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考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以深秋时节的长沙风光为基调,展开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作者先通过
“独立寒秋”点明季节特征,让读者感受到深秋特有的肃杀之气。而后,随着视线的移动,江水奔
腾不息的动态美感跃然纸上。作者巧妙地选择“橘子洲头”这一意象,从而表明具体的地理位
置。继而,目光转向远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将整个画面的色彩推向高潮。这里的“红
遍”写出深秋时节漫山红叶的壮观景象,暗示着革命浪潮席卷神州大地的磅碍气势。通过层层
递进的笔法,作者将远近景物巧妙结合,既突出空间的广阔,又渲染出浓郁的季节氛围。例如,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整个画面既有奔浦的江水,又有沉稳的山峦,
从而形成动静相宜的艺术效果。
在湘江两岸的壮丽景色中,一幅跨越古今的画卷徐徐展开。江水奔流不息,见证着这片土
地上一代代人的足迹与梦想。远处的山峦起伏,近处的江水荡漾,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在这里
完美交融。站在湘江岸边,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令人心潮澎湃的壮美景色。层林尽染的远山似
乎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历史,而江面上泛起的点,点波光则折射出新时代的光彩。
《沁国春·长沙》在艺术风格上实现了豪放与婉约的完美统一。上阕描写自然景观时气势
磅礴,展现出豪放的一面。特别是“湘江北去”与“万山红遍”等句,将雄浑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
现出来。而在下阏抒发个人感慨时,又见真挚动人的情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流露出青
春的激情与活力,“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则彰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利用这种豪放与深情的交
融,作者不仅展现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还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将
个人情怀与革命理想紧密结合,既有气势恢宏的描写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
此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整首词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书生意气”的真挚,形成豪放
与婉约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词作通过“独立寒秋”的意象描写引领读者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而后以“万山红遍”形象地
描绘了革命事业蓬勃发展的宏大场面。作者将个人情怀与革命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借助湘江滚
滚向北的奔流气势暗喻革命浪潮势不可挡。尤其在“层林尽染”的意象中更是生动地体现出革
命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更为重要的是,这首词将青春朝气和理想追求融为一体,体现在“恰同学
少年”的豪情壮志与“书生意气”的革命热忧中。作者将革命理想融入自然景观描写,在长沙秋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