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化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化学(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024 · 吉林中考)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下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的 是 ( )
A. 延边朝鲜族刺绣 B. 四平市葫芦雕刻 C. 伊通县钩针编织 D. 吉林市缸窑烧造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 B.汽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海水
3.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
A. 木炭 B.铝片 C.铁丝 D.镁带
5.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人下水道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 实验剩余试剂放入指定容器 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倾倒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读液体体积 D. 给液体加热
7.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B. 铝+氧气一 → 氧化铝
C.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D
8. (2024 ·绥化中考)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
(
)
)一主题的是
A. 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B. 处理工业废水,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 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净卫生
D. 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第9题图
)9.某同学用粘了一半二氧化锰粉末的玻璃片(如图)进行实验,验证了“二氧化锰是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玻璃片放人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玻璃片 表面 有二氧化锰粉末的一半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半 没有明显现象
B 从过氧化氢溶液中取出玻璃片,再将玻璃片 上粘有二氧化锰粉末的部分放人另一份过氧 化氢溶液中 另一份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C 分别称量放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后干燥玻璃片 的质量为m和m m1不等于m
D 将玻璃片放人水中,观察玻璃片表面 没有明显现象
10.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氧气和氮气——闻气味
B.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观察是否分解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D. 二氧化碳和氮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氦气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将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4)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
1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A. 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 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填字母)。
13.某同学用100 mL 的量简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1)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 相平,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
(2)该同学若要量取上述体积的该液体,当接近刻度时,应该用 再向量简 第13题图 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上述体积的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 的实际体积会 (填“偏大”或“偏小”)。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导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人;
(2)药匙用过后应 再取其他试剂;
(3)实验室用烧杯制取蒸馏水时,底部应垫上 e
1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10
(2)PM , 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使用下列交通工具不会增加 PM 的 是 (填字母)1
A 共享单车 B. 柴油汽车 C. 地 铁 D. 电动汽车
(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被定为计人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16 .@开放性小刚同学想完成“取5mL 水并加热至沸腾的实验”,请和他一起回答这个实验中
的有关问题:
(1)他应该选用的实验仪器包括量筒、胶头滴管、 (填字母)。
A. 烧 杯 B. 试 管 C. 酒精灯 D. 漏 斗 E. 试管夹
(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先 ,然后对准试剂集中加热。
(8)加热过程中,试管口不能
(4)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写一条)。
17.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中充人某些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是
(2)若采用充人气体的保鲜方法,则选择的气体应该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表达式2分,共18分)
18.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向题:
(

) (

)丙

第18题图
(I) 图中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写出两个共同点:
① ;②
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写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_
(2)进行甲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3)乙实验容器底部要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
19.根据下列装置回答向题:
(
D
E
F
)A B C
第19题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如果用B 装置制取氧气,则注射器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3)初中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三种,如图中的C、D、E所示。
①某气体可用 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1
②C、D、E三种收集装置,均可用图中的F 装置代替。例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先在F 装 置 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F 装置的 (填 “a” 或“b”) 端导管口通人。
20.@新题型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 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图1
)图2
第20题图
【实验现象】
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 ; 红 磷 燃 烧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 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可能的原因 是_
【分析实验】
(
氧气

