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2物质的导电性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2物质的导电性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物质的导电性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铅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是绝缘体 B.木质杆是绝缘体
C.金属套是绝缘体 D.橡皮擦是导体
2.如图所示是一种输电导线——铜芯电缆。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新铜芯电缆比等长的旧铜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为新电缆的
A.铜芯更细 B.铜芯更粗 C.绝缘皮更薄 D.绝缘体更厚
3.如图所示是一种触摸开关。当手指直接接触这种开关面板上的金属体时,因为人体是导体,会触发开关闭合,电路中的电灯发光。用下列物体接触面板上金属体时,也能使电灯发光的是
A.木制牙签 B.金属钥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
4.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粗细均匀的铅笔芯温度逐渐升高,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本实验影响该铅笔芯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电压 C.长度 D.电流
5.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冷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不发光是因为此时没有电流通过
B.向钨丝吹冷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加热时通过钨丝的电流大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
6.有一块厚薄均匀的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比长,上、下表面积比侧面积大分别沿图中所示的不同方向接入电路,则(  )
A.沿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B.沿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C.沿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D.沿各个方向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一样大
7.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深刻理解了欧姆定律,由其公式 可以导出R=U/I,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8.在音量可调的音响中有一种旋钮式变阻器。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 A、B、C三个焊接点是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现需要将其接入电路,要求旋钮触片顺时针旋转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需要将哪两个接点接入电路
A.A和B B.A和C
C.C和B D.C和AB中的任一个
9.“胜哥”将如图乙所示的旋钮式变阻器接入到如图甲所示电路的MN之间,能起到调节灯泡亮度的作用。若要使灯泡逐渐变亮,下列连接及操作方式可行的是(  )
A.M、N分别连接X、Y,顺时针滑动触片
B.M、N分别连接X、Y,逆时针滑动触片
C.M、N分别连接X、Z,顺时针滑动触片
D.M、N分别连接Y、Z,逆时针滑动触片
10.如图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四种情形,已经可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的是()
A. B.C.D.
11.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图像的是
A.同一温度下导体电阻大小与该导体长度的关系
B.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该液体体积的关系
D.一定量的溶剂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溶质质量的关系
12.如图所示是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不同情况,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从亮到灭的正确电路是(  )
A.B.C.D.
二、填空题
13.一般情况下,下列物体:①玻璃,②塑料,③食盐水,④大地,⑤石墨。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填序号)
14.如图所示的两导体是由同种材料组成的,且长度相等,如图接入电路中, 则 R1   R2, I1   I2(选填“>”、“<”或“=” ) 。
15.为减少碳排放,我国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那么接入 MN 的两个接线柱是   。 (选填字母O、E、F)
16.“胜哥”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调光灯。试分析回答:
(1)实验中,金属夹可以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则铅笔芯、金属夹等组成的装置相当于    (写一种电路元件)。
(2)当向左移动金属夹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这一看不见的变化可由看得见的现象来呈现,这里的“看得见的现象”是指    。
17.华为 Mate XT非凡大师三折叠屏手机搭载了麒麟90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由华为自主研发,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能效比,制造处理器的主要材料是单晶硅,硅属于   (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芯片上同时存在能导电的各种金属材料,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大量   。
18.如图(a)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图线   (填“甲”或“乙”)是电压表V1变化的曲线,电阻R1的阻值是   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时,R1与R2的比值为   。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图1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胜哥”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录于下表。
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
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
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
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
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
请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将电阻丝a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安。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这一作用外,还有   的作用。
(4)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电阻丝   进行对比。(填字母)
20.如图甲是“胜哥”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胜哥”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
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cm) 直径(mm) 电流(A)
1 a 康铜丝 57.20 0.50 0.32
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
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8
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2)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可选择实验组   进行对比;
(3)实验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此外,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科学研究发现某种金属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描述该金属的电阻在降温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
四、综合题
