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州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州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适应性练习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8分,每空1分)
(1)徙倚欲何依(2)山随平野尽(3)芳草萋萋鹦鹉洲(4)征蓬出汉塞。大漠孤烟直。
(5)绿杨阴里白沙堤(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分)选C。
A项中“眼花潦乱”应为“眼花缭乱”;B项里“侮没”应写作“辱没”;D项
“获息”错误,正确写法是“获悉”。
3.(3分)选C
A项“翘首”的“翘”应读“qiáo”,而非“qiào”;B项“遗嘱”的“嘱”
应读“zhǔ”、“轻盈”的“盈”应读“y1ng”、“镌刻”的“镌”应读“ju
ā”,三处注音均错误;D项“屏息敛声”的“屏”表示“抑制呼吸”时,应
读“bing”,而非“ping”。
4.(3分)选D
A句⑤中“无论”与句②中“还是”衔接自然,这两句先说
自然景观:句③中“无论”与句④中“还是”衔接,这两句再说人
造工程:句①中“这些”总结上文。因此,正确的顺序应为⑤②③
④①。
5.选B【解析】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C.否定不当,可删去“不”;D.语序不当,可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改为“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故选B。
6.(3分)选C。
白匪是指地主乡绅恶霸组织起来的反动民团,并非正规国民党军队,C选项表述错误。
A选项,斯诺开篇就罗列了对红色区域的诸多疑问,这是他前往的重要原因,表述正
确。B选项,斯诺行程中确实在西安府拜访了杨虎城和邵力子,符合书中内容。D选
项,对斯诺初见毛泽东的印象及交流情况描述正确。
7.(4分)一方面,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人士意识到必
须团结抗日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主张得到了张学良、杨虎城等的认同。(每方面2分)
8.(3分)周恩来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文雅、细心、热
情诚恳;他学识渊博,精通多国语言,有着传奇的地下工作经历(或具有卓越的组织
领导才能)(以上内容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阅读(60分)
9.(3分)选D“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的理解错误,尾联抒发的是诗人听到
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10.(3分)①因战争而不得不流落他乡的孤独飘零之感:②远离家乡不得归而产生的浓
烈的思家忆弟之情:③不能重返故土而老于蜀中的年华逝去之悲:④连战皆捷希望
破幽燕平定叛乱的国家命运之忧。(每点1分,写对三点即可))。
诗歌解析
杜甫写此诗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
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诗歌首联领起“恨别”,
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领联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与“老江边”
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由于兵戈阻绝,不能重返故土,只能老于江边了;颈联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古代诗文。(8分)
(1)东皋薄暮望,
《野望》
(2)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4)
归雁入胡天。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5)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6)郦道元在《三峡》中用“
”侧面烘托出三峡
山的高峻险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泄气慰勉娴熟眼花潦乱
B.仲裁篡改侮没惨绝人寰
C.浩瀚彰显铭记殚精竭虑
D溃退获息禁锢振聋发聩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匿名(ni)颁发(ban)翘首(giao)娴熟(xi总n)
B.畸形(j)遗嘱(shǔ)轻盈(yin)镌刻(juan)
C.要塞(sai)仲裁(zhong)悄然(qiao)正襟危坐(jin)
D督战(du)巨额(é)屏息敛声(ping)浩瀚(han)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
9省区。
。。
①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②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
③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
④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
⑤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
八年级语文
第1页共10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A①⑤②③④B.⑤③②④①
C.①④③②⑤D.⑤②③④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
出中国力量。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C.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
不再出现。
D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
不断刷新纪录。
6.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前三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斯诺在前往红色区域前,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存在诸多疑问,如共产党人是什
么样的人、红军为何能坚持战斗等,这促使他决定深入探究。
B.斯诺在去西安的慢车上,与同行的人探讨红军话题,之后在西安府先后拜访了
杨虎城将军和陕西省邵力子主席。
C.斯诺在前往红都的路上,遭到白匪(正规国民党军队).的追逐,历经艰难,最
终在安塞见到了周恩来。
D.在保安,斯诺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面容瘦削、个子高、背有些驼、双眼炯炯
有神,毛泽东还与他进行了长时间深入交谈。
7.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中,斯诺提到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共
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促成这一协议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两点)(4分)
8.根据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概括周恩来给斯诺留下的印象(3分)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6分)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八年级语文
第2页共10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