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20分)1.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2.演说家阿利斯提得对罗马城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行现存的和的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风加工,任何僧经百出来或者生长出米的东西,你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一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公元前3000年 B.公元前500年C.2世纪 D.475年3.美索不达米亚出土了具有印度河谷文明特色的石印章、玛瑙珠子;印度河谷遗址出土了一些具有美索不达米亚雕刻风格的小人像。这一现象表明(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B.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C.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明 D.世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由于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公元前494年罗马贵族承认平民有权选举保民官。保民官必须由平民担任,由平民的特里布斯会议选举产生”。材料表明古罗马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A.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B.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统治C.推动社会政治改革 D.消除了奴隶主与平民间矛盾5.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A.都位于大河流域 B.都建立严格等级制度C.都发展农业经济 D.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6.在雅典历史上,特米斯托克利因出色指挥萨拉米斯海战而被誉为全希腊的救星,但雅典人不满他自我吹嘘,终将其放逐。伯里克利深得公民信赖,但当雅典城在战争期间爆发大瘟疫时,雅典人立刻迁怒于他,罚他的款。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B.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C.民主只是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D.保证了贫穷公民参政7.如表呈现了早期人类文明的有关信息,该图反映出早期人类( )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3000年古代印度文明开始出现 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龙山文化、良渚文化诞生 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产生城市国家A.文明成果的单一性 B.文明起源的多源性C.文明交流的包容性 D.文明发展的稳定性8.如卡片是九年级(5)班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文明名称:古巴比伦文明 出现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著名人物:汉谟拉比 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类型:海洋文明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9.如表文明成就能清晰地为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提供证据的是( )①甲骨文 ②阿拉伯数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A.① B.② C.③ D.④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一个人典当东西,处理手续完成前,必须订立一份有见证人签名的契约。”制定该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缩小贫富差距 B.规范商业行为C.增加政府收入 D.缓和阶级矛盾1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父亲死后,作为继承人的儿子们每年要按父亲的遗嘱规定给他们的母亲生活物资,如果他们不能提供就会丧失继承的财产。这表明该法典( )A.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结合 B.强调血缘与身份的统一C.调节民主与法治的平衡 D.关注契约与习俗的融合12.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于是佛教应运而生。这说明佛教( )A.废除了古印度种姓制度 B.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C.顺应了古印度发展需要 D.成功解决印度列国纷争13.如图是一位同学学习世界古代史时绘制的示意图。符合该示意图的国家是( )A.罗马城邦 B.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14.某班学生准备在课堂上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为背景,进行一场“模拟法庭”的活动,可以为模拟情境中的判决提供法理依据的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 D.《查士丁尼法典》15.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主要体现在( )A.政府机构分权施政 B.公职人员抽签产生C.按照财产分配权力 D.全体居民直接参政16.尼罗河每年泛滥带来肥沃淤泥,使古埃及成为“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发展出精准的历法(太阳历)和灌溉系统,以预测洪水周期。这可以说明古埃及( )A.人民创造埃及文明 B.天文历法领先世界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 D.国家组织力量强大17.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8.对雅典的民主制,苏格拉底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来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这反映雅典的民主制( )A.缺少直接民主形式 B.容易沦为暴民政治C.忽视公民生命价值 D.服从城邦宗教审判1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 )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 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 D.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20.有史家认为:“虽然道路、圆形剧场、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场都是其丰功伟业的实物见证,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希腊民主时期或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遗产一样,是观念性的。没有这笔遗产,无论是欧洲,还是其后的整个世界,都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这里所说的罗马帝国“观念性”的遗产主要是指( )A.建筑风格 B.法律制度 C.民主政治 D.农耕技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共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该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以更好地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加强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帝国的统一……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摘编自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1)材料一图A中① (河流名)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约公元前 年开始,这一河流流域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图B中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18世纪成为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都城位于②处 (城市名);图C所示人物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 (宗教名)。(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制定“该法典”的初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典”的历史地位。(2分)(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亚非文明的认识。(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根据长期观察,古埃及人发现,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于是,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定为一年的开始。智慧的古埃及人还想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如此他们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这种历法比现行公历每年要少6个小时。材料二 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历法。该历法是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为准则,永久地把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的一部纯粹的太阳历。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用每4年增加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儒略历进行改善与修订,将其变为格里历,即为沿用至今的世界通用的公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示意图的形式将古埃及太阳历、儒略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三者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2分)(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古埃及太阳历和儒略历的异同。(2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2分)23.看图回答问题回答:(1)图一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建筑?它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2)图二来源于哪个国家?这件文物记录内容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地位?(2分)(3)图三表示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位时,他的王朝成为当地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图三的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2分)24.古代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各种文明之间不断碰撞交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请完成对以上古代亚非欧文明图的注解A.文明象征:金字塔,B.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C.社会等级制度: ,D.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E.政治特色: ,F.颁布的成文法: 。(4分)材料二 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许倬云(2)从材料二中能获取什么信息?(1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1分)25.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一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材料二《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1分)(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1分)(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2分)1.B 2.C 3.B 4.C 5.D 6.B 7.B 8.D 9.C 10.B 11.A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B 19.D 20.B21.(1)尼罗河;3500;巴比伦;佛教。(2)初衷: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保障帝国的统一。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认识:古代亚非文明都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古代亚非文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塑造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22.(1)古埃及太阳历→儒略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理由:逐步继承、完善和发展。(2)同:都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都属于太阳历范畴。(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异:古埃及太阳历是古埃及人根据长期观察发现,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的这一规律,以及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而制定的;(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儒略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为准则,把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并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的一部纯粹的太阳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亦可)23.(1)古代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2)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刹帝利。24.(1)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E:奴隶制民主政治;F:《十二铜表法》。(2)信息:阿拉伯人把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传入西方。(3)认识:世界文明丰富多彩,文明交流可以促进文明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5.(1)东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2)属于第一手资料或者原始材料,有很充分的证明力。(3)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4)各有利弊;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由各自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或其他言之有理任两点均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