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9月诊断八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9月诊断八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太原市志达中学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 9月学业诊断
语 文
考试时间:2025年 10月 9日上午 7:30---8:30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10 分(含附加题 1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50 分)
1.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每空 2 分,共 20 分)
自然之美,一直为文人雅士所赞颂。“ ⑴ , ⑵ ”是崔颢《黄
鹤楼》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树树皆秋色, ⑶ ”是王绩《野望》眼中秋意颇浓的山野
之美;“山随平野尽, ⑷ ”是李白《渡荆门送别》眼中水天相接的雄浑之美;
“ ⑸ , ⑹ ”是王维《使至塞上》孤烟长河,壮阔苍凉的塞外之
美;“ ⑺ , ⑻ ”是刘祯《赠从弟》(其二)以“谷中”映衬“山
上”,咏叹青松的傲岸之美;“ ⑼ , ⑽ ,盖竹柏影也”是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点染出的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似梦似幻之美。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督战 由衷 叱咤风云 摧枯拉朽
B.边陲 泄气 从容不迫 山呼海啸
C.横亘 峰巅 眼花瞭乱 锐不可挡
D.潇洒 娴熟 殚精竭虑 一丝不苟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颁发:通常指钱、物资等发给需要的人。 )
B.无论何时捧读这些遗.嘱.,都能感受到一股特别的力量。(遗嘱:人在生前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
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附)
C.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卓有成就:成绩显著)
D.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建树:建立的功绩)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 (3 分)
①16 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 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 16 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第 1页(共 4页)
A.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5.“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802 班正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王同学在书中找到
一副有关“诚信”的对联,下联有两处沾染了墨汁模糊不清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她确认。( )
(3 分)
上联:八方树新风,诚信当如嵩岳重; 下联:____圆美梦,文明恰似____。
A.九州 大河长 B.人人 天地广
C.九州 天地广 D.人人 大河长
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分)
A.略无阙处 B.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8.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指人间) 鸢飞戾.天者(叫)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从.流飘荡(跟、随)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很) 水皆缥.碧.(浅青色)
D.四时俱.备(都)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9.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3 分)
A.每至晴初霜.旦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在《三峡》中, 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灵活多变,韵律和谐。同时,语言简约凝练,富有表
现力,充满生气。
B.《记承天寺夜游》中,文章借“闲人”表达出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
悠闲等微妙而复杂的心境。
C.《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变换着多种角度写景,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先是俯视,再是仰视。
D.《与朱元思书》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第一段为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和山。
1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钱塘湖春行》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写出了一路所见的西湖
美好的早春之景,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景的喜爱之情。
B.《黄鹤楼》是一篇吊古怀乡之佳作,前面写景,后面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
C.《使至塞上》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的描写,
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野望》尾联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强化了诗人的彷徨、忧郁和寂寞之感。
二、阅读理解(30 分)
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第 2页(共 4页)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江水又东①,经②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石,形如人负③刀牵
牛,人黑牛黄④,成就⑤分明。既⑥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⑦洄虽途经信宿⑧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①东:向东。②经:经过。③负:背。④人黑牛黄: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⑤成就:轮廓。
⑥既:极,很。⑦纡:弯曲,绕弯。⑧途经信宿:路上过了两个夜晚。
12.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3 分)
此 岩 既 高 加 以 江 湍 纡 洄 虽 途 经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⑶最外高崖间石,形如人负刀牵牛。
14.两篇文章都写到水,【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水 ⑴ 的特点,【乙】文“朝发黄牛,
暮宿黄牛”写出水 ⑵ 特点,两文都用了 ⑶ 描写的方法。 (3 分)
1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对三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4 分)
㈡新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①新华社北京 6月 29日电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奋进伟大复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七
一勋章”颁授仪式 29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②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29 日 8 时 45 分,“七一勋章”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
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18 名礼兵在台阶上持枪伫
立,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七一勋章”获得者沿着红毯拾级而上,进入人民大会堂东门。党和国家功勋荣
誉表彰工作委员会有关领导同志等,在这里集体迎接他们到来。
③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气氛热烈庄重。巨幅红色背景板上,“七一勋章”图案熠熠生辉。背景
板前,18 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18 名英姿挺拔的解放军仪仗队礼兵在授勋台两侧持枪伫立。
④9 时 58 分,伴着欢快的乐曲,习近平同“七一勋章”获得者一同步入会场,全场起立,热烈鼓掌。
⑤10 时整,解放军军乐团号手吹响仪式号角,颁授仪式开始。随后,《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全场
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宣读《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隆重
