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同济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同济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满分∶90分时间∶90分钟 测试范围∶第二章声现象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2. 位于山西永济普救寺中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3. 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 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 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 暑假期间,同学们一起结伴去太原崇善寺游玩,在敲响寺内的一口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根本原因是(  )
A. 钟声的回声仍在回荡 B. 钟还在振动
C.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
6. 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只能在水中传播
C. 传播速度是 D. 不能传递能量
7. 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 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 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 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 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8. 吹长笛时,通过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振幅 D. 音色
9. 很多人听完自己的录音,都会有点奇怪,感觉不象是自己的声音。能听出其中的差别,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音速
10. 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响度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B. 调节电视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1.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 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 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响度相同
12. 监测器离发声体甲、乙距离相同,测得甲、乙发出声音的数据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发声体甲(  )
A. 振动幅度比乙大 B. 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低
C. 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乙大 D. 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多
13.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3)”“fa(4)”四个音阶,则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乙、甲、丁
C. 丁、甲、乙、丙 D. 丁、丙、乙、甲
14. 如图所示中,主要体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超声波探查胎儿 B. 敲击橡皮膜,火焰摇动
C. 回声定位 D.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15. 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 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 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 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题1分,共13分)
16. 某震源每分钟震动800次,频率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超/次)声波,人们无法听到。
17.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实验发现:卡片划过木梳的速度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有关。
18.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中减弱噪声.
19. 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人的脚步声引起狗叫,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狗的叫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人耳中的;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0.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3分)
21. 实验:设计验证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步骤: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铃声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铃声的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逐渐抽出,铃声逐渐___________;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铃声逐渐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实验结论:___________。
实验推理:___________。
22. 探究影响音调的高低有关因素:
装置
事实 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入高度不同的水,来研究“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小组同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fa(4)”“mi(3)”“ri”“do(1)”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接着小组同学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do(1)”“ri(2)”“mi(3)”“fa(4)”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由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1)同样的瓶子,如玻璃瓶甲,为什么向瓶口吹气发出“fa(4)”的音,而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则发出“do(1)”的音?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发现主要是由于 ______ 不同. (2)小组同学由两次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______ 不同,音调不同. (3)接着,小组同学又用示波器来显示敲击丙、丁两瓶身时的振动波形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a)是敲击 ______ 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图(b)是敲击 ______ 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由于两次敲击时的用力程度不同,从波形图上能反映出瓶身发出的响度也不同,其中敲击 ______ 瓶身的响度大(均填“丙”或“丁”)
评价 (4)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还得出可以用此实验的规律判断生活中一些实例的发声体.例如:吹笛子时,用手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的声音,与上述 ______ 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提着水壶向热水瓶里灌开水听到的声音会发生改变,与上述 ______ 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均填“向瓶口吹气”或“用锤敲击瓶身”)
23. 小明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他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规格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铬合金 ① 05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示的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检验上述猜想1是否正确,应选编号_____、_____两种规格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3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的数据是_____;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编号A和_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2时,若选择B和C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5)在评估交流中,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仍存在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应该是_____。
24.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图,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
四、计算题
25.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满分∶90分时间∶90分钟 测试范围∶第二章声现象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题1分,共13分)
【16题答案】
【答案】 ①. 13.33 ②. 次
【17题答案】
【答案】 ①. 高 ②. 频率
【18题答案】
【答案】 ①. 声源 ②. 传播过程
【19题答案】
【答案】 ①.
振动 ②.
信息 ③.
空气 ④.
音色 ⑤.
大于
【20题答案】
【答案】 ①. 响度 ②. 音调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3分)
【21题答案】
【答案】 ①. 变小 ②. 变大 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④. 真空不能传声
【22题答案】
【答案】 ①. 振动物体 ②. 频率 ③. 丙 ④. 丁 ⑤. 丁 ⑥. 向瓶口吹气 ⑦. 向瓶口歇气
【23题答案】
【答案】 ①. A ②. B ③. 55 ④. C ⑤. 否 ⑥. 没有控制横截面积相同 ⑦. 控制变量法 ⑧. 人耳不易区分音调的变化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②. 转换法 (2)见解析
(3)不会
四、计算题
【25题答案】
【答案】
10500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