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英语备课简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英语备课简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

资源简介

课题 Unit 1 This is me - 读说课1:《A Red, Red Rose》 日期 2025.9
班级 八年级(3.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1课时
前测内容 1. 用2-3个形容词描述“玫瑰”的特征;2. 翻译短语“hide one’s face, chase away fears”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核心词汇(birthmark, crowded, disaster, difference)的发音与词义 1. 小组齐读课文,语音语调正确率≥90%;2. 完成“词汇-词义”匹配练习,正确率≥85%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并标注重音;2. 开展“词汇连连看”游戏,小组竞赛匹配词汇与词义
2. 能读懂课文,梳理Sally从“自卑”到“接纳自我”的情感变化脉络 1. 独立完成“情感变化流程图”填空,关键节点完整度≥90%;2. 口头分享情感变化原因,表述清晰 1. 学生速读课文,圈画体现Sally情感的关键词(如hot, nervous, sunny);2. 同桌合作梳理情感变化,教师点拨难点
3. 能初步感知现在完成时表“已完成动作”的用法(如I have learnt...) 从课文中找出2个现在完成时句子,分析“动作+结果”,完成率≥80% 1.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现在完成时结构;2. 小组讨论句子含义,用“动作(learnt)+结果(accept myself)”句式总结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课文朗读音频;②抄写核心词汇(英+汉)各2遍;2. 进阶层:①用“birthmark, difference”写2句描述自我的句子;②简要概括Sally转变的关键事件(20-30词)
反思 1. 部分学生对“disaster”发音混淆,下次课需重点纠音;2. 情感梳理环节参与度高,可增加“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课题 Unit 1 This is me - 读说课2:励志故事阅读 日期 2025.9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2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你知道的励志人物;2. 翻译短语“stick to dreams, overcome fears”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片段及苏炳添故事,积累励志词汇(persistence, succeed, risky) 1. 完成“故事-词汇”匹配,正确率≥85%;2. 口头列举3个励志词汇,表述准确 1. 学生精读文本,圈画励志词汇;2. 开展“词汇接龙”,小组轮流分享励志词汇及含义
2. 能分析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勇气、坚持) 1. 填写“人物品质-事例”表格,对应正确率≥90%;2. 小组分享分析结果,逻辑清晰 1. 教师引导学生从“行动”推导“品质”(如Su changed starting leg→brave);2.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3. 能用简单英语评论人物品质(如He is brave because...) 口头评论1个人物品质,包含“品质+事例”,表述完整度≥80% 1. 教师给出评论示例;2. 同桌互说,再邀请3-4名学生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句故事中的励志句子;②翻译“坚持梦想能帮助我们成功”;2. 进阶层:①用50词描述苏炳添的关键成就;②评论“勇气”对成功的作用(30词左右)
反思 1. 学生对“risky decision”理解较浅,需结合生活案例补充;2. 评论环节可增加“评价量表”,让反馈更具体
课题 Unit 1 This is me - 语法课:现在完成时(表经历/已完成) 日期 2025.9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语法课 节次 第3课时
前测内容 1. 写出3个动词的过去分词(see, do, learn);2. 判断句子“I saw the film.”的时态并翻译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掌握现在完成时结构(have/has+过去分词)及不规则动词过去分词(seen, done等) 1. 完成“动词-过去分词”转换练习,正确率≥85%;2. 用结构仿写3个句子,语法正确 1. 教师梳理不规则动词过去分词表,重点讲解易错词;2. 开展“语法速答”,教师说动词,学生抢答过去分词
2. 理解现在完成时表“经历”“已完成”的用法,区分与一般过去时的差异 1. 完成“时态辨析”选择题,正确率≥80%;2. 口头说明2个时态的差异,表述清晰 1. 对比展示例句(I have seen it./I saw it yesterday.),引导发现差异;2. 小组讨论差异,教师总结“现在完成时无具体过去时间”
3. 能正确使用just, already, yet等标志词 完成“标志词填空”练习,正确率≥85% 1. 教师讲解标志词用法(just/already用于肯定句,yet用于否定句);2. 学生完成填空,同桌核对答案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完成10道时态转换题;②用“just, already”各写1句;2. 进阶层:①用现在完成时描述3个“自我接纳”的经历;②辨析5组“现在完成时vs一般过去时”句子
反思 1. 不规则动词过去分词记忆困难,下次课可增加“口诀记忆”;2. 标志词应用易混淆,需增加情境练习
课题 Unit 1 This is me - 听说课:书籍推荐 日期 2025.9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听说课 节次 第4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你喜欢的一本书的名字;2. 翻译短语“recommend a book, main character”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听懂关于“书籍推荐”的广播,获取书名、主题、推荐理由等信息 1. 听力填空(书名、主题),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推荐理由,关键信息完整度≥85% 1. 第一遍听主旨,第二遍填关键信息,第三遍核对;2. 教师逐句播放难句,讲解连读、弱读
2. 掌握“推荐书籍”的常用表达(My favorite part is..., It’s about...) 1. 完成“表达-情境”匹配,正确率≥85%;2. 用3个表达口头推荐书籍,表述自然 1. 教师整理常用表达并示范;2. 开展“句子接龙”,学生轮流用表达推荐书籍
3. 能口头介绍一本关于“自我探索”的书,包含书名、主题、推荐理由 口头介绍完整度≥80%,表达流畅 1. 学生准备2分钟,用思维导图梳理内容;2. 小组内轮流介绍,推选“最佳推荐者”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1分钟“书籍推荐”音频(含书名、主题);②摘抄3句推荐表达;2. 进阶层:①录制2分钟推荐音频(含理由);②设计“书籍推荐卡”(英文)
反思 1. 听力中“character”发音易混淆,需重点示范;2. 部分学生推荐理由不具体,下次课可提供“理由模板”
课题 Unit 1 This is me - 读写课1:励志人物写作输入 日期 2025.9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5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苏炳添的2个成就;2. 翻译句子“坚持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苏炳添故事,分析其“挑战-行动-成就”的写作结构 1. 完成“结构梳理”表格,关键信息完整度≥90%;2. 口头总结结构,逻辑清晰 1. 学生精读故事,圈画“挑战(age, doubt)、行动(change leg)、成就(9.83s)”;2. 小组合作梳理表格,教师点拨
