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金源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金源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金源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40 分。
1.古埃及农业生产几乎依赖于尼罗河,其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又决定了自始至终实行的王权制度;尼罗河
边的沼泽中盛产纸草,这为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书写载体。这反映了( )
A.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 B.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
C.埃及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 D.埃及地理环境决定其农业发展水平
2.某历史研学小组在探究“古代两河流域经济”时,发现《汉谟拉比法典》中有统一重量、长度、容量单
位,以及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细致规定。这一发现可佐证当时两河流域( )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活动较为活跃
C.城市完全实现自治管理 D.文明成果源自中华文明
3.有学者认为,特洛伊战争是《荷马史诗》中的虚构故事。但最新考古发现显示,特洛伊遗址存在战争痕
迹,与《荷马史诗》的描述相符。这表明( )
A.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证据印证 B.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可信
C.历史真相只能依靠考古发掘 D.荷马史诗没有史料价值
4.小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一场“文明之旅”,他去实地了解了种姓制度、0-9计数法的历史,此次旅行他最
可能住在( )
A.幼发拉底河的民宿 B.爱琴海的海景房 C.尼罗河河岸的酒店 D.恒河岸边的民宿
5.对如图两大帝国的相似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
A.疆域都横跨亚、非、欧三洲 B.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C.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D.都是奴隶制帝国
第 1页,共 7页
6.一份 1117年的史料中提到:米兰的执政官是从社会各阶级中,即从资本家、骑士和市民中选聘,其任期
具有年度性,市民通过选举市政官员,将他们的权力委托给他们任命的代表。这体现出中世纪城市( )
A.依然由封建领主控制 B.彻底摆脱了封建统治
C.具有自治特色 D.成为国家统治中心
7.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
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
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这一“经济实体”的主要特征是( )
A.以手工业为主 B.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领主的特权不受限制 D.农民和农奴都没有任何的自由
8.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
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次改革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 )
A.罗马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B.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
C.城市自治权扩大 D.西欧庄园经济衰落
9.庄园法庭档案还记录着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
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由此可见( )
A.庄园法庭完全维护领主权益 B.形成了完善的审判体系
C.依法维护庄园秩序 D.体现领主佃户地位平等
10.腓尼基字母的图形来自埃及的象形文字,腓尼基人用这些图形发展形成了一种表音文字。这种文字随着
腓尼基人传播到了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希腊字母。这说明( )
A.腓尼基字母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B.希腊成为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
C.和平交往成为文明传播唯一方式 D.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1.如图是当时雅典公民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这反映了雅典( )
A.城邦公民无人身自由 B.奴隶与妇女的地位平等
C.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D.民主政治开始走向衰落
第 2页,共 7页
12.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新城,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同时,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B.属于正义的军事行动
C.目的是传播民主政治 D.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
13.罗马法已经明确了“公平价格”和“合法价格”的概念,强调市场价格应该通过供需关系形成,而非通
过人为操纵,这使得市场的各方都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交易。这说明罗马法(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B.形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
C.立法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 D.对后世法律制度影响巨大
14.中世纪阿拉伯发起的百年翻译运动,系统译介了古代印度、波斯以及希腊等国的大量书籍,保存了古典
文化,传播了知识。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
A.封闭保守 B.兼收并蓄 C.注重创新 D.生搬硬套
15.随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商人、手工工匠、市民的子弟,他们全都需要识字,接受教育。这说明城
市的兴起( )
A.维护了农奴利益 B.有利于教育发展
C.摆脱了神学束缚 D.维护了农奴主的权利
16.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依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定期泛滥发展灌溉农业,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强
大的王权;雅典凭借其地中海港口的优势及丰富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贸易,孕育了相对开放的社会结构。这
表明( )
A.早期文明全都依赖河流资源 B.海洋贸易必然导致民主政治
C.区域战争加速文明交流互鉴 D.地理环境深刻影响文明发展
17.某小组在学习周报时,历史专栏展示了如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这一期专栏的名称是( )
《掷铁饼者》万神庙穹顶刻在大理石上的《儒略历》片段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封建时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亚洲文明
18.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
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 )
第 3页,共 7页
A.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 B.确立幕府将军统治地位
C.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
19.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罗马建筑风格借鉴希腊柱式建筑,如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
科林斯柱式等,罗马法律制度也受希腊法律思想影响。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直接证据是罗
马的( )
A.建筑风格 B.法律制度 C.历法 D.神话传说
20.如表反映了古代亚非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亚非文明( )
发源地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印度河、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A.沿海起源、商贸发达 B.大河孕育、文明多样
C.文字同源、发展趋同 D.宗教主导、影响广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1.【大学的兴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的大学制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迄今已有近 900年历史。这既是欧洲经济复苏、城市兴起后,世
俗国家和教会对高等教育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的产物,也是市民阶级力量崛起、世俗文化教育兴旺的表现,
从而为随后延续数百年之久的西方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人才和知识的准备。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制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11—15世纪欧洲大学分布情况
地区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苏格兰 西班牙 葡萄牙 德意志 匈牙利 波兰 丹麦 瑞典
数量 20 18 2 3 13 1 16 3 1 1 1
——摘自方勇《论 11—15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材料三对博洛尼亚城而言,其一,外来学者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是市民的一项重要经济
来源。其二,博洛尼亚大学可以为市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例如,培养商人初级算术和读写识字能力,让公
证人熟练地掌握公文语言,为城市培养专业文职人员。
——摘编自高露《 12—15世纪欧洲大学特许权研究》
第 4页,共 7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说出中世纪欧洲大学分布的特点。
(3)据材料三,归纳博洛尼亚大学的兴起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2.【古代文明】
古代各文明中心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但在某些时期、某些领域存在着文明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公元前 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颁行 公元 1世纪 基督教诞生
公元前 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 公元 6世纪 《查士丁尼法典》形成
公元前 450年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元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公元前 5世纪 伯里克利主政雅典 公元 8世纪中期 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帝国
公元前 4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 7世纪 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选取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
合,条理清楚)
第 5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A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B
15.B
16.D
17.B
18.C
19.A
20.B
21.【小题 1】社会背景:欧洲经济复苏、城市兴起;世俗国家和教会对高等教育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市
民阶级力量崛起、世俗文化教育兴旺。
【小题 2】特点:分布不均衡,意大利、法国、德意志等地区数量较多,而苏格兰、葡萄牙、波兰、丹麦、
瑞典等地区数量较少。
【小题 3】影响:外来学者涌入,其日常生活消费成为市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大学为市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第 6页,共 7页
22.事件:伯里克利主政雅典,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观点: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论述:公元前 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在雅典进行改革,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
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等。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
到高峰。从 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而说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