实验1
分数20
1%15
10
8.6
S
0'
图3
图4
氧气
休积
分数20
1%15
20406080100120140
10203040
7
/mi
n
10-
5
0L
实验2
)
(2)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 ( 写 两点)。
参考答案
一、1.D 【解析】A. 刺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故选项错误;
B.葫芦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项错误;
C. 钩针编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项错误;
D. 缸窑烧造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C【 解析】A. 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
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
B. 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 合物,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
C. 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 一种物质,属于纯净 物,故选项C 符合题意;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 物,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21%、稀有气体0 . 94%、二氧化碳 0 .03%、其他气体0 .03%,并且氮气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A.
4.A【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铝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四氧化三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二氧化 碳是气体,氧化铝、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镁都是固 体。故选:A。
5.A【 解析】A.未经处理的废液可能有腐蚀性,直 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选项A 错误,符合 题意;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 染,选项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实验剩余试剂应放人指定容器,防止造成浪 费、污染环境,选项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方便查看,选 项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 解析】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 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 故选项A 错误,不符合题意;
B. 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使少 量气体飘进鼻孔,故选项B 正确,符合题意;
C. 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图中视线位置不对,故选项C 错误,不 符合题意;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 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 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选项D 错误,不符合
题意。
故选:B.
7.C【 解析】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 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既不属于 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 解析】A .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符合环保主题,故A 正确;
B. 处理工业废水,使之符合排放标准,防止污染 环境,符合环保主题,故B 正确;
C.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导致树木使用量的增 多,不利于空气污染的防治,不符合环保主题,故 C 错 误 ;
D. 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环保 主题,故D 正确。
故选:C。
9.C【 解析】A.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所以有二 氧化锰粉末的反应速率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 半没有明显现象,故A 正 确 ;
B.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会 改变,取出玻璃片,放入另一过氧化氢溶液中,也 会产生大量气泡,故B 正 确 ;
C. 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会改变,所以前后质量 相等,故C 错误;
D. 设置空白实验,验证玻璃片不具有催化作用, 故 D 正 确 。
故选:C.
10.A 【解析】A. 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因此通过闻气味无法区分;故选项不能达到 实验目的,选项A 符合题意:
B.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 氧气,二氧化锰加热不分解,分别取样加热,若加 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且有气体产生,则为高锰酸 钾,若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为二氧化锰,可 以区分,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B 不 符 合
题意;
C.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 水和氧气,分别取样,加人二氧化锰,若有气泡冒 出,则为过氧化氢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水, 可以区分,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C 不 符 合题意;
D. 分别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无明显现象,则为氮 气,可以区分,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11 . (1)氧气(2)氮气(3)二氧化碳(4)氦气
【解析】(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填: 氧气;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氮气;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
(4)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故填:氦气。
12.化学变化 C
【解析】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罐眼的白光,放出 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该反应有新物质 生成,因此该变化的类型是化学变化,理由是生 成白色固体。
13. (1)凹液面的最低处42 (2)胶头滴管
(3)偏小
【解析】(1)读数时,量简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简内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 体积是42mL;
(2)量取液体时,将液体倾倒入量简,当接近刻度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的实际体积会偏小。
三、14. (1)用水润湿(2)用纸擦干净(3)陶土网
【解析】(1)水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把玻璃导 管插人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导管口用水润 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人;
(2)药匙用过后应用纸擦干净再取其他试剂,防 止污染试剂;
(3)实验室用烧杯制取蒸馏水时,加热时烧杯底 部应垫上陶土网,否则会因为受热不均匀,引起 炸裂。
15 . (1)不正确(2)ACD(3)②③④
【解析】(1)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能溶于 水,但是不能得出氧气易溶于水的结论;
(2)共享单车、地铁、电动汽车的使用,能减少 PM . 的排放,柴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PM s, 故 选 :ACD;
(3)目前计人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 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人颗粒物、细 颗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不 属于空气污染物。
16.(1)BCE(2) 预热(3)对着自己或他人
(4)未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或试管外壁有水等 合理即可)
【解析】(1)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需要量简、胶头滴 管,加热少量液体需要 B 试管、C 酒精灯提供热 量、E 试管夹固定仪器;
(2)为了使试管均匀受热,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先预热,然后对准试剂集中加热;
(3)加热过程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以 免液体喷溅出来造成危险;
(4)试管受热不均容易炸裂,如未使用酒精灯外 焰加热,试管外壁有水等都易导致试管炸裂。
17.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对人体无害等合理即可) 【解析】(1)真空包装把食品与氧气(或空气)隔 绝,就可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2)若采用充人气体的保鲜方法,可充人氮气、二 氧化碳或稀有气体,充人后能使食品与氧气隔 绝,选择的气体应该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化学性 质不活泼或对人体无害等,从而达到防腐、保鲜 的目的。
四、18. (1)反应物都有氧气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或都是化合反应或都是氧化 反应)
乙生成物是固体,甲、丙生成物都是气体
(2)液体(3)吸热降温,吸收白烟
【解析】(1)硫、红磷、木炭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气 体二氧化硫、固体五氧化二磷和气体二氧化碳, 都属于化合反应,也都属于氧化反应,并且都是 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反应都放出热量等;
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的生成物的状态,产生 的火焰等方面,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为气体, 红磷燃烧产生的五叙化二磷为固体;木炭燃烧产 生的二氯化碳为气体,故它们的生成物的状态 不同;
(2)进行硫燃烧实验时,硫的熔点比较低,燃烧匙 中硫的状态是液体;
(3)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集气瓶炸 裂,会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吸热降温同 时吸收生成的有毒白烟。
19. (1)铁架台 酒精灯(2)过氧化氢溶液
(3)①密度比空气大②a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②的名 称是酒精灯,故填:铁架台;酒精灯。
(2)如果用B 装置制取年气,B 装置是固液常温 型装置,则应选择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注射 器中应放入的试剂是过氧化氢溶液。
(3)①D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说明气体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填:密度比空气大。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先在·F 装置中装满水, 然后将氧气从F 装置的a 端导管口通人,将水从 b端导管口排出,故填:a。
20.【实验现象】产生大册白烟,放热
五氧化二磷
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小,小于 外界气压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 开弹簧夹)
【分析实验】(1)实验2
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2)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解析】【实验现象】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 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 式是红磷+氧五氧化二磷。红磷熄灭后, 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 水能倒吸人集气瓶 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使得集气瓶内压强小于 外界气压。若发现进人装置中的水少于 ,可能
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冷却至 室温就打开弹资夹等。
【分析实验】(1)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 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 息可知,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2)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只与空气中的氧气 反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织
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试卷
将玻璃片放人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玻璃片
有二氧化猛粉末的一半表面有大气泡产生,另一半
表面
没有明显现象
题号


