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重庆市第十八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下)10月份月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决赛直跑道和男子决赛(弯曲跑道)中分别以和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获得米和冠军的第一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赛的位移是决赛的两倍
B.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C.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D.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可以看成质点
C.直线运动中,相同时间的位移差都相等的,则该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只有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才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秒内的位移为13m,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10m/s B.汽车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m/s2
C.汽车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11m/s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5m/s2
4.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举行,其中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泳道长5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勇夺该项目冠军,这也是我国游泳队在该项目历史上的第一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16m/s
B.“46秒40”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可以把其看作质点
D.潘展乐全程的位移大小为100m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C.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6.高速避险车道是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一种特殊车道,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失控车辆减速和安全停车,如图甲。图乙是高速避险车道简化图,为的四等分点。汽车刚冲进避险车道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到达,最终在点停下。汽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B.汽车由点到点的时间为
C.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D.汽车运动的总位移
7.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已知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为10m,甲和乙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实验。甲佩戴无线蓝牙耳机,乙携带手机检测,如图(a)所示,甲、乙同时分别沿两条平行相距的直线轨道向同一方向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总时间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8.某同学用一氦气球悬挂一重物(可视为质点),从地面释放后沿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过了一段时间后,悬挂重物的细线断裂,又经过相同的时间,重物恰好落到地面。已知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重物脱落后仅受到重力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断裂时重物距地面的高度为
B.细线断裂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C.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D.重物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B.质点通过各点时的速率之比
C.质点依次通过各段距离的时间之比为
D.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10.在A物体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0>2,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
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若<v0<,则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下落
D.若v0=2,则两物体恰好在落地瞬间相遇
三、实验题
11.周末,小张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下列小球中,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序号)
A.乒乓球 B.小塑料球 C.小钢球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2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5)在某次实验中,释放时手不小心给了小球一个向下的初速度,则 (选填“仍能”或“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12.按要求回答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约为 V,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次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s。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 若A、B、C……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 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3.一辆客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0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车的后面离车s=30m远的地方有一乘客正以某一速度v在匀速追赶这辆车.
(1)要能追上这辆车,乘客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2)若已知司机通过观后镜能看到车后追赶的乘客离车的最远距离s0=20m(即该乘客离车距离大于20m超出司机的视线范围)且需要在视线中保留的时间不少于t0=1.0s,这样司机才能发现该乘客,并制动客车停下来,该乘客要想乘坐上这辆客车,其追赶客车的速度的最小值是多少?
14.中国高铁的发展全球有目共睹,发展速度一日千里.为了提高行车效率,缩短行车时间,设计师提出一种列车过站不停车,乘客照样上下车的设想:当火车到站时,尾部子车自动脱落,带走下车的乘客;另一子车加速追上匀速前行的列车母车,并带来新的乘客.这个理论可以用下面简图说明.高铁保持匀速运行,进站时尾部子车1在O点脱离,AO连线与铁轨垂直,载着新乘客的子车2从A点开始一直保持加速度大小为1m/s ,经过2分钟,追上正常行驶的母车,完成同速对接.图中B点和C点均用弧线平滑连接,两段轨迹均可看作直线,BC段长度为5.4km,与铁轨的夹角θ=3°,已知cos3°≈l,求:
(1)A点到B点的距离;
(2)请估算载有新乘客的子车2需要在尾部子车1自动脱落前多长时间开始出发.