2. 积累“描述成功人物”的词汇(brave, persistence, succeed)与句型(Despite..., he...) 1. 完成“词汇-句型”填空,正确率≥85%;2. 用2个句型仿写句子,语法正确 1. 教师提取文本中的核心词汇与句型,讲解用法;2. 学生仿写,同桌互评
3. 学习“按时间线”组织写作内容的方法 能为苏炳添故事补充1个时间节点及事件,合理性≥80% 1. 教师展示时间线写作示例;2. 学生分组补充时间节点,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个核心句型;②用时间线梳理苏炳添故事;2. 进阶层:①用“挑战-行动-成就”框架梳理1个成功人物;②写3句描述该人物的句子
反思 1. 学生对“Despite”用法易出错,需增加对比练习;2. 时间线梳理可结合图片,更直观
课题 Unit 1 This is me - 读写课2:写作+自我演讲 日期 2025.9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6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写作“成功人物”的3个要素;2. 翻译句子“我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同”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完成“成功人物”短文写作(80-100词),包含“挑战-行动-成就” 1. 写作评分(内容完整度40%、语法正确30%、词汇丰富30%),达标率≥80%;2. 自改+互改,修改建议合理 1. 学生根据梳理框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2. 用“评分量表”自改,再同桌互改
2. 能将短文拓展为“A Better Me”演讲稿,包含开头(主旨)、主体(经历)、结尾(感悟) 演讲稿结构完整度≥90%,核心观点明确 1. 教师提供演讲框架模板;2. 学生修改短文为演讲稿,小组内讨论优化
3. 能自信展示演讲,语音语调自然,时长2-3分钟 演讲评价(流畅度40%、表达30%、情感30%),优良率≥75% 1. 学生小组内预演,同伴提建议;2. 班级展示,评选“最佳演讲者”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修改演讲稿并抄写1遍;②录制演讲音频;2. 进阶层:①优化演讲稿并制作PPT;②在年级活动中展示
反思 1. 部分学生演讲情感不足,下次课可增加“情感表达”训练;2. 写作中时态错误较多,需针对性复习
课题 Unit 2 Getting along - 读说课1:《The Selfish Giant》 日期 2025.10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1课时
前测内容 1. 用2个词描述“巨人”的性格;2. 翻译短语“share joy, chase away kids”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核心词汇(selfish, giant, share, kindness, bloom)的发音与词义 1. 个人朗读抽查,发音正确率≥85%;2. 完成“词汇释义”练习,正确率≥80%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标注情感(愤怒、后悔);2. 开展“词汇猜谜”,教师描述词义,学生猜词
2. 能读懂故事,梳理“巨人自私→花园荒芜→巨人分享→花园复苏”的情节 1. 完成“情节排序”,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情节,关键节点完整 1. 学生速读课文,圈画关键情节词(built wall, hole in wall);2. 小组合作排序,教师核对并讲解
3. 初步感知现在完成时表“持续动作”的用法(for/since) 从课文中找出1个含for/since的句子,分析“持续时间”,完成率≥80% 1.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句子(如The Giant has been away for a long time.);2. 同桌讨论“for+时间段”的用法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课文朗读音频;②抄写核心词汇(英+汉)各2遍;2. 进阶层:①用“selfish, kindness”写2句句子;②概括“花园复苏”的原因(20词左右)
反思 1. 学生对“bloom”发音易混淆,需重点示范;2. 情节梳理可结合图片,帮助理解
课题 Unit 2 Getting along - 读说课2:《Six Chi away》 日期 2025.10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2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六尺巷”的由来(中文);2. 翻译短语“argue over, step back”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Six Chi Lane》,掌握核心词汇(argue, divide, kindness, agreement) 1. 完成“词汇填空”,正确率≥85%;2. 口头解释2个词汇,表述准确 1. 学生精读课文,圈画核心词汇;2. 开展“词汇释义接龙”,小组轮流解释词汇
2. 能分析“张家-吴家”矛盾解决的过程(写信→得诗→退让→和解) 1. 完成“过程梳理”表格,正确率≥90%;2. 小组分享分析,逻辑清晰 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关键事件;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点拨“诗的作用”
3. 能理解“礼让”的文化内涵,用简单英语表达对“相处”的看法 口头表达包含“礼让”关键词,观点明确 1. 教师结合案例讲解“礼让”;2. 同桌互说对“相处”的看法,再邀请学生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句课文中的关键句子;②翻译“礼让能促进和谐”;2. 进阶层:①用50词描述“六尺巷”故事;②写3句关于“与人相处”的建议
反思 1. 学生对“dividing line”理解较浅,需结合画图解释;2. 文化内涵表达困难,下次课可提供“观点模板”
课题 Unit 2 Getting along - 语法课:现在完成时(表持续) 日期 2025.10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语法课 节次 第3课时
前测内容 1. 写出“for 3 years”“since 2020”的用法区别;2. 判断句子“We have lived here for 5 years.”的时态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掌握现在完成时表“持续”的用法,正确使用for(时间段)、since(时间点) 1. 完成“for/since填空”,正确率≥85%;2. 用for/since各写1句,语法正确 1. 教师对比讲解for/since用法,举例(for 2 months, since last week);2. 开展“语法填空竞赛”,小组抢答
2. 区分“延续性动词”(live, share)与“终止性动词”(buy, start)的用法 1. 完成“动词分类”练习,正确率≥80%;2. 将终止性动词句改为延续性动词句,正确率≥75% 1. 教师梳理两类动词列表;2. 学生完成转换练习(如I bought it yesterday→I have had it for a day)
3. 能用法表“持续”的现在完成时描述“分享经历” 口头描述包含“持续时间”,表述完整 1. 教师给出示例(I have shared books with him for 2 years.);2. 同桌互说,再邀请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完成10道for/since填空;②转换3组终止性-延续性动词句;2. 进阶层:①用现在完成时描述3个“分享经历”;②写5句含for/since的句子
反思 1. 终止性动词转换易出错,需增加典型例句练习;2. 部分学生混淆for/since,下次课可增加情境辨析