总分
得分
从过氧化氢溶液中取出玻璃片,再将玻璃片
上粘有二氧化裙粉末的部分放人另一份过氧
另一份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时问:40分钟满分:50分)
化氢溶液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4·吉林中考)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日众多。下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分别称量放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后干燥玻璃片
m:不等于m
的是
(
的质址为,和n:
A.延边朝鲜族刺绣B.四平市葫芦雕刻C.伊通县钩针编织
D.吉林市缸窑烧造
D
将玻璃片成人水中,观察玻璃片表面
没有明显现象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B.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海水
A.氧气和氨气一闻气味
3.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A.氢气
D.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一加热,观察是否分解
B.氧气
C.稀有气体
C.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一加人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留出
4.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D.二氧化碳和氨气一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A.木炭
B.铝片
C,铁丝
D.镁带
5.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A.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1.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氨气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将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C.实验剩余试剂放人指定容器
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1)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4)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
1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A.产生输限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
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填字母)。
13.某同学用100m的量简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
(1)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
相平,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7.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mL;
05
A.木关+氧气点婚二氧化碳
B.铝十氧气—→氧化铝
(2)该同学若要量取上述体积的该液体,当接近刻度时,应该用
再向量箭
第13题图
C.石蜡十氧气点格水+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汞十氧气
中加人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上述体积的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
8.(2024·绥化中考)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的实际体积会(填“偏大”或“偏小”)。
一主题的是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A.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B.处理工业废水,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1)把玻璃导管插人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导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人:
C.提侣大里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净卫生
(2)药匙用过后应」
再取其他试剂:
D.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氧化锰
(3)实验室用烧杯制取蒸馏水时,底部应垫上
9.某同学用粘了一半二氧化锰粉末的玻璃片(如图)进行实验,验证了“二氧化锰是
第9题图
1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1)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