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语文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ǎng)B.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C. 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D. 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B. 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C. 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D. 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3.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B. 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清华附中,又想报北大附中,总是见异思迁。C.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D. 他对这件事情的描述符合事实,实事求是,没有丝毫夸张或隐瞒。4.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消息二则》是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稿,语言准确、简洁,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B.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以形象化的描写再现了吕伟跳水的精彩瞬间,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C.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课文详细描绘了三峡的自然风光。D. 《“飞天”凌空》属于通讯体裁,全面展示了跳水比赛的完整过程和背景故事。填空题5.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消息结构通常包括标题、_______、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概括新闻核心内容的是_______。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2)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月下飞天镜,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4)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6)《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飞天”凌空》节选,完成7-10题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7. 选段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描写?主要描写了哪个关键瞬间?8.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9. 选段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观众的反应,有什么作用?10.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飞天”这个标题的妙处。 三、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三峡》节选,完成11-14题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 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2)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3)绝巘多生怪柏 绝:__________(4)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3. 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三个季节的水,请简要概括各季节水的特点。14. 文末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野望》,完成15-16题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 请从写景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四、语言表达与写作17. 根据下面提供的新闻要素,写一则50字左右的新闻导语。时间:昨天下午3时地点:市图书馆报告厅人物:作家张明、全市中学生代表事件:张明举办“阅读与成长”主题讲座,分享阅读经历与写作技巧结果:讲座引发热烈反响,学生们收获颇丰18. 写作在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成为我们的“眼”,引领我们认识世界、感悟生活。请以“你是我的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 B(A项“凛”读lǐn,“当”读dāng;C项“悄”读qiǎo;D项“凌”读líng)2. D(A项“潦”改为“缭”;B项“阵”改为“震”;C项“馈”改为“溃”,“惮”改为“殚”)3. B(“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此处不合语境)4. D(《“飞天”凌空》是新闻特写,不是通讯)5. 时效性;真实性;电头;导语;导语6.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大漠孤烟直 (3)云生结海楼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6)庭下如积水空明 二、现代文阅读7. 以吕伟跳水的动作顺序为线索;主要描写了吕伟从起跳到入水的关键瞬间。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展开身体的吕伟比作“轻盈的、笔直的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入水时的姿态优美、动作迅疾,表现了她技艺的高超。9. 开头描写观众“翘首而望、屏息敛声”,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吕伟的精彩表演做铺垫;结尾描写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侧面烘托了吕伟表演的精彩,表达了观众的赞赏之情。10. ①“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形象,象征着优美与飘逸,与吕伟跳水的姿态相契合;②标题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含对吕伟技艺的赞美和民族自豪感。 三、古诗文阅读(一)11. (1)逆流而上 (2)快 (3)极高的 (4)延长12. (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13. 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水清景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秋季:水少清冷。14. 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凄凉的氛围;印证了三峡山高、峡长、水急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二)15. 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惆怅孤寂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16. 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秋景,“树树”“山山”是全景式的描绘,“秋色”“落晖”渲染了萧瑟的氛围;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开阔苍凉的山野秋晚图,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四、语言表达与写作17. 本报讯 昨天下午3时,作家张明在市图书馆报告厅为全市中学生代表举办“阅读与成长”主题讲座,分享阅读经历与写作技巧,引发热烈反响。18. (略,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