课题 Unit 2 Getting along - 听说课:解决朋友矛盾 日期 2025.10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听说课 节次 第4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朋友矛盾”的场景;2. 翻译短语“offer comfort, solve a problem”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听懂关于“朋友矛盾”的对话,获取矛盾原因与解决建议 1. 听力填空(原因、建议),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建议,关键信息完整 1. 第一遍听主旨,第二遍填信息,第三遍核对;2. 教师讲解对话中的连读(如“What’s wrong ”)
2. 掌握“表达安慰与建议”的常用表达(You could..., Don’t worry because...) 1. 完成“表达-场景”匹配,正确率≥85%;2. 用2个表达模拟对话,表述自然 1. 教师整理表达并示范对话;2. 开展“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安慰朋友”
3. 能模拟“解决朋友矛盾”的对话,包含“矛盾-安慰-建议” 对话结构完整度≥80%,表达流畅 1. 学生分组准备,用思维导图梳理对话内容;2. 小组展示对话,评选“最佳沟通小组”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1分钟“安慰朋友”音频;②摘抄3句安慰表达;2. 进阶层:①录制2分钟“解决矛盾”对话音频;②设计“矛盾解决指南”(英文)
反思 1. 听力中“uncomfortable”发音难,需逐句拆解;2. 部分学生建议不具体,下次课可提供“建议角度”(如倾听、让步)
课题 Unit 2 Getting along - 读写课1:人际故事写作输入 日期 2025.10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5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六尺巷”故事的3个关键人物;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Six Chi Lane》,分析“问题-解决-影响”的写作结构 1. 完成“结构梳理”表格,关键信息完整度≥90%;2. 口头总结结构,逻辑清晰 1. 学生精读课文,圈画“问题(argue over wall)、解决(step back)、影响(six-chi lane)”;2. 小组合作梳理,教师点拨
2. 积累“描述人际故事”的词汇(argue, agree, kindness, influence)与句型(In return,...) 1. 完成“词汇-句型”填空,正确率≥85%;2. 用2个句型仿写,语法正确 1. 教师提取文本核心词汇与句型,讲解用法;2. 学生仿写,同桌互评
3. 学习“用细节体现主题”的技巧(如环境、动作描写) 能从课文中找出1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合理性≥80% 1. 教师分析示例(“flowers like stars”体现花园美好);2. 学生分组找细节,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个核心句型;②用结构梳理“六尺巷”故事;2. 进阶层:①用“问题-解决-影响”框架梳理1个人际故事;②写3句描述该故事的句子
反思 1. 学生对“In return”用法易混淆,需增加对比例句;2. 细节分析可结合图片,更直观
课题 Unit 2 Getting along - 读写课2:写作+相处指南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6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写作“人际故事”的3个要素;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完成“人际故事”短文写作(80-100词),包含“问题-解决-影响” 1. 写作评分(内容40%、语法30%、词汇30%),达标率≥80%;2. 自改+互改,建议合理 1. 学生根据框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2. 用“评分量表”自改,同桌互改
2. 能从短文中提炼“相处建议”,设计“与人相处指南”(含建议+理由) 指南包含3条建议,理由充分,条理性≥85% 1. 教师提供指南模板(建议+理由);2. 小组合作提炼建议,设计指南
3. 能展示指南并说明设计理由,表达清晰 展示评价(条理性40%、表达30%、理由30%),优良率≥75% 1. 小组预演展示,同伴提建议;2. 班级展示,评选“最实用指南”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修改指南并抄写1遍;②向家人介绍指南;2. 进阶层:①优化指南并制作图文版;②在班级文化墙展示
反思 1. 部分学生建议理由不充分,下次课可提供“理由角度”(如减少矛盾、增进感情);2. 写作中时态错误较多,需复习
课题 Unit 3 Make it happen! - 读说课1:《A helping hand》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1课时
前测内容 1. 用2个词描述“假肢”的功能;2. 翻译短语“invent a robot, lend a hand”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核心词汇(invention, artificial, 3-D printer, share)的发音与词义 1. 小组齐读,语音语调正确率≥90%;2. 完成“词汇-词义”匹配,正确率≥85%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标注专业词汇(3-D printer);2. 开展“词汇竞赛”,小组抢答匹配
2. 能读懂Easton发明假肢的故事,梳理“发现问题→尝试发明→优化改进”的过程 1. 完成“发明过程”流程图,关键节点完整度≥90%;2. 口头复述过程,逻辑清晰 1. 学生速读课文,圈画关键事件(met Jenny, got 3-D printer);2. 小组合作填流程图,教师讲解
3. 初步感知“to-infinitive与-ing作宾语”的用法(want to..., enjoy doing...) 从课文中找出2个对应句子,分析结构,完成率≥80% 1.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句子(如He wanted to help.../He enjoyed fixing...);2. 同桌讨论结构差异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课文朗读音频;②抄写核心词汇(英+汉)各2遍;2. 进阶层:①用“invention, share”写2句句子;②概括Easton的发明动机(20词左右)
反思 1. 学生对“artificial”发音易混淆,需重点示范;2. 发明过程梳理可结合时间线,更清晰
课题 Unit 3 Make it happen! - 读说课2:好奇心与发明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2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因“好奇心”产生的发明;2. 翻译短语“curiosity is the key, explore the world”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好奇心推动发明”的文章,掌握核心词汇(curiosity, explore, invent, discover) 1. 完成“词汇填空”,正确率≥85%;2. 口头解释2个词汇,表述准确 1. 学生精读课文,圈画核心词汇;2. 开展“词汇联想”,学生分享与词汇相关的发明
2. 能分析富兰克林、万户、张衡的“好奇点-探索行动-成果” 1. 完成“人物-探索”表格,正确率≥90%;2. 小组分享分析,逻辑清晰 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关键信息;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点拨“失败与启发”
3. 能理解“好奇心是发明的钥匙”,用简单英语表达对“发明”的看法 口头表达包含“好奇心”关键词,观点明确 1. 教师结合案例讲解观点;2. 同桌互说看法,再邀请学生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句课文中的关键句子;②翻译“好奇心能带来新发现”;2. 进阶层:①用50词描述1个发明家的探索;②写3句关于“好奇心”的句子