第 3页(共 4页)
表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一辈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品
德高尚的功勋模范党员,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等 29 位同志“七
一勋章”。
⑦2 名旗手高擎党旗,1 名礼兵手捧“七一勋章”,迈着雄健的步伐,行进到仪式现场。在雄壮的《忠
诚赞歌》乐曲声中,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全场响起一阵
阵热烈的掌声。少先队员向勋章获得者献上美丽的鲜花,敬礼致意。
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
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习近平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
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
精神。
⑨仪式上,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颁
授仪式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七一勋章”获得者合影留念。
(选自新华社,有删改)
16.下面对新闻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新华社北京 6 月 29 日电”属于消息的电头部分,交代了新闻稿的发出单位、地点和时间。
B.新闻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全过程。
C.第③段写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内的情景,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D.在受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
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1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 分)
18.请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是如何体现新闻特点的。 (4 分)
19.根据新闻内容,说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共有哪几项流程。 (5 分)
三、作文(20 分,含书写 5分)
萦绕在心头的梦牵着我们的足,踏入一张蛛网、一片草地、一条小路、一汪清泉、一缕云烟……那些
风景无不沟通着人们的心弦,平添几分幽美与情趣,去接受风日雕琢的自然。
20.作文:请以“最美不过 ”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 200 字:②运用两种及以上景物描写手法,表达真情实感。
四、附加题(10 分)
21.【名篇品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②。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
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
[注]①比:连续,接连。 ②莫之知:即“莫知之”(没有知道它的)。 ③顾:回头看。
⑴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 通 (2 分)
⑵买马的人为什么会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3分)
⑶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 分)
第 4页(共 4页)太原市志达中学校 2025~2026 学年八年级 9月学业诊断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⑴晴川历历汉阳树 ⑵芳草萋萋鹦鹉洲 ⑶山山唯落晖
⑷江入大荒流 ⑸大漠孤烟直 ⑹长河落日圆
⑺亭亭山上松 ⑻瑟瑟谷中风 ⑼庭下如积水空明
⑽水中藻、荇交横
(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每空 2分,共 20 分)
2.C 3.A 4.C 5.A
6.B 7.D 8.B 9.D
10.C 11.C
(以上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0 分)
二、阅读理解
12.此 岩 既 高 /加 以 江 湍 纡 洄 /虽 途 经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文言断句每处一分,共 3分)
13.⑴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⑵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⑶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形状像是人背着刀牵着牛。
(译句每句 2分,大意对即可,共 6分)
14.⑴湍急 ⑵江湍纡洄(迂回曲折) ⑶侧面
(每空 1分,意思正确即可,共 3分)
15.示例:作者以山入手,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然后写夏水襄陵之峻急
雄壮,突出夏水的湍急汹涌;接下来描写沉静的春冬之景;最后写三峡秋天的肃杀凄凉。全
文凸显了三峡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结合乙文“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此岩既高,
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可知,主要描写了黄牛滩、黄牛滩两岸重岭叠起
和黄牛滩的水纡回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别概括出景物描写的顺序和特点,大意对即可,共 4 分))
【参考译文】江水继续东流,经过黄牛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
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完全是
天然形成,形象十分清晰,但那里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很高,又加湍急
的江流回环曲折,因而虽经两三天的航程,还能看到这块奇岩。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
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原来一样。”说
试卷第 1页,共 2页
的就是水路迂回曲折,回望还是一样。
16.B
(本题选择题,3分)
17.示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符合新闻拟标题 2分)
18.示例:画线句子准确地交代“七一勋章”获得者前往人民大会堂的时间、方式,体现了
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答出准确性和客观性 2分,概括出时间及方式 2分,共 4分)
19.示例:①奏国歌,齐唱国歌。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宣读《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
一勋章”的决定。③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④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⑤张
桂梅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代表发言。
(概括出 4点及以上的 5分,缺一点扣 1分,共 5分)
三、作文
20.作文评分标准:共 20 分。根据所写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立意,分四类赋分。字
数不达 200 字酌情减分; 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一类:(16~20 分)立意较深,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富有文采,书写工整,表达有创意。
二类:(11~15 分)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较充实,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感情真实。
三类:(5~10 分)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够通顺,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
四类:(0~5 分) 没有中心,没有内容,没有结构,语言不通,字数不够。
四、附加题
20.⑴“还”通“旋”、“贾”通“价”。
(任意答出一个 2分)
⑵示例:因为伯乐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迷信权威,认为伯乐相中的马就是好马,所以会
立即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内容理解正确 1分,理由合理 1分,语言流畅 1分,共 3分)
⑶答题思路:不要迷信权威,要有自主精神。
(围绕此思路,句意理解正确 2 分,结合生活实际 2 分,思路清晰,语言顺畅 1分,其他
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他)去
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来问过,
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细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细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日不到这匹马的价钱成了
原来的十倍。
试卷第 2页,共 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