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萃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水玻璃即硅酸钠水溶液,硅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项错误:苏打是碳酸钠,其中CO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项错误: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HCI,抑制水的电离,C项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IO,C1O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项错误。2.B燃料电池的电极不参加反应,B项符合题意。3.A某温度下,NaC1溶液中c(H)=1×10-6mol/L,则c(OH)=1×10-6mol/L,K.=10-2,该温度不是常温下,且NaCI溶液呈中性。4.C LaNi(s)十3H2(g)LaNi,H,(s)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低温、高压有利于平衡向贮氢方向移动。5.B化学反应中,并不是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有效碰撞,B错误。6.D常温下,0.01mol·L1NH·HO溶液的pH=10.6,说明NH·HO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NH·HzO是弱碱,A不符合;在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性比NaOH溶液弱,则NH,·HzO的电离程度小于NOH,说明NH3·HzO是弱碱,B不符合:氨水与AICl溶液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说明NH·HO是弱碱,C不符合:NH,·HO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NH·H2O是碱,但不能证明NH·HO是弱碱,D符合。7.DNa2CO3溶液中含有2种分子:H2O、HCO3,5种离子:Na、CO、OH、HCO方、H,A正确:CO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加水稀释,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抑制Naz CO,水解,但同时使溶液中c(Na+)增大,溶液中c(Na):c(CO)>2:1,D错误。8.C铁锅表面加聚四氟乙烯涂层隔绝氧气和水,可有效保护铁锅不被腐蚀,A正确;由于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被腐蚀,钢铁作为正极被保护,此依据是牺牲阳极法防腐,B正确:将在海水中的钢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阴极而被保护,C错误;越靠近海水底端氧气含量越少,铁棒腐蚀速率越慢,中间部位与海水接触且氧气含量较多,腐蚀速率较快,D正确。9.B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十H2O一NH,·H2O,升高温度促进一水合氨分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加压不会使平衡2HI(g)一H2(g)十1(g)发生移动,颜色变深是由于容器体积缩小导致12浓度增大造成的,故B选:工业制取金属钾时,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汽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K的浓度变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正向移动,利于K的继续生成,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光照新制氯水,C+H,0一HC1+十HCIO,2HC1O光■2HC1+O.+,次氯酸分解,促进氯气和水反应的平衡正向进行,氯气浓度减小,黄绿色逐渐变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10.D稀释10倍M的pH变化大,则M的碱性比N强。若a一12时,M为强碱,N为弱碱,A正确:若M、N都是弱碱,则a大于12,M的碱性比N强,B正确:稀释后,N的c(OH)大,对水的抑制程度大,则M中水的电离程度大,C正确:稀释后N的c(OH厂)大,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多,D错误。11.Cp1>p:,压强增大,平衡向生成NH的方向移动,NH的体积分数增大,A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D项错误。12.BTS2所在的基元反应活化能最大,故活化分子百分数最小,A错误: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都降低,但反应的焓变不变,C错误;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6.87k·mol1一(一1.99kJ·mol1)=18.86kJ·mol厂1,D错误。【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6047B文萃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1(不考盐类水解的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32Cl35.5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溶质)溶于水后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的是A.水玻璃B.苏打水C.洁厕灵D.“84”消毒液2.下列电池工作时,电极质量均不发生改变的是气箱燃料电池燃料加注A.银锌电池B.燃料电池C.锌锰电池3.在某温度下,NaCl稀溶液中c(H+)=1X1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铅蓄电池A.该NaCl溶液显中性B.该NaCl溶液显酸性C.该温度为25℃D.该NaCl溶液中Kw=1×10-44.贮氢技术是氢气作燃料的一大难题。有报道称铜(La)一镍(Ni)合金材料LaN,有较大贮氢容量,其原理为LaNi,(s)+3H,(g)LaNi,H。(s)△H=-31.8k·mol1。下列条件有利于该合金贮氢的是A.高温、低压B.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高二化学第1页(共6页)】6047B5.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反应的快慢、历程和涉及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钢铁的腐蚀,减缓其腐蚀速率对人类有益B.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为有效碰撞C.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D.为提高块状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速率,不能将盐酸换为等浓度的硫酸6.下列事实不可以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上A.常温下,0.01mol·L1NH3·H2O溶液的pH=10.6非B.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性比NaOH溶液的弱C.A1Cl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产生的沉淀不溶解卡D.0.1mol·L1NH3·H2O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7.下列关于0.1mol·L1Na2CO3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一A.溶液中含有2种分子和5种离子B.升高温度,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加水稀释,CO号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D.加人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使溶液中c(Na):c(CO)=2:18.在生产、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锅表面加聚四氟乙烯涂层可有效保护铁锅不被腐蚀FeB.福建号航母的外壳安装锌块利用了牺牲阳极法防腐C.将海水中的钢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使其受到保护D.右图中铁棒底端的腐蚀速率比中间部位腐蚀速率慢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加热浓氨水制取氨气B.对2HI(g)一H2(g)十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颜色变深C.工业制金属钾:Na(I)+KCI(I)=NaCI(I)+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有利于K的生成D.光照新制氯水时,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10.将pH=13两种碱溶液M,N各10mL分别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HAA,若a=12时,M为强碱13B.若M,N都是弱碱,则a大于12,且N的碱性弱于MC.稀释后的溶液中M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得大D.稀释后的两种碱溶液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0口V(M)>V(N)100 V/mL【高二化学第2页(共6页)】6047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答案.pdf 化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