反思 1. 学生对“lightning rod”理解较浅,需结合图片解释;2. 观点表达困难,下次课可提供“观点模板”
课题 Unit 3 Make it happen! - 语法课:不定式与动名词作宾语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语法课 节次 第3课时
前测内容 1. 写出“want, enjoy”后接动词的形式;2. 判断句子“He hopes to invent.”的结构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掌握“to-infinitive作宾语”(want, hope等)与“-ing作宾语”(enjoy, practice等)的用法 1. 完成“动词-结构”匹配,正确率≥85%;2. 用两类动词各写1句,语法正确 1. 教师分类梳理动词列表,举例(want to do, enjoy doing);2. 开展“语法速答”,教师说动词,学生说结构
2. 区分“既接to-infinitive又接-ing”的动词(remember, forget)的含义差异 1. 完成“含义辨析”选择题,正确率≥80%;2. 口头说明2个动词的含义差异 1. 教师对比讲解(remember to do“记得要做”,remember doing“记得做过”);2. 学生完成辨析练习
3. 能用法描述“发明与探索”相关动作 口头描述包含2个不同结构,表述完整 1. 教师给出示例(I want to invent.../I enjoy exploring...);2. 同桌互说,再邀请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完成10道动词-结构匹配;②转换3组句子(to do→doing);2. 进阶层:①用两种结构描述3个“发明动作”;②写5句含两类动词的句子
反思 1. 既接两种结构的动词易混淆,需增加情境例句;2. 部分学生造句缺乏逻辑,下次课可提供“主题词汇”
课题 Unit 3 Make it happen! - 听说课:发明展览介绍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听说课 节次 第4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奇怪的发明”;2. 翻译短语“introduce an invention, its purpose”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听懂关于“发明展览”的广播,获取展览时间、地点、特色活动 1. 听力填空(时间、地点),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活动,关键信息完整 1. 第一遍听主旨,第二遍填信息,第三遍核对;2. 教师讲解广播中的弱读(如“exhibition”)
2. 掌握“介绍发明”的常用表达(It was invented by..., It can...) 1. 完成“表达-功能”匹配,正确率≥85%;2. 用2个表达模拟介绍,表述自然 1. 教师整理表达并示范;2. 开展“发明介绍接龙”,学生轮流介绍
3. 能口头介绍一个小发明,包含名称、发明人、功能、意义 介绍完整度≥80%,表达流畅 1. 学生准备2分钟,用思维导图梳理内容;2. 小组内介绍,推选“最有创意发明”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1分钟“发明介绍”音频(含名称、功能);②摘抄3句介绍表达;2. 进阶层:①录制2分钟介绍音频(含意义);②设计“发明卡片”(英文)
反思 1. 听力中“unexpected”发音难,需逐句拆解;2. 部分学生介绍缺乏逻辑,下次课可提供“介绍框架”
课题 Unit 3 Make it happen! - 读写课1:议论文写作输入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5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议论文的3个要素;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好奇心的重要性”议论文,分析“总分总”结构(论点-案例-总结) 1. 完成“结构梳理”表格,关键信息完整度≥90%;2. 口头总结结构,逻辑清晰 1. 学生精读文章,圈画论点(curiosity is key)、案例(Franklin)、总结;2. 小组合作梳理,教师点拨
2. 积累“论证观点”的词汇(important, necessary, help)与句型(For example,...) 1. 完成“词汇-句型”填空,正确率≥85%;2. 用2个句型仿写,语法正确 1. 教师提取文本核心词汇与句型,讲解用法;2. 学生仿写,同桌互评
3. 学习“用案例支撑论点”的技巧(案例与论点对应) 能为“好奇心很重要”补充1个案例,相关性≥80% 1. 教师分析示例(Franklin’s curiosity→invented lightning rod);2. 学生分组补充案例,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个核心句型;②用结构梳理议论文;2. 进阶层:①用“论点-案例”框架写1个段落;②为论点“发明很重要”找2个案例
反思 1. 学生对“For example”的位置易混淆,需增加例句;2. 案例与论点对应不紧密,下次课可提供“案例筛选标准”
课题 Unit 3 Make it happen! - 读写课2:写作+发明展示板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6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发明展示板”的3个要素;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完成“好奇心的重要性”议论文(80-100词),包含“论点-案例-总结” 1. 写作评分(论点30%、案例40%、语法30%),达标率≥80%;2. 自改+互改,建议合理 1. 学生根据框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2. 用“评分量表”自改,同桌互改
2. 能制作“发明展示板”,包含发明名称、发明人、功能、意义 展示板信息完整度≥90%,设计美观 1. 教师提供展示板模板;2. 小组合作制作,融入议论文核心观点
3. 能展示展示板并介绍发明,表达清晰 展示评价(信息40%、表达30%、设计30%),优良率≥75% 1. 小组预演展示,同伴提建议;2. 班级展示,评选“最佳展示板”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修改展示板并补充文字;②向同学介绍展示板;2. 进阶层:①优化展示板并添加图片;②在年级展览中展示
反思 1. 部分学生展示板信息杂乱,下次课可提供“排版建议”;2. 写作中案例描述简略,需增加细节训练
课题 Unit 4 Digital life - 读说课1:《Digital Shock》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1课时
前测内容 1. 用2个词描述“数字支付”的特点;2. 翻译短语“digital payment, QR code”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核心词汇(digital, payment, cash, convenient, app)的发音与词义 1. 个人朗读抽查,发音正确率≥85%;2. 完成“词汇释义”练习,正确率≥80%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标注生活词汇(app, cash);2. 开展“词汇配对”,学生匹配词汇与生活场景
2. 能读懂作者的数字生活经历,梳理“英国数字问题→对比中国数字便利”的脉络 1. 完成“问题-对比”表格,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经历,关键信息完整 1. 学生速读课文,圈画英国问题(shared bike, payment);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讲解对比手法
3. 初步感知“infinitive as object complement”的用法(ask sb to..., let sb...) 从课文中找出2个对应句子,分析结构,完成率≥80% 1.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句子(如I asked the shopkeeper to.../The app lets me...);2. 同桌讨论结构(主语+动词+宾语+to do/do)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课文朗读音频;②抄写核心词汇(英+汉)各2遍;2. 进阶层:①用“digital, convenient”写2句句子;②概括“英国数字问题”(20词左右)
