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西平县宋集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西平县宋集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种植绿植把沙漠变绿洲
C.露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 D.洞庭湖实施退田还湖工程
2.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体积分数/% 95 2.7 1.6
下列有关火星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属于混合物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含量高于地球空气中的氮气含量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某高效催化剂实现了甲烷(CH4)在温和条件下氧化制得甲醇。下图为甲烷制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H4O B.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减少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2024年12月2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2024年1至10月湖南生态环境质量报告》。看空气质量,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1.5%,较2023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下列措施有助于环保的是(  )
A.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 B.提倡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C.为增加节日气氛,开放烟花爆竹燃放 D.为保证经济快速增长,任意使用化石燃料
5.蒸汽机利用水蒸气推动活塞或涡轮做功。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改变的是(  )
A.水分子的质量 B.水分子的种类
C.水分子的大小 D.水分子的间隔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氧气常温下能与所有金属反应
C.氧气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生成氧气
7.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将其转化为养料,这种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2个小题。
8.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B.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可作气体肥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 D.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9.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类别不同的是(  )
A.食盐水 B.石灰水 C.蒸馏水 D.浓氨水
10.河南文化底蕴深厚,诞生了众多杰出诗人。杜甫诗句“春风花草香”从微观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有一定质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体 B.纯牛奶 C.澄清石灰水 D.清新的空气
12.我国深海探测器的壳体是由钛合金制成的,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它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原子质量是47.87 B.钛原子有22个中子
C.该粒子表示Ti2+ D.钛原子易失去电子
13.干冰升华吸热,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用途。干冰升华过程中,其分子发生的变化为(  )
A.间隔增大 B.种类改变 C.数目改变 D.体积变大
我国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让五星红旗在月背成功展开,并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研究人员发现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样品有氦气和钛铁矿石。回答下列3个小题。
14.“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 B.冰升华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冰与水混合能得到混合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方法制取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
(3)若收集H2,选择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     。
1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
(2)写出该反应中氧化物的化学式     ;
(3)该反应     (填“是”或者“不是”)化合反应;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 ⑤原子的质量
17.空气中常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是     ;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一类气体是     。
18.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转化过程中涉及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乙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    。
19.2023年春晚中,《当“神兽”遇见神兽》节目利用了VR(虚拟现实)三维绘制技术,生产VR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
(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     位。
(2)图1、图2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硅是     (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②图2中的n=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 10 分)
20.实验室可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装置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主要优点是什么?   
②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氢气,a为进气口,请将C中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
21.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    。
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
(2)实验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明同学认为可能是火柴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为验证该说法是否成立,请补充实验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
(3)请结合实验装置分析,实验三的探究目的是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分子的性质,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由此可证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2)如图Ⅰ,小连同学做了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容易被压缩,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之间     ,且气态分子间隔较大。
(3)如图Ⅱ,小江同学通过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乙中溶液     ,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不断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0分)
23.某化学兴趣小组整理了部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1)观察比较反应①②③的共同点是     (填序号)。
①反应都需要点燃
②都是放热反应
③都属于化合反应
④都是氧化反应
⑤都生成氧化物
(2)进行实验①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3)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最能直接说明反应③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
(4)反应①②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剧烈,反应③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
24.煤的清洁利用既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又能保护环境。工业上将煤洗选加工后制备水煤气(主要成分均为可燃性气体),主要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所含质子的总数为     。
(2)甲→乙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高温的条件下,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丙中补充的微观粒子图形是     (填字母)。
A.
B.
(4)由上图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填字母)。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5)参加反应的两种微观粒子的质量比是     。
1.C 2.B 3.D 4.B 5.D 6.D 7.B 8.A 9.C 10.A
11.A 12.D 13.A 14.C
15.(1)试管; (2)2KMnO4K2MnO4+MnO2+O2↑;A;
(3)氢气的密度和氢气的溶解性。
16.(1)2:3或3:2; (2)H2O、SO2; (3)不是; (4)①④⑤。
17.氮气;稀有气体。
18.(1);
(2)2:1;7:4。
19.(1)二;
(2)①非金属;②4。
20.(1)2KMnO4 K2MnO4+MnO2+O2↑;
(2)①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②。
21.(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至红热,然后再伸入集气瓶,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3)探究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程度的影响。
22.(1)很小;
(2)有间隔;
(3)变红;运动。
23.(1)①②③④⑤;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Fe+O2Fe3O4;有黑色固体生成;
(4)氧气浓度不同,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与其他物质的分子接触、碰撞的机会不同,在氧气中氧分子数目多,接触碰撞机会多,反应更剧烈。
24.(1)10;
(2)水分子分为氢原子与氧原子;
(3)B;
(4)A;
(5)2:3或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