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10月份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 = Na++ HSO B.NaHCO3Na++ HCOC.H3PO43H++ PO D.HF+H2OF-+H3O+2.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B.△H=E2-E1C.该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比生成物稳定D.该反应断开所有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所有生成物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3.反应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4..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氢硫酸中:B.pH相等的盐酸、溶液,,C.的番茄汁中是的牛奶中的倍D.的溶液加水稀释至,稀释后溶液体积大于原溶液体积的10倍5.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氯化铵用作除锈剂 B.明矾作净水剂C.用氯化铁溶液制氢氧化铁胶体 D.盐酸用作除垢剂,除去水垢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mol·L-1与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B.0.1mol·L-1的盐酸和0.1mol·L-1的溶液等体积混合:C.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至时,盐酸消耗的NaOH更多D.等浓度的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中:①>②>③7.下列条件下,对应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8.二元弱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常温下,电离常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后,、均增大B.溶液中,大于C.该温度下的溶液中D.向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9.25 ℃时,水存在平衡状态: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KW增大,c(OH—)增大B.滴入稀氨水,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小,KW减小C.加少量NaHSO4固体,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KW不变D.加少量金属Na,平衡向右移动,c(H+)增大10.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酸 CH3COOH HClO HCN电离常数K 1.75×10-5 2.98×10-8 4.9×10-10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CN>HClO>CH3COOHB.反应CH3COOH+CN-=CH3COO-+HCN能够发生C.等浓度的盐溶液碱性强弱关系为:CH3COONa>NaClO>NaCN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溶液和CH3COOH溶液比较c(H+),前者>后者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22.4L和11.2L充分反应生成的数目为C.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D.由1mol和少量形成的中性溶液中,的数目为12.利用光能可以将C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C2H4(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同时可为制备次磷酸(H3PO2)提供电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W为正极B.电解一段时间后M室pH降低,N室pH升高C.a、b、c为阳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D.W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3.已知可逆反应,和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存在如下关系:(其中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Y表示消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B.平衡时,因此A点为平衡状态C.缩小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变浅D.若某温度时,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14.常温下,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b点小于d点B.a点溶液的pH值大于d点溶液的pH值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①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15.常温下,将溶液滴加到二元弱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随NaOH溶液滴入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b点时溶液中存在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点时溶液中存在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题,共55分)16.(12分)“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创新利用的研究。Ⅰ.催化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已知:①②③(1)则 。Ⅱ.催化加氢制甲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反应可表示为: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1L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3)下列措施一定能使的转化率增大且反应速率提升的是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C.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气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E.缩小容器的容积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4)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5分钟时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已知A点为平衡状态,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填计算结果)。②若在A点时向体系中同时加入和,则此时 (填“>”,“<”或“=”)。③的转化率先增大、后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17.(15分)Ⅰ.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Kw数据:温度/℃ 25水的Kw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则 (填“>”、“<”或“=”)(2)25℃下,某溶液中,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 。(3)在℃时,测得纯水中的,则为 。(4)在℃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若该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混合溶液的,则 ,此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Ⅱ.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示,试回答下列问题:(5)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是 。(6)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a.升温b.加入少量的盐酸c.加入少量的18.(14分)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钴等单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用于生产金属镉的工艺流程如下: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 1.5 6.5 7.2沉淀完全的 3.3 9.9 9.5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之前粉碎铜镉渣的目的是 。(2)“操作I”产生的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3)“操作III”是获得电解液的关键环节。①“操作III”中先加入适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程式为 。②再加入调节反应液的范围为 。③若加入的不足,加入后所得的电解液中会含有。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 。(4)处理含的废水时,常向其中加入碳酸钙实现沉淀转化,该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则溶液中[已知时,]。19.(14分)中学化学常见的滴定法包括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Ⅰ.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值,步骤如下:①称取草酸晶体配成水溶液。②取所配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溶液进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③重复②步骤2次,消耗溶液的体积分别为和。已知:(方程式未配平)(1)右侧滴定装置中(夹持部分略去),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2)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3)其它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以下操作会使测定的值偏小的是 。A.装待测液前,锥形瓶中有少量水B.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溅出C.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E.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值 。Ⅱ.常温下,向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所得溶液的随M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5)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6)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则 7(填“>”、“<”或“=”。)(7)点时,溶液中= 。B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D C A D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D A C16.12分,每空2分(1)-171kJ/mol(2) (3)BE(4) 37.5 > 210~240℃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速率越大,随着温度升高,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逐渐增大;温度超过24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的转化率逐渐减小17.15分,未标注的每空2分(1)> (1分) (2)1000∶1 (3)(4) 11 9∶11 c(Na+)>c(SO)>c(H+)>c(OH-)(5)B>C>A=D=E (6)bc18 每空2分(1)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浸出率(2)Cu(3) 或 取少量待测电解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待测电解液中含有(4) 2.0×10-419.14分,每空2分.(1)b(2)当滴入最后半滴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回无色(3)CE (4)1 (5) (6)< (7)0.0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