反思 1. 学生对“QR code”发音易混淆,需重点示范;2. 对比脉络梳理可结合图表,更直观
课题 Unit 4 Digital life - 读说课2:《The Fun They Had》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2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未来学校”的1个特点;2. 翻译短语“real book, machine teacher”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The Fun They Had》,掌握核心词汇(digital, screen, machine, real) 1. 完成“词汇填空”,正确率≥85%;2. 口头解释2个词汇,表述准确 1. 学生精读课文,圈画核心词汇;2. 开展“词汇对比”,学生分享“real book vs screen book”
2. 能分析“未来学校”与“传统学校”的差异(教学设备、教师、学习方式) 1. 完成“差异对比”表格,正确率≥90%;2. 小组分享分析,逻辑清晰 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差异点;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点拨“Margie的向往”
3. 能想象“50年后的数字生活”,用简单英语表达预测 口头预测包含1个数字场景,观点明确 1. 教师结合故事引导想象;2. 同桌互说预测,再邀请学生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句课文中的关键句子;②翻译“未来学校有机器教师”;2. 进阶层:①用50词描述“未来学校”;②写3句关于“数字生活”的预测
反思 1. 学生对“machine teacher”理解较浅,需结合图片解释;2. 预测表达困难,下次课可提供“预测角度”(学习、购物)
课题 Unit 4 Digital life - 语法课: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语法课 节次 第3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let, ask”后接宾语补足语的形式;2. 判断句子“He made me laugh.”的结构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掌握“infinitive as object complement”的结构(主语+动词+宾语+to do/do),区分“带to”(ask, want)与“不带to”(let, make)的动词 1. 完成“动词-形式”匹配,正确率≥85%;2. 用两类动词各写1句,语法正确 1. 教师分类梳理动词列表,举例(ask sb to do, let sb do);2. 开展“语法填空”,小组抢答
2. 正确运用该结构描述“数字生活中的动作”(The app lets me..., I ask him to...) 1. 完成“情境填空”,正确率≥80%;2. 口头描述1个数字动作,包含该结构 1. 教师提供数字生活情境(如支付、购物);2. 学生完成填空,同桌核对
3. 能在句子中灵活转换“带to”与“不带to”的结构 完成“结构转换”练习,正确率≥75% 1. 教师讲解转换规则(如make sb do→ask sb to do);2. 学生完成转换,教师点拨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完成10道结构匹配;②转换3组句子(带to→不带to);2. 进阶层:①用该结构描述3个“数字动作”;②写5句含两类动词的句子
反思 1. 不带to的动词易遗漏,需增加记忆口诀;2. 部分学生情境造句困难,下次课可提供“情境词汇”
课题 Unit 4 Digital life - 听说课:数字生活态度讨论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听说课 节次 第4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数字生活的优点”;2. 翻译短语“balance digital life, avoid overuse”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听懂关于“数字设备使用”的对话,获取双方对“过度使用手机”的态度 1. 听力判断(态度对错),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态度,关键信息完整 1. 第一遍听主旨,第二遍判断态度,第三遍核对;2. 教师讲解对话中的语气(如不满、建议)
2. 掌握“表达态度与建议”的常用表达(I think we should..., It’s bad to...) 1. 完成“表达-态度”匹配,正确率≥85%;2. 用2个表达模拟对话,表述自然 1. 教师整理表达并示范;2. 开展“态度讨论”,学生模拟表达对“过度用手机”的看法
3. 能参与“数字生活利弊”的讨论,包含“观点+理由” 讨论参与度≥80%,理由充分 1. 学生分组准备,用思维导图梳理观点;2. 小组讨论,推选“最佳观点发言人”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1分钟“数字生活建议”音频;②摘抄3句建议表达;2. 进阶层:①录制2分钟“利弊讨论”对话音频;②设计“数字生活平衡指南”
反思 1. 听力中“disagreement”发音难,需逐句拆解;2. 部分学生理由不充分,下次课可提供“理由模板”
课题 Unit 4 Digital life - 读写课1:未来生活写作输入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5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未来数字生活”的2个场景;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The Fun They Had》,分析作者如何用细节描写“未来学校”(设备、教学) 1. 完成“细节梳理”表格,正确率≥90%;2. 口头总结细节作用,逻辑清晰 1. 学生精读课文,圈画细节(screen teacher, homework opening);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点拨
2. 积累“描述未来生活”的词汇(future, machine, convenient)与句型(People will...) 1. 完成“词汇-句型”填空,正确率≥85%;2. 用2个句型仿写,语法正确 1. 教师提取文本核心词汇与句型,讲解用法;2. 学生仿写,同桌互评
3. 学习“按场景”(学习、购物)组织写作内容的方法 能为“未来数字生活”补充1个场景及细节,合理性≥80% 1. 教师展示场景写作示例;2. 学生分组补充场景,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个核心句型;②用场景梳理“未来学校”;2. 进阶层:①用“场景-细节”框架写1个段落;②为“未来购物”场景找3个细节
反思 1. 学生对“will”的用法易混淆,需增加时态对比;2. 场景细节不具体,下次课可提供“细节角度”(动作、环境)
课题 Unit 4 Digital life - 读写课2:写作+利弊辩论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6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辩论的2个环节;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完成“50年后数字生活”短文(80-100词),包含2个场景及细节 1. 写作评分(场景40%、细节30%、语法30%),达标率≥80%;2. 自改+互改,建议合理 1. 学生根据框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2. 用“评分量表”自改,同桌互改
2. 能准备“数字生活利弊”辩论稿,包含3个论点+案例 辩论稿论点明确,案例充分,条理性≥85% 1. 教师提供辩论稿模板(论点+案例);2. 分组(正方/反方),小组合作写辩论稿