21.定值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元件。某种定值电阻的组成结构如图甲所示,工人将金属膜覆盖在陶瓷圆筒上,然后将其雕刻成螺旋状,从而生产出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1)定值电阻的组成结构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2)定值电阻的阻值由金属膜决定,a、b、c三种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最适合作为金属膜材料的是   (选填“a”、 “b”或“c”)。
(3)用相同的金属膜雕刻成下列三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虚线表示背面剩余金属膜),你认为哪个电阻阻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22. 为减少碳排放,我国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 O、E、F 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那么接入 MN 的接线柱是   。(字母 O、E、F 选两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为绝缘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铅笔芯含石墨,石墨是导体;木质杆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金属是导体,因此金属套是导体;橡皮擦不易导电,是绝缘体,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导体额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解答】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新铜丝电缆的电阻更小,可知新铜丝的横截面积更大,即更粗。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 由人体接触开关面板上的金属体时,会触发开关闭合,电路中的电灯发光和人体是导体可知,要让电灯发光,应该选用导体与去接触面板上金属体。橡皮、塑料尺、玻璃杯是绝缘体,金属钥匙是导体,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 电源电压不变,粗细均匀的铅笔芯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通电过程中,发现铅笔芯发热,温度升高了,同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说明电阻变小了,实验中,影响铅笔芯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而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电流无关。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电路基本原理: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一定时,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变化,进而影响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解答】A、据图可知,电路为灯泡和钨丝串联,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因此钨丝中有电流通过,故A不符合题意;
B、向钨丝吹冷气时,小灯泡L变亮,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阻变小,说明向钨丝吹冷气时,钨丝电阻变小,故B符合题意;
C、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说明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钨丝与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可知,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钨丝的电流等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电阻的大小因素有长度、材料以及横截面积;当材料一定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解答】在温度、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由题意可知,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横截面积最小,长度最长,故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阻是导体本身是一种性质,公式只用来计算或测量电阻。同一个电阻,阻值大小与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解答】 公式只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阻变化确定接入的长度变化即可
【解答】 旋钮触片顺时针旋转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即接入电阻丝的长度变大。由于AP之间长度变大而BP之间长度变小,因此应该连接A和C。
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接线方法,判断旋动按钮时接入长度的变化,进而确定阻值的变化即可。
【解答】灯泡变亮,说明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而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减小。AB.M、N分别连接X、Y,顺时针滑动触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逆时针滑动触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D.M、N分别连接X、Z,变阻器整个电阻接入电路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滑动触片,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变,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按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阻值最大处。
【解答】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按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判断;
B.根据公式进行分析;
C.根据公式F浮=ρ液V排g进行分析;
D.根据“”分析判断。
【解答】A.同一温度下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故A不合题意;
B.根据公式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是成正比的,故B不合题意;
C.由公式F浮=ρ液V排g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的,故C不合题意;
D.根据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不成正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D
【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和用电器串联,才能保护电路,才能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用电器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移动滑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ABC、此三电路中,电流与变阻器串联,通过移动变阻器滑片,可以调节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由0变化在最大,即电路中电流大变小。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灯泡发光。电流变小时,灯泡亮度减小。电路中电流最小时,灯泡有可能因为实际功率太小而不发光,也有可能亮度最小,故ABC不符合题意;
D、此电路连接比较复杂,滑片在最左端时,变阻器与小灯并联,此时小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最亮。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片将变阻器电阻丝分成两部分。右面与小灯并联,左面串联在干路上。滑片向右移动,左面电阻越来越大,右面电阻越来越小,则并联部分电阻越来越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左面电阻丝分担的电压越来越大,右面并联部分的电压越来越小,即小灯两端电压越来越小,小灯越来越暗。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小灯与导线并联,即小灯被短接,两端电压为0,不发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345;12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属于导体的是食盐水、大地和石墨,故选③④⑤;
属于绝缘体的是玻璃、塑料,故选①②。
14.【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因两电阻串联,则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两导体中的电流关系;再根据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 因两电阻串联,故通过两部分导体的电流相等,即I1=I2。
