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透镜新知梳理一、透镜1.透镜:两个面都是 的一部分,或一个面是 的一部分、另一个面是平面的透明体,通常称为透镜。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放大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2.透镜的种类类型 凸透镜 凹透镜定义 中间 边缘 的透镜 中间 边缘 的透镜光学符号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主光轴:通过两个 的直线叫作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用“点划线”表示); 光心:薄透镜的 叫作光心[说明]判断凹、凸透镜时,要看中间与边缘的厚度关系,而不是看透镜表面的凹凸程度。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如图 T5-1-1甲所示;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如图乙所示。2.焦点、焦距类型 凸透镜 凹透镜焦点 与凸透镜主光轴 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形成 的点,用字母 F 表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这些发散光的 会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由于这一交点 F 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因此叫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 的距离叫作焦距,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用 表示。图示[说明]凸透镜越凸(也就是越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越 (选填“强”或“弱”),焦距就越 。[点拨]凸透镜和凹面镜都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都对光有发散作用,凸(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三、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光路图)透镜类型 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过焦点(另侧虚焦点) 过光心凸透镜 光路图折射光线凹透镜 光路图折射光线[注意]光在发生折射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而透镜对光的作用也是折射,所以透镜中光路也是可逆的,故这三条特殊光线也是可逆的。应用示例类型1 透镜的特点及对光的作用例1 如图 T5-1-2所示,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 M 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A.0.1m B.0.2m C.0.3m D.0.5m例2 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 S 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 T5-1-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方法指导]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类型2透镜识图与作图例3在如图 T5-1-4所示的虚线框中各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方法指导]选填透镜的方法对于选填透镜类题目,一般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完成。具体做法:将入射光线沿原方向延长,看折射光线是靠近主光轴,还是偏离主光轴。如果折射光线靠近主光轴,表明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填凸透镜(如图T5-1-5甲、乙所示);如果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表明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填凹透镜(如图丙、丁所示)。特别注意:对光有会聚作用不等同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对光有发散作用不等同于折射光线发散开。例4 (2024 枣庄)如图 T5-1-6 所示,一束光射向凹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凹透镜、凸透镜的折射光路。〔方法指导〕完成透镜光路的方法(1)完成凸透镜光路的方法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相应的折(入)射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完成凹透镜光路的方法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相应的折(入)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②其延长线过另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课堂小结请另见单本,完成课堂反馈(二十)请翻转本书,完成本节课时作业课堂反馈(二十)[透镜]1.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作凸透镜,图20-1中 (填字母)是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作凹透镜,图中 (填字母)是凹透镜。2.如图20-2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是凸透镜的 ,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 。如果换用凹透镜重复上述实验,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3.如图20-3所示,将物理课本放在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后面(靠近玻璃杯),透过玻璃杯观察文字。看到的文字被 (选填“放大”或“缩小”)了,这是因为装满水的玻璃杯相当于 (选填“凸”或“凹”)透镜。4.在图20-4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使光路图成立。其中放入凹透镜的是(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5.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20-5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F,请在图中完成光路。第一节 透镜【新知梳理】一、1.球面 球面2.厚薄 薄 厚 球心 中心二、1.会聚 发散2、平行 最小、最亮 反向延长线光心 ∫[说明]强小三、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反向延长线过另侧虚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传播方向不变【应用示例】例1 A 例2D例3 如图所示例4 如图所示课堂反馈(二十)1. 厚 薄 A、B、C 薄 厚 D、E、F2.会聚 焦点 焦距 不能3. 放大 凸 4、D5.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