3. 能参与辩论,包含“立论-反驳”,表达清晰 辩论评价(观点40%、反驳30%、表达30%),优良率≥75% 1. 小组预演辩论,同伴提建议;2. 班级辩论,评选“最佳辩论队”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修改辩论稿并抄写1遍;②向家人介绍辩论观点;2. 进阶层:①优化辩论稿并制作PPT;②在年级辩论中展示
反思 1. 部分学生反驳缺乏逻辑,下次课可提供“反驳角度”(对方案例漏洞);2. 写作中场景转换生硬,需增加过渡词训练
课题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 - 读说课1:火车规则故事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1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火车上的规则”;2. 翻译短语“follow rules, keep quiet”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核心词汇(rule, noise, smelly, passenger, follow)的发音与词义 1. 小组齐读,语音语调正确率≥90%;2. 完成“词汇-词义”匹配,正确率≥85%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标注规则相关词汇;2. 开展“词汇联想”,学生分享与词汇相关的规则
2. 能读懂作者的火车经历,梳理“违反规则事件→作者反应→规则思考”的脉络 1. 完成“事件-反应”表格,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经历,关键信息完整 1. 学生速读课文,圈画违规事件(loud music, smelly food);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讲解
3. 初步感知“infinitive of purpose”的用法(to read, to block...) 从课文中找出2个对应句子,分析“目的”,完成率≥80% 1.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句子(如I went to a quiet area to read.);2. 同桌讨论“to do表目的”的用法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课文朗读音频;②抄写核心词汇(英+汉)各2遍;2. 进阶层:①用“rule, follow”写2句句子;②概括“火车上的违规事件”(20词左右)
反思 1. 学生对“smelly”发音易混淆,需重点示范;2. 脉络梳理可结合时间线,更清晰
课题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 - 读说课2:网络安全指南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2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网络安全规则”;2. 翻译短语“protect privacy, avoid cyberbullying”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网络安全指南”,掌握核心词汇(safe, private, password, cyberbullying) 1. 完成“词汇填空”,正确率≥85%;2. 口头解释2个词汇,表述准确 1. 学生精读指南,圈画核心词汇;2. 开展“词汇警示”,学生分享词汇对应的安全风险
2. 能分析指南中的关键规则(隐私保护、密码安全、应对欺凌) 1. 完成“规则-作用”表格,正确率≥90%;2. 小组分享分析,逻辑清晰 1. 教师引导学生从指南中找规则;2. 小组合作填表格,教师点拨“规则的必要性”
3. 能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用简单英语表达对“网络规则”的看法 口头表达包含“安全”关键词,观点明确 1. 教师结合案例讲解重要性;2. 同桌互说看法,再邀请学生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句指南中的关键句子;②翻译“密码要复杂”;2. 进阶层:①用50词描述“隐私保护”规则;②写3句关于“网络安全”的建议
反思 1. 学生对“cyberbullying”理解较浅,需结合案例解释;2. 观点表达困难,下次课可提供“观点模板”
课题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 - 语法课: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语法课 节次 第3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to do, in order to do”的用法区别;2. 判断句子“She studies hard to get good grades.”的结构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掌握“infinitive of purpose”的结构(to do/in order to do/so as to do),区分三者用法(so as to do不用于句首) 1. 完成“结构-位置”匹配,正确率≥85%;2. 用三种结构各写1句,语法正确 1. 教师对比讲解三种结构,举例(To keep safe, in order to protect, so as to avoid);2. 开展“语法填空竞赛”,小组抢答
2. 正确运用该结构描述“遵守规则的目的”(I keep quiet to..., We follow rules in order to...) 1. 完成“规则-目的”填空,正确率≥80%;2. 口头描述1个规则及目的,包含该结构 1. 教师提供规则情境(如课堂、交通);2. 学生完成填空,同桌核对
3. 能在句子中灵活转换三种结构 完成“结构转换”练习,正确率≥75% 1. 教师讲解转换规则(如to do→in order to do);2. 学生完成转换,教师点拨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完成10道结构填空;②转换3组句子(to do→in order to do);2. 进阶层:①用三种结构描述3个“规则目的”;②写5句含三种结构的句子
反思 1. so as to do的位置易出错,需增加警示;2. 部分学生情境造句困难,下次课可提供“规则词汇”
课题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 - 听说课:规则辩论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听说课 节次 第4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可以打破规则的情况”;2. 翻译短语“break rules, urgent situation”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听懂关于“是否可以打破规则”的辩论,获取双方核心论点 1. 听力填空(论点关键词),正确率≥90%;2. 口头复述论点,关键信息完整 1. 第一遍听主旨,第二遍填论点,第三遍核对;2. 教师讲解辩论中的逻辑词(however, for example)
2. 掌握“辩论”的常用表达(I think..., However..., For example...) 1. 完成“表达-功能”匹配,正确率≥85%;2. 用2个表达模拟辩论,表述自然 1. 教师整理表达并示范;2. 开展“迷你辩论”,学生模拟表达对“紧急情况破规则”的看法
3. 能参与“特殊情况是否可破规则”的讨论,包含“论点+案例” 讨论参与度≥80%,案例充分 1. 学生分组准备,用思维导图梳理论点;2. 小组讨论,推选“最佳辩论手”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1分钟“辩论观点”音频;②摘抄3句辩论表达;2. 进阶层:①录制2分钟“辩论片段”音频;②设计“规则判断指南”(英文)
反思 1. 听力中“urgent”发音难,需逐句拆解;2. 部分学生案例不相关,下次课可提供“案例筛选标准”
课题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 - 读写课1: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5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规则清单”的2个要素;2. 翻译句子“规则要明确具体”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网络安全指南”,分析“规则-理由-案例”的写作结构 1. 完成“结构梳理”表格,关键信息完整度≥90%;2. 口头总结结构,逻辑清晰 1. 学生精读指南,圈画规则(protect privacy)、理由(avoid risk)、案例;2. 小组合作梳理,教师点拨
