小 例4 D
课堂反馈(二十二)
1.凸小于 倒
2.凸透 倒立 实
3. C 4.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