15.同学们平时利用食堂餐桌(图甲)玩起了推杯子游戏。其过程简化如下(图乙):将杯子(可视为质点)从桌子端边缘的点用手推出,在杯子到达虚线前撤去推力。杯子沿直线运动,最后停在桌面上。杯子停止运动时不超过桌子端边缘且离端边缘最近者获胜。已知推杯子时杯子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推力后杯子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现小明和小刚两同学参加游戏比赛,由于两同学推力不同而使杯子运动的加速度不同,小明推时杯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小刚推时杯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两人撤去推力后杯子的加速度大小均为。已知桌面长,虚线距离桌面端。
(1)小明比赛推杯子时杯子刚好运动到虚线位置时,撤去推力,求杯子在刚好到达虚线时的速度大小、杯子停止运动时离端的距离;
(2)接(1)中小明取得成绩,小刚比赛要想获胜,则加速推杯子的位移应满足什么条件;
(3)假设因桌面沿EF→CD各处粗糙程度不同而导致杯子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不相同,沿EF→CD方向运动时各处加速度大小如a-s图像,某次比赛杯子从EF以2m/s的速度离手,试经过计算判断杯子是否会滑离CD边缘
参考答案
1.C
【详解】AB.根据实际情况,在决赛过程中,赛道是弯曲的,所以决赛过程中的位移不是,位移大小未知,所以决赛的平均速度无法求解,故AB错误;
C.决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由于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性质不确定,不能确定最大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A正确;
B.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直线运动中,相同时间的位移差都相等的,由于不能确定相同这段时间内的具体运动情况,所以该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加速度定义式
可知无论做何种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都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汽车运动的逆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最后1s,有
解得
设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v0,对于第1s内,由
代入数据得
13=v0×1-×4×12
可得
v0=15m/s
汽车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
v1=v0-at=11m/s
故选C。
4.B
【详解】A.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
故A错误;
B.“46秒40”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
C.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成质点,所以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不可以把其看作质点,故C错误;
D.潘展乐全程的位移大小为0,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越大,A错误C正确;
B.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在增大,B错误;
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当减速到零后开始反向运动,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题意可知C点为AE中间位置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中间位置速度
结合题意可知C点速度
故A错误;
B.汽车从A点匀减速到E点停下,逆向思维法,可看作汽车从E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关系,有
因为,则
故B错误;
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运动总时间
故C错误;
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有
联立以上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如图所示,当甲、乙相距10m时,根据勾股定理,甲比乙多走8m,设此时二人的运动时间为t1,根据位移公式得
根据图像
解得
根据图像,此时速度相等,恰好最远,即相距最远时也能接收的信号,然后乙超过甲,当乙比甲多走8m时,是最后接收到信号的时刻,设从开始到该时刻的时间为t2,乙加速的时间为
乙加速6s后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6,根据题意
解得
也就是说,前13s内,甲、乙之间的距离都在10m以内,都能接收到信号。
故选C。
8.ACD
【详解】重物先匀加速上升,后竖直上抛,设断裂时的速度为,落地时的速度为,断裂时的高度为h,匀加速过程有
竖直上抛到落地过程有
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
联立解得
,,,,
可得重物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故选ACD。
9.BCD
【详解】BCD.根据
解得
Oa、Ob、Oc、Od的距离之比为,则质点通过各点时的速率之比为
根据
可知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为
质点依次通过各段距离的时间之比为
故BCD正确;
A.质点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可得
故A错误。
故选BCD。
10.AC
【详解】A.若B物体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两者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为

,,
解得
当A、B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
此时A的位移
解得

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故A正确;
B.若
则两物体在B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
C.若
则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下落,故C正确;
D.若
则两物体恰好在落地瞬间相遇,故D错误。
故选AC。
11. C ①③④② 9.6 存在空气阻力 仍能
【详解】(1)[1]为了尽量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体积较小且质量较大的小钢球,故选C。
(2)[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再把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之后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最后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④②。
(3)[3]根据逐差法可得重力加速度为
(4)[4]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能的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
(5)[5]小球下落时有了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但在竖直方向上小球依然做匀加速运动,不影响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所以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12.(1) 交流 6V 0.02 0.1
(2) 4.0 1.1
【详解】(1)[1][2][3][4]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约为6V,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次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0.1s。
(2)[1]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连续相等时间的四段位移,由逐差法可得
[2]C点为B和D的中间时刻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
13.(1)2m/s;(2)v≥4.5m/s
【详解】(1)若人与车速度相同时恰能追上汽车,车的速度
v=at
人的位移
s人=vt
车的位移
s车=at2
人追上车时
s人-s车=s
代入数据解得
v=2m/s
(2)从客车由静止开始计时,经时间t,客车前进
s1=at2
乘客行走的距离为
s2=vt
由题意知
s1+s-s2=s0
联立解得
at2+s-vt-s0=0
整理得
两根之差
根据题意,有
△t≥t0
代入数据解得
v≥4.5m/s
14.(1)1.8km;(2)60s
【详解】(1)子车2可以看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钟的位移
所以A点到B点的距离Δx=x1-xBC=1.8km.
(2)高铁匀速行驶的速度
v0=at=120m/s,
母车从子车1自动脱落到子车2对接的距离为
运动时间,载有新乘客的子车2需要在尾部子车1自动脱落提前运动时间
Δt=t-t0=260s-60s=60s
答:(1)A点到B点的距离1.8km;(2)载有新乘客的子车2需要在尾部子车1自动脱落前60s开始出发.
15.(1);(2);(3)会滑离CD
【详解】(1)设小明撤去推力时,杯子速度为,则
解得
设撤去推力后杯子滑行的距离为,则
杯子离端的距离
(2)若小刚的杯子刚好停在与小明相同的位置,则
解得
m/s
杯子加速位移
若小刚的杯子刚好停在端,则
解得
杯子加速位移
所以加速位移应满足
(3)假设滑到CD处的速度为,则
由a-s图像围成的面积大小,即
解得
故杯子会滑离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