2. 积累“撰写规则清单”的词汇(must, should, avoid)与句型(You should..., Don’t...) 1. 完成“词汇-句型”填空,正确率≥85%;2. 用2个句型仿写,语法正确 1. 教师提取文本核心词汇与句型,讲解用法;2. 学生仿写,同桌互评
3. 学习“按‘规则-理由-案例’”组织写作内容的方法 能为“班级规则”补充1个规则及理由,合理性≥80% 1. 教师展示规则清单示例;2. 学生分组补充规则,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个核心句型;②用结构梳理“网络安全指南”;2. 进阶层:①用“规则-理由”框架写1个段落;②为“班级纪律”找3个规则
反思 1. 学生对“should”与“must”的语气差异易混淆,需增加对比;2. 规则理由不充分,下次课可提供“理由角度”(保障秩序、保护安全)
课题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 - 读写课2:写作+规则海报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6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规则海报”的2个要素;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完成“班级规则清单”写作(5条规则,含理由+案例) 1. 写作评分(规则30%、理由40%、语法30%),达标率≥80%;2. 自改+互改,建议合理 1. 学生根据框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2. 用“评分量表”自改,同桌互改
2. 能设计“班级规则海报”,包含规则内容、图文元素 海报信息完整度≥90%,设计美观 1. 教师提供海报模板;2. 小组合作制作,融入规则清单内容
3. 能展示海报并说明设计理由,表达清晰 展示评价(信息40%、设计30%、表达30%),优良率≥75% 1. 小组预演展示,同伴提建议;2. 班级展示,评选“最佳海报”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修改海报并补充文字;②向同学介绍海报;2. 进阶层:①优化海报并添加插画;②在班级公告栏展示
反思 1. 部分学生海报排版杂乱,下次课可提供“排版模板”;2. 写作中规则案例不具体,需增加细节训练
课题 Unit 6 When disaster strikes - 读说课1:庞贝古城故事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1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自然灾害”的名称;2. 翻译短语“volcanic eruption, escape from disaster”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核心词汇(disaster, shake, ash, fear, hope)的发音与词义 1. 个人朗读抽查,发音正确率≥85%;2. 完成“词汇释义”练习,正确率≥80%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标注灾难相关词汇;2. 开展“词汇联想”,学生分享与词汇相关的灾难场景
2. 能读懂庞贝灾难故事,梳理“灾难发生→人们逃生→灾后景象”的时间线 1. 完成“时间线”填空,关键事件完整度≥90%;2. 口头复述时间线,逻辑清晰 1. 学生速读课文,圈画时间词(that night, next morning);2. 小组合作填时间线,教师讲解
3. 初步感知“past continuous tense”的用法(was sleeping, were moving...) 从课文中找出2个对应句子,分析“持续动作”,完成率≥80% 1.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句子(如I was sleeping when the ground shook.);2. 同桌讨论“was/were+doing表持续”的用法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课文朗读音频;②抄写核心词汇(英+汉)各2遍;2. 进阶层:①用“disaster, hope”写2句句子;②概括“庞贝灾难的过程”(20词左右)
反思 1. 学生对“ash”发音易混淆,需重点示范;2. 时间线梳理可结合图片,更直观
课题 Unit 6 When disaster strikes - 读说课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说课 节次 第2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个“灾难后重生”的人物故事(中文);2. 翻译短语“overcome difficulties, rebuild confidence”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牛钰的故事,掌握核心词汇(courage, brave, survivor, encourage, artificial leg)的发音与词义 1. 完成“词汇-词义”匹配练习,正确率≥85%;2. 课堂随机抽查5名学生朗读词汇,发音准确率≥80% 1. 教师范读词汇,结合牛钰故事场景讲解词义(如“artificial leg”关联“马拉松”情节);2. 开展“词汇情景配对”,学生将词汇与故事片段匹配
2. 能梳理牛钰从“自卑躲藏”到“自信绽放”的关键事件(失去右腿→尝试假肢→跑马拉松→传火炬) 1. 独立完成“人生关键事件”表格填空,完整度≥90%;2. 小组内分享梳理结果,表述逻辑清晰 1. 学生精读故事,圈画体现牛钰转变的关键词(如“hid in shadows”“finished marathon”);2. 同桌互助补充表格,教师针对“传火炬”等关键事件点拨情感变化
3. 能理解“勇气战胜困境”的主题,用简单英语表达对牛钰的评价 口头评价包含1个核心品质(如brave/persistent)及1个支撑事例,表述完整度≥80% 1. 教师给出评价示例(“Niu Yu is brave because she finished the half marathon with an artificial leg.”);2. 小组内轮流表达,推选“最佳评价者”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故事中3句体现“勇气”的句子;②翻译“牛钰用勇气面对困难”;2. 进阶层:①用50词简述牛钰的重生经历;②写2句对牛钰的英文评价,各含1个核心词汇
反思 1. 部分学生对“artificial leg”的“artificial”拼写易错,下次课需增加拼写专项练习;2. 主题理解环节可结合短视频(如牛钰马拉松片段),增强情感共鸣
课题 Unit 6 When disaster strikes - 语法课:过去进行时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语法课 节次 第3课时
前测内容 1. 写出“过去进行时”的基本结构;2. 判断句子“They were watching TV at 8 last night.”的时态并翻译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掌握过去进行时(was/were + doing)的结构,正确运用主谓一致(I/he/she用was,you/we/they用were) 1. 完成“主谓一致”填空练习,正确率≥85%;2. 用不同主语仿写3个句子,语法正确 1. 结合教材例句(如“The ground was shaking.”“People were running.”)总结结构与主谓一致规则;2. 开展“语法速答”游戏,教师说主语和动词,学生抢答完整过去进行时句子
2. 理解过去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差异(过去进行时表“持续动作”,一般过去时表“短暂动作”),能正确使用when/while连接 1. 完成“时态辨析”选择题(如判断“was sleeping”与“shook”的时态用法),正确率≥80%;2. 用when/while连接2组句子,逻辑通顺 1. 对比展示教材例句(“I was sleeping when the ground shook.”“While the ash was falling, we ran.”),引导学生发现差异;2. 小组讨论when/while的用法区别(when接短暂动作,while接持续动作),教师总结