同时R1和R2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R1大于R2,所以R1<R2。
15.【答案】(1)导体
(2)OE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根据车速仪的变化确定电流变化,弄清阻值变化,进而确定接线柱的接线情况。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变阻器上的旋钮滑片是电流的必经之路,即容易导电,那么为导体;
(2)根据图片可知,车速仪为电流表。当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大而电阻变小,那么应该将EO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16.【答案】(1)滑动变阻器
(2)小灯泡变亮
【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灯泡的亮度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有关,即电流越大,灯泡的亮度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中,金属夹可以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则铅笔芯、金属夹等组成的装置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相当于滑动变阻器。
(2)当向左移动金属夹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这一看不见的变化可由看得见的现象来呈现,这里的“看得见的现象”是指小灯泡变亮。
17.【答案】半导体;自由电子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1)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解答;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制造处理器的主要材料是单晶硅,硅属于半导体。
(2)芯片上同时存在能导电的各种金属材料,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18.【答案】甲;20;5:1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看懂甲图中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电压及乙图中电压表示数随电流的变化情况,能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求解电阻的大小。
【解答】通过图可知,甲线反映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且电压可以为0V,所以这是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象;
从图b中可以看出,当电阻值为6V时,电流为0.3A,故;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时,U1=5V,U2=1V,故。
故答案为:甲;20;5:1。
19.【答案】(1)最右端
(2)0.32
(3)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
(4)b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图2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1)连接好电路后,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则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的最右端。
(2)根据图2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2A。
(3)本实验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丝时,需要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相同,所以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这一作用外,还有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的作用。
(4)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则需要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可选择电阻丝b、c进行对比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连接好电路后,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图中的最右端。
(2)由图2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2A。
(3)本实验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丝,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电阻丝的阻值大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需要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相同,所以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这一作用外,还有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的作用。
(4)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则需要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可选择电阻丝b、c进行对比实验。
20.【答案】(1)转换法
(2)1、2
(3)该金属在降温过程中,电阻逐渐变小,在-268.95℃时,电阻变为0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研究方法分析:电阻大小不能直接观察,在这个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反映电阻的大小。因为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将不容易观察的电阻大小转换为容易观察的电流表示数,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探究电阻与材料关系的实验组选择: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时,要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材料。
(3)分析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观察图乙,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电阻。
【解答】(1)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表示电阻的大小。
(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长度、直径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选择1、2两组实验。
(3)据乙图可知,该金属在降温过程中,电阻逐渐变小,在-268.95℃时,电阻变为0。
(1)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表示电阻的大小。
(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长度、直径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选择1、2两组实验。
(3)据乙图可知,该金属在降温过程中,电阻逐渐变小,在-268.95℃时,电阻变为0。
21.【答案】(1)陶瓷圆筒
(2)b
(3)R3,其他条件相同时,R3金属膜的横截面积最小、长度最大,所以电阻最大。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据此解答;
(2)定值电阻要求阻值随温度不能发生变化,据此分析;
(3)定值电阻的阻值由金属膜决定,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据此分析。
【解答】(1)定值电阻的组成结构中属于绝缘体的是陶瓷圆筒,金属膜和金属帽属于金属;
(2)定值电阻要求阻值随温度不能发生变化,由图可知金属膜b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定值电阻的阻值由金属膜决定,故最适合作为金属膜材料的是 b;
(3)定值电阻的阻值由金属膜决定,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由图可知,三个电阻的材料相同,电阻R3上面的金属膜缠绕圈数最多,说明金属膜最长,且金属膜横截面积最小,故电阻R3阻值最大。
故答案为:(1)陶瓷圆筒;(2)b;(3)R3,其他条件相同时,R3金属膜的横截面积最小、长度最大,所以电阻最大。
22.【答案】(1)导体
(2)OE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 (1)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车速仪示数变大,连入电路电阻变小,据此分析。
【解答】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是导体;
(2)由题意可知,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如果接线柱M接O点,则接线柱N应该接E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