3. 能运用过去进行时描述“灾难中的场景” 口头描述1个灾难场景(如火山爆发、地震),包含2个过去进行时句子,表述流畅 1. 教师给出场景示例(“When the volcano erupted, people were running in all directions. While some were helping the injured, others were calling for help.”);2. 同桌互说,再邀请3-4名学生全班分享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完成10道过去进行时句型转换题;②用when/while各写1个句子;2. 进阶层:①用过去进行时写3句描述“庞贝灾难场景”的句
反思 1. 学生对“while”后接进行时的规则易遗忘,下次课需增加情境强化练习;2. 不规则动词的现在分词(如running, shaking)拼写易错,需补充记忆技巧
课题 Unit 6 When disaster strikes - 听说课:灾难预警介绍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听说课 节次 第4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1种“灾难预警方式”(如地震预警、台风预警);2. 翻译短语“disaster warning, escape tips”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听懂关于“灾难预警”的对话,获取预警方式(如预警短信、警报器)、触发条件(如地震级数)及逃生建议(如躲到桌子下) 1. 第一遍听主旨,第二遍完成“预警信息表”填空,正确率≥90%;2. 第三遍听后口头复述2条关键逃生建议,信息完整度≥85% 1. 播放听力材料前,用“预警方式”图片激发兴趣;2. 针对听力中的难点(如“seismic intensity”地震烈度),教师补充简单解释;3. 核对答案时,重点讲解“hide under the table”等逃生表达
2. 掌握“介绍灾难预警”的常用表达(It warns people of..., You should... when..., It’s safe to...) 1. 完成“表达-功能”匹配练习(如将“It warns people ofearthquakes”与“说明预警作用”匹配),正确率≥85%;2. 模仿表达口头介绍1种预警方式,表述自然 1. 教师整理核心表达并结合例句示范(如“It warns people of typhoons so they can prepare in advance.”);2. 开展“句子接龙”,学生轮流用表达补充预警相关内容
3. 能口头介绍1种灾难预警方式,包含“预警方式-作用-逃生建议” 口头介绍完整度≥80%,逻辑清晰 1. 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介绍内容(中心主题为预警方式,分支为作用、建议);2. 小组内轮流介绍,同伴用“信息完整度、表达流畅度”互评,推选“最佳预警讲解员”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录制1分钟“灾难预警方式”音频(含名称、作用);②摘抄3句介绍预警的核心表达;2. 进阶层:①录制2分钟音频(含预警方式、作用、逃生建议);②设计“灾难预警小贴士”卡片(英文图文结合)
反思 1. 听力中“emergency shelter”(应急避难所)等词汇较陌生,下次课需提前预习;2. 部分学生介绍时逻辑混乱,需提供“介绍框架”模板(“First...Then...Finally...”)
课题 Unit 6 When disaster strikes - 读写课1:成长故事写作输入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3班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5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牛钰故事中“体现成长”的2个细节;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能读懂牛钰的成长故事,分析“困境-行动-突破-感悟”的写作结构 1. 独立完成“结构梳理”表格,关键信息(如困境“失去右腿”、行动“练习假肢”)完整度≥90%;2. 小组内分享梳理结果,能清晰说明结构对主题的支撑作用 1. 学生精读故事,圈画对应结构的关键词句;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突破”环节(跑马拉松)如何体现“成长”,点拨“细节描写”的作用(如“blood stained her jeans”体现坚持)
2. 积累“描述成长与勇气”的词汇(brave, courage, overcome, encourage)与句型(With the support of..., she.../Despite..., she...) 1. 完成“词汇-句型”填空练习(如“______ the pain, she finished the marathon.”填Despite),正确率≥85%;2. 用2个句型仿写句子,结合“灾难后成长”主题,语法正确 1. 从故事中提取核心词汇与句型,结合语境讲解用法(如“With the support of family”说明“支持”对成长的作用);2. 学生仿写后,同桌互评并补充修改建议
3. 学习“用情感描写打动读者”的技巧(如通过动作、心理描写体现情感变化) 能从故事中找出1处情感描写(如“I lived in shadows”),分析其对“成长”主题的烘托作用,合理性≥80% 1. 教师举例分析情感描写的效果(如“she smiled so bright and clear”体现自信,呼应“成长”主题);2.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情感描写片段,全班分享发现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摘抄3个核心句型;②用“困境-行动-突破”框架梳理牛钰故事;2. 进阶层:①用“困境-行动-突破”框架梳理1个自己知道的“成长故事”;②写3句描述该故事的句子,各含1个核心词汇
反思 1. 学生对“Despite”后接名词/代词的用法易出错,下次课需增加对比练习(如Despite the rain vs Although it rained);2. 情感描写分析较表面,需引导学生结合“成长变化”深入解读
课题 Unit 6 When disaster strikes - 读写课2:写作+防灾海报设计 日期 2025.
班级 八年级(6)班
课型 读写课 节次 第6课时
前测内容 1. 说出“灾难后成长”短文写作的3个要素;2. 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及标准 学习活动
1. 完成“灾难后成长”短文写作(80-100词),包含“困境-行动-突破-感悟”,正确运用核心词汇与句型 1. 写作评分(内容完整度40%、词汇句型30%、语法正确30%),达标率≥80%;2. 完成“自改+互改”,能提出2条以上合理修改建议 1. 学生根据前课时梳理的框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情感描写”与“句型运用”;2. 提供“评分量表”,学生先自改,再同桌互改,标注易错点(如时态、拼写)
2. 能制作“自然灾害防护海报”,包含灾难特点(如火山爆发:ash fall)、预警方式、逃生技巧,图文结合 海报信息完整度≥90%,设计清晰美观,能体现“防灾”主题 1. 教师展示优秀海报案例,讲解“信息排版”与“图文搭配”技巧(如用红色标注“紧急逃生路线”);2. 小组合作制作,结合短文中的“成长”主题,在海报角落添加“勇气语录”(如“Courage helps us survive.”)
3. 能自信展示海报,向同伴介绍防灾知识,表达清晰流畅 展示评价(信息准确性40%、表达流畅度30%、设计美观度30%),优良率≥75% 1. 小组内预演展示,同伴针对“信息遗漏”“表达卡顿”提改进建议;2. 班级内巡回展示海报,学生用便利贴写下“最有用的防灾知识”,最后评选“最佳防灾海报”
达标检测与作业(分层) 1. 基础层:①修改短文并抄写1遍;②向家人介绍海报中的1条防灾知识;2. 进阶层:①优化短文与海报,添加更多细节;②在学校“防灾宣传周”活动中展示海报
反思 1. 部分学生短文中“感悟”环节较生硬,下次课需提供“感悟句式”(如“From this experience, I learned that...”);2. 海报设计中图文比例失衡,需提前明确“文字